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乐乐刚学说话的时候,姥爷偶尔教他几个单词:“door”“water”“pen”。那时我们只觉得孩子说得好玩,大人听了很有成就感。后来,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忘记了这件事。当我在孩子3岁时看到《宝贝比我强》这本书的时候,立刻买下,在很短的时间里读完,并开始在孩子身上应用。
说英文期间,孩子有过反感的情况,他甚至会说:“我们是中国人,说中文,不说英文。”我也经常把注意力放在他的游戏上或者所读的书的内容上,忘了说英文。但这没关系,他不想说的时候,我就不说,第二天再说。如果我忘了说,等我想起来了就赶紧说几句。
说的内容都是结合孩子日常生活的。像“小便”“晚霞”这种词,以及他4岁学画画涉及的颜色,如“土黄”“藤黄”,我以前不会,但没关系,我可以查字典、查金山词霸,边学边教。为此,孩子也知道了查字典、到词霸网站查单词的事。有一次,我没有查字典就说出来了,他惊讶地问:“你怎么没查字典?”我笑笑说:“我以前学的,记在脑子里了,想用的时候就出来了。”
读书的时候也可以经常“冒”单词,主要说一些主题字。一开始,我没有注意到读英文书的方法,总是说很多的英文句子,结果孩子很反感:“我听不懂,说中文,看中文的书。”后来,我意识到要保护孩子读书的兴趣,即使不读英文故事书,读中文故事书的时候也“冒”单词,以不影响孩子理解故事内容为前提,一点一点地增加。
两年下来,他已经能够接纳英文了,偶尔和我还会产生简短的英文对话。一次,我请他给我接水喝:“Ineedwater.(我想喝水。)”乐乐问我:“为什么说I,不说me?”正在另一个房间的爸爸(爸爸食品)听到这样的问话,非常欣喜,就远远地说:“me是宾语。”因为离得远,孩子没有听清:“什么?”
我想,这么小的孩子如何能够理解爸爸的这种解释呢,还得解释什么是宾语。可是这个时候不解释简直就错失良机呀,我赶紧想了想,说:“如果是我发出的动作,就说I;如果是我接受这个动作,就说me。”我举了一个例子:
“Givemesomewater,please.”(请给我一些水。)
乐乐想了想,说:“如果说GiveIsomewater,别人就听不懂了。”
最有趣的是,一次乐乐发烧,没有胃口,姥爷买了小蛋糕。晚饭时,我拿出来想给乐乐吃。乐乐一看见饭桌上的蛋糕,眼睛变大了。
我说:“Happy看见cake,眼睛就big。”(Happy是我给他起的英文名。)
乐乐马上说:“Happylookcake,眼睛怎么说?”
“Eye.”
“Happylookcake,eyebig.”
我意识到乐乐在造句呢,于是说:“Happylooksatcake,eyeschangebig.”并让乐乐也说了一遍。后来想想,应该说turn这个词更恰当。不过我不在意语法和词汇的准确,关键是感觉和接纳。
吃的时候,我自己也品尝了一口:“Toosweet.”(太甜了。)乐乐举着三个手指说:“Three(三个)sweet.”他以为我说的是:“Two(两个)sweet.”
一个周日的下午,他在自己房间玩“过家家”,嘴里用英文不停地说着什么。当时我在收拾别的房间,没有注意。等他说第二遍的时候,我立刻悄悄把录音笔放在他的门外,给录下来了,想以后作为鼓励他学习英文的一个资源。
尽管不是每个妈妈都会像《宝贝比我强》的作者罗翔和汤峥嵘那样,给孩子创造一个双语养育的环境,但是他们的那种精神是可以学习的。
尽管我的英语口语很“臭”,但是用来启蒙孩子还是绰绰有余的。我的目的在于让孩子对语言敏感,对英文感兴趣。让5岁的孩子把英文说得很多、很流畅,不是我真正的目的,这也不是我的强项,我何必自寻烦恼呢?
再者,我自己一贯的主张是,在孩子小时候接受新事物时,重点在于激发他的敏感和兴趣,而不是掌握技巧和技能。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jiao/1011807.html
相关阅读:我家有个乖苗苗
幼儿阅读内容应简洁浅白
家有男孩,如何养更出色?
幼儿学国学要“学之有道”
孩子学新事物家长应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