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注意力?
“注意”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专业术语,它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是智力发育和有效学习不可或缺的能力,它对于孩子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你有没有总是觉得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在抱怨孩子之前,先来看一个数据:据纽约一家研究机构统计,一位员工平均每天在工作时用来随意打电话、查看电子邮件、回复即时对话、流连在微博上的时间要占到上班时间的28%。调研结果还说现今社会影响注意力集中的因素太多了,成人的注意力在日益涣散。一面是自己在工作中经常分神,一面却对孩子注意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不是有点不公平?那就别再指责孩子!行动起来,和孩子一起把注意力找回来。
在家长眼里,孩子的这些行为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3岁的丁丁刚上幼儿园,老师反映他经常上课“神游”。老师讲故事时,丁丁看上去是在听,但眼神是涣散的,问他老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他说不知道。
4岁的璐璐,如果某件玩具或游戏,她玩得不错,就会继续,但如果她玩得不好或不会玩,就会表现出不耐烦,马上放弃,换个玩具玩。画画时也是一样,如果一开始画得很好会继续画下去,但大多数时候是画到一半又重新开始画。
6岁的乐乐,接受能力很快,玩具一玩就会,还能自己拆了再装起来,但做什么都是一分钟热度。幼儿园老师反映他上课也不专心,老爱这里玩玩那里看看,有时还影响别的小朋友。
从心理学分析,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对于丁丁,他还没有形成有意注意力。3~4岁的孩子,无意注意依然占优势。刚刚上幼儿园的丁丁,还不懂得如何支配自己的注意力(即有意注意),如果老师讲的故事他不感兴趣,他确实容易走神。家长可以针对丁丁的情况,有意识地训练他在听觉方面的有意注意。
对于璐璐,她只是还没有学会坚持到底。4~5岁的孩子能够自觉、有目的地将注意力指向特定的事物,开始观察事物的细节,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行为依然是全凭自己的兴趣和心情,所以璐璐的表现起伏很大。针对璐璐的情况,家长需教她做事情前有所规划,以画画为例,不是想到哪就画到哪,而是画之前大致想想自己要画什么,多多鼓励她把一件事做完,再去做别的。
对于乐乐,他更需要学习的是不打搅他人。学龄前的孩子已经可以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分配注意力来指行动,对于色彩鲜艳、形象鲜明、生动直观的事物以及与他的经验有关、符合他兴趣的事物能加以注意。乐乐的情况和丁丁不同,乐乐上课不专心,很有可能是因为老师讲的内容,乐乐觉得太简单,所以他就没兴趣听了。遇到这种情况,引导的重点在于让乐乐明白,上课时不能影响其他小朋友。
对孩子注意力集中的要求要合理:
1.学龄前孩子注意力可持续时间比你想象的要短:3岁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平均为9分钟,4岁为12分钟,5岁为14分钟。所以你的要求别超过了孩子现有的能力。
2.学龄前孩子的生理发展决定了他的注意力不够稳定。这一时期有意注意尚在形成阶段,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往往交替掺杂在一起。因此,孩子的注意力不够稳定,范围比较小,他还不会“指挥”自己的注意力,分心后不能马上又回到原来注意的对象上。
3.学龄前孩子很容易受外界刺激物的影响,如果你需要他在某段时间集中注意力,就要为他创造一个避免刺激和干扰的环境。
4.学龄前孩子还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他不感兴趣、超出他能力的事情上,如果你要求4岁的孩子反复写拼音、做算术,他很有可能表现得散漫,甚至烦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440477.html
相关阅读:父母念书给孩子听的5个诀窍
利用识字敏感期四妙招
教孩子唱儿歌的技巧
和宝宝一起读童话书四要点
民间故事的由来特点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