教给孩子适度的“争”与“让”,不仅懂得如何对别人“让”,也要学会向他人“争”,表达自己的想法,满足自己的心愿。
谦让不是简单事
谦让是建立在对他人关心和体察的基础上的,这种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思想的能力,称为“共情能力”。爸爸妈妈是孩子最好的“共情对象”,可以让孩子先通过观察爸爸妈妈,来学习感知他人情绪。当宝宝理解了伙伴想分享玩具或食品是什么样的心情时,才能主动做出适宜的谦让行为。乐于分享和被分享,是达成争与让平衡的第一步。争什么?让什么?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正确、健康的分享互动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出让和占有,而应该包含三方面的特征:
1.孩子懂得尊重自己的意愿。
2.在满足自己愿望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对方的需求。
3.找到解决方案,并达成共赢。
争与让都需要勇气
很多人认为:能够向别的孩子提出分享要求的孩子是有勇气的,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但其实敢“让”也同样是需要勇气的,不是每个宝宝都能勇敢地把自己的东西和伙伴分享。一个开开心心和伙伴分享的孩子,他心里的想法一定是:“这是我的玩具,给小朋友玩一会儿,可以交换到更好玩的玩具,而且我的玩具过会儿还能再次回到我手里。”只有当孩子内心充满了安全感,对未来状况充满信心时,才完全不担心会失去,才会有勇气谦让。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499579.html
相关阅读:当心孩子的四大高危性格
纠正孩子磨蹭拖沓的习惯!
想要带孩子去塞班岛,有什么比较好玩的地方吗-
鼓励“帮倒忙”的宝宝
对待孩子好坏行为家长要奖惩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