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默默无声
[希伯来]《圣经》
我的心默默无声,专等待神,
我的救恩是从他而来。
惟独他是我的磐石,我的救命;
他是我的高台,我必不动摇。
你们大家攻打一人,把他毁坏,
犹如损坏歪斜的墙,将倒的壁,
要到多少时呢?
他们彼此商讨,
专要从他的尊位上把他推下;
他们爱好假话,
口虽祝愿,心却咒诅。
我的心哪!你当默默无声,专等候神,
因为我的渴望是从他而来。
惟独他是我的磐石,我的救;
他是我的高台,我必不摇动。
我的挽救,我的光荣,都在乎神;
我力气的磐石,我的避难所,
都在乎神。
你们众民当时时倚靠他,
在他眼前倾心吐意。
神是咱们的避难所。
下贱人真是虚空,
上流人也是虚伪,
放在天平里就必浮起;
他们一共比空气还轻。
不要除暴安良,
也不要因掠夺而自豪;
若财宝加增,不要放在心上。
神说了一次、两次,
我都闻声,
就是才能都属乎神。
主啊!慈祥也是属乎你,
因为你照着各人所行的,
报应他。
(孙小平译)
【赏析】
这首诗选自《旧约•诗篇》,是第62首。《诗篇》是《圣经》中篇幅最长的一卷,分5卷,共收录150首作品。这些作品的时光跨度横跨数百年之久,最早的能够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最晚的则是公元前2世纪的作品,是希伯来人的一部重要诗歌集。《诗篇》中的诗作大多注有作者姓名,其中有73首表明是以色列——犹太王国的创建者大卫所作,故《诗篇》又有“大卫的诗”之称。
《诗篇》中的诗每篇可独破成章,它们表白了人类心坎深处的感情和休会,如孤单、惭愧、罪行、胆怯、仇恨、快活、逝世亡等,这可说是《诗篇》的特点之一。《圣经》中的大部门篇章都是上帝对人的教导、训诫和承诺,而《诗篇》则是人向上帝言说,是人向上帝陈述着人类实在的生活。《诗篇》中的诗大局部是颂神诗和祈祷诗,其主题是颂扬上帝的伟大,期求上帝的屁佑。颂扬和祷告这两种主题常常是接洽在一起的,由于人向上帝的祈祷为上帝所知晓并得到回应,这进而又激发了祈祷者对上帝的颂扬。
《我的心默默无声》是一首颂神诗,诗前标注是大卫所作。全诗着力凸起两个主题,稳定性和确定性,这亦是宗教吸惹人之所在。人处于茫茫宇宙之中,有时会感到本人掌握不了这个世界,不知自己在这世界中处于怎么一个地位,不知自己在这世界中该何去何从,而宗教正是给人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供给一种稳定的气力。
先说“稳定”,这一主题通过诸多意象表示出来。首先是“磐石”、“高台”和‘‘避难所”这一组意象。在事实生涯中,这些意象代表着稳固性,它们给人的感觉就是平稳、保险,这与神之于人的感觉是一致的,因而作者在诗中三番两次地反复着这些意象。然而,老是强调这些意象不免给人枯燥乏味之感,因此作者又奇妙地在诗中插入了另一组意象,这就是“歪斜的墙、将倒的壁”、“虚空”、“虚假”跟“空气”。这些意象与前一组意象恰成比较,它们给人的感到就是奄奄一息、不可倚靠,而且两相对照,更能使人感觉到神的巨大,能得到神的庇佑是如许主要。
再说“确定”,这一主题重要通过选词用句表现出来。全诗重复呈现了两个形容词“专”和“惟独”,两个动词“在乎”和“属乎”,这些词体现了神的唯一确定性,它们造成的后果就是使人信任,援救人类的只有独一肯定的神。全诗的句式也有其特点:以“神”或“他”做主语时,则宾语变更,主语不变;以“神”或“他”做宾语时,则主语变化,宾语不变。这种句式特色使人在诵读进程中构成这样一种印象,即万事万物都归纳于神。万物在变,而神不变,这就是一种断定性。
最后值得留神的是这首诗的构造。很显明,第一诗节与第三诗节基原形似,只是变动了个别词罢了,这种重复叠唱的结构既存在艺术上的美感,也造成了语义的深入。较为不易看出的则是全诗首尾的响应。全诗起首的“默默无声”实在与结尾的“听见”是相互对应的,恰是因为心灵完整的信奉于神,“专等候神”,它才干够在纷纭攘攘的尘世中不为各种引诱所动,坚持一份沉寂,只有如斯,心灵才有可能“听见”神的教诲和训诫,终极得到神的报应。(程禾)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ju/92170.html
相关阅读:张衡《归田赋》原文及翻译 赏析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昏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杜甫《除草》原文及翻译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