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宝贝女儿萌萌的一句话,年轻的顾先生和杨女生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萌萌今年4岁,在北京一所公立幼儿园就读。有一天,顾先生骑自行车来幼儿园接萌萌放学回家。萌萌看到爸爸来接她,非常开心;这本应是一副既温馨又美好的画面。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萌萌见到爸爸后,突然用小手指着离她不远处的一个小男孩,略显失望的对顾先生说:“爸爸,那是亮亮,他的爸爸开小汽车来接他,你什么时候也开小汽车来接我呀?”
30岁的顾先生和29岁的杨女士都是标准的“上班族”。每月固定的薪水除了日常开支及抚养萌萌的费用基本所剩无几。但是女儿如此天真稚嫩的一句话深深刺痛了顾先生的心,同时也让顾先生和妻子看着可爱的小萌萌,却不知该怎样去回答她的问题。
客观的说,顾先生和妻子的困惑不是个案,因为这是很多学龄前儿童到了一定时期都会出现的“攀比心理”。在引起重视的同时倒也不必为此大伤脑筋。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短时间内攀比情绪会从孩子的思想中根除。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攀比心理”呢?简单地说,当孩子处于3-6岁这段时期,在思想中会出现自己认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样的观点孩子并不知道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当孩子看到别人有的东西而自己没有的时候,发生在小萌萌身上的问题也就自然出现了。摇篮小编在此提醒各位家长朋友,要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发育状况,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财富观。要时刻提醒孩子,金钱和物质不是评判幸福生活的唯一标准。要告诉孩子,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除了未来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而更重要的是用所学到的知识贡献社会,做一个对社会、对时代有用的人。也许这些深刻的道理孩子还无法理解,但是相同的道理,家长朋友可以换一种孩子可以理解的话来告诉他。例如萌萌的问题,顾先生其实可以这样回答:“宝贝,小汽车会污染空气,对萌萌的成长是非常有害的”,我们要保护环境,绿色出行,对吗“?相信这样的回答既解答了孩子的困惑,同时也体现了爸爸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加深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一举三得,这不是很好嘛。
其实,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攀比思想。攀比的思想基本每天都出现在成人的世界中,所以出现在学龄前儿童的成长环境里并不奇怪。重要的是作为家长应该怎样用合理的方法去解读并正确引导孩子摆脱这样的负面思想。摇篮小编担忧的是一旦孩子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家长会毫不客气,厉声喝语的斥责自己的孩子。亲爱的家长朋友,批评的确是一种解决办法,但是这样做会深深的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感到委屈;小编认为这是处理问题的”下下策“。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让您意想不到的事情,保持一颗长久的耐心和包容的爱心来对待孩子成长路上出现的”荆棘“才是爸爸妈妈们最聪明的选择。
(责任编辑:宋川)
>>更多早教知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1118054.html
相关阅读:我家有个乖苗苗
家有男孩,如何养更出色?
孩子学新事物家长应耐心
幼儿学国学要“学之有道”
幼儿阅读内容应简洁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