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思路
04年二期课改进入我园以后,每年到了大班都会碰到关于“我”的主题,人物动态的美术表现就经常渗透在这个主题当中,我们也尝试了用范例画人物的动态,观察某个孩子的动态并表现等美术活动,但是发现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人物缺乏动感和动态变化。究其原因,幼儿充分感受和兴趣激发不够,所以本次活动我意图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表现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观察、体验、感受富有变化的动作造型,在此基础上尝试表达表现。并且尝试改变以往单一的绘画形式,用剪影的方法表达表现。
二、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观察表现简单的人物动作造型,体验制作剪影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自制剪影手册一份;黑色卡纸每人一张;剪刀;水彩笔;双面胶;《猜猜我在干什么》幼儿操作折叠剪影手册一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木头人”导入,初步感受人物动态
1.简单游戏
2.在游戏中说说我在干什么
要求:摆一个造型,说说你正在干什么?
3.在游戏中猜猜我在干什么
要求:摆一个造型,让同伴猜猜你正在干什么?
4.结伴游戏,猜猜我在干什么?
(1)要求:找个好朋友游戏,猜猜对方正在干什么?
(2)请其中一对同伴根据对方的动作造型简单添画四肢,其他幼儿观察像不像。
小结:原来四肢的动作一变,做的事情可能就会不同。
(3)教师适时的简单介绍剪影制作的方法和要求。
(二)欣赏剪影手册,进一步观察人物动态
1.教师出示剪影手册《猜猜我在干什么》
(1)幼儿猜一猜。
(2)引导幼儿自己观察,自己总结:有时添画一些物品能让别人更容易猜出你在干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前后两张剪影。
小结:有时一件事情,需要用不同的动作配合完成。
(三)操作活动
1.提出要求
(1)按照自己的兴趣,画画、剪剪不同的人物造型。
(2)可引导孩子结伴合作,共同商量制作不同的动作造型剪影,但是表示同一件事情。
(3)共同完成剪影手册—《猜猜我在干什么》
2.巡回指导幼儿制作、粘贴。
3.引导先完成的小朋友可先玩《木头人》的游戏,排练剪影上的动作造型。
(四)展示分享《猜猜我在干什么?》
1.请个别幼儿根据他制作的剪影做动作造型。
2.老师可出示实验幼儿园一大班幼儿的作品。
小结:有时候剪影可以夸张一点,把我们的喜怒哀乐也表现出来。
3.游戏《木头人》
三、说课
来自于孩子的教学经验
《猜猜我在干什么》这样一个活动,在整个活动试教、修改和最终形成的过程中,活动设计的变化让我感悟到很多。
设计变化一、将老话题玩出新花样
《猜猜我在干什么》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大班美术活动,如何在二期课改背景下将老话题玩出新花样?在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上势必得回归孩子的兴趣,把活动的技能要求游戏化。所以开门见山,游戏《木头人》便是此活动的第一环节。“木头人”游戏是很多孩子百玩不厌的游戏,包括我们大班的孩子,他们乐意主动参加,在游戏中学习,幼儿自然感到没有压力,这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性更高、主动性更强。
设计变化二、试教活动给予的灵感
在第一次试教时,孩子们在观看我的剪影手册后,从猜猜剪影上的人物可能在干什么到一下子猜出剪影人物在拍球、跳绳、扫地,孩子们非常聪明的告诉我:是因为剪影人物手里拿的物品让他们一下子猜出来的。于是“有时添画一些物品更容易让别人猜出你在干什么”的小结就这样水到渠成的产生了,让第二次的活动有了一个提升。
设计变化三、凡事都再多想一步
在第二次试教过程中,有一个孩子制作了一个翻跟斗的剪影,剪影制作得很精彩,可却很难给人有一目了然的感觉。就在这时,王玉老师告诉我:一件事情,有时候也需要不同的动作配合完成。于是两个一模一样的剪影,正反着贴便成为剪影手册上一个精彩的翻跟斗范例。
设计变化四、资源和经验的迁移 在几次试教过程中,我不断将前一批孩子的经验牵引到后一批孩子身上。如:第三次试教时,有个孩子制作了一副肚子超大的人物剪影。在展示分享中,有人猜她是孕妇,没有人猜出原来剪影上的她正在生气,气得“肚子都涨大了”。这是美术中夸张的表现方式,我没有想到,但是却被孩子们提出。于是我就充分运用来自于孩子的启示,让幼儿分享了这个经验: “有时候剪影也可以夸张,把我们的喜怒哀乐也表现出来”。孩子的宝贵资源和经验的迁移运用,让我们的教学活动锦上添花。
“宝剑锋从磨砺出”,《猜猜我在干什么》这个活动的开始到形成这整个过程就如宝剑在不断磨砺的过程中得到完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youer/507762.html
相关阅读:大班生活化美术活动??五彩的报纸鱼
大班美术艺术教案:烛花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方案
大班艺术教案:纽扣拼花
大班美术教案 石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