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论死
[黎巴嫩]纪伯伦
于是爱尔美差启齿了,说:当初咱们乐意问“死”。
他说:
你愿晓得死的神秘。
然而除了在生命的心中寻求以外,你们怎能寻见呢?
那夜中张目标枭鸟,它的眼睛在白天是盲瞎的,不能揭穿光亮的神秘。
如果你真要展望死的灵魂,你当对生的肉体大大地发展你的心。
因为生跟逝世是一件事,犹如江河与大陆也是一件事。
在你的盼望和愿欲的深处,隐蔽着你对来生的默识;
犹如种子在雪下妄想,你们的心也在幻想着春天。信任所有的梦幻吧,由于在那里面暗藏着长生之门。
你们的怕死,只是像一个牧人,当他站在国王的座前,被御手恩抚时的战栗。
在战栗之下,牧人岂不因为他身上已有了国王的手迹而喜悦么?
可是,他岂不更留神到他自己的战栗么?除了在风中裸破、在日下融化之外,“死”仍是什么呢?
除了把呼吸从不息的潮汐中解放,使他回升、扩展,无碍地追求上帝之外,“气绝”又是什么呢?
只在你们从缄默的河中啜饮时,才真能歌颂。
只在你们达到山巅时,你们才开始攀援。
只在大地索取你的四肢时,你们才真正地舞蹈。
(冰心译)
【赏析】
《先知》是一本散文诗集,包含爱、婚姻、孩子、施与、饮食、工作、哀乐、宗教、死等26个方面,其中的阐述充斥了哲理与思辨,既是作者对人生的睿智的感悟,也是对世人的耳提面命。有意味的是纪伯伦使这部散文诗集拥有了一个情节,那就是分辨以“船的降临”和“言别”为开始与结尾的故事。一位来自东方的智者——亚墨斯达法在西方大海边的“阿利法斯”城中已有十二个年龄,当他筹备回归久别的时,他感触到了与这座城市的难分难离,分开它“乃是我用自己的手撕下了一块自己皮肤……抛弃了一颗用饥和渴做成的甜美的心”。城中的居民对智者同样难以割舍,他们从五湖四海赶来送行。一位名叫爱尔美差的女预言者——智者最忠诚的崇敬者——请求智者为居民们留下惜别的“真我”(真谛),告诉他们智者“所知道的对于生和死旁边的一切”。于是智者讲了26个人生的重要问题,而后上船离去。这开始和结尾奇妙地将26个人生重大问题组织为一个整体,使整部诗集在思惟上又浮现出一种一致性。作风上平易近人,娓娓道来,看似教训之谈,却容纳深入的人生体味。
《论死》是《先知》论及的最后一个问题。“死”是人类所面临的最终问题,是存在哲学意思的命题。纪伯伦假先知之口作出了本人的答复。
死是具备哲学意义的严正话题,但先知并未形象地说明它,他用对照、比方、举例乃至设问来作答。死与生绝对,不生,天然也就无所谓死,而只有尚存生命的人才有可能死去。所以智者告知爱尔美差,独一能寻求答案的处所就是“在生命的心中寻求”,换句话说,死是什么或如何面对死亡,只有从生者中寻求答案,或者个人进行心灵上的考虑体悟,或者通过外在的生命世界感知。
在谈完若要论死必知有生这一条件之后,智者又进一步论及人们之所以问死是因为怕死,正因为怕死才希翼得到永生。不要害怕死亡,既然有生就有死,那么有死就有生。生时不要试图躲避死亡,因为只有死后才知有来生,才可能彻悟永生,在一种形式停止之后,才干失掉另一种情势的新生。怕死的人们就像被操生杀大权的国王恩抚的牧人,牧人战栗,因为他怕稍有不慎,恩抚就将变为盛怒,然而牧人毕竟是被恩抚者。人们畏惧死亡,是因为死是终结,可是万事万物都是有两面的,牧人虽可能被杀,却也享受恩抚的光荣,死亡固然是性命的终结,可兴许是另外的取得,所以不要害怕死亡。
先知终极总结道,死除了象征着精神的消散,还有什么意义呢?只有结束才有新的开端,这是生生不息的,就像在沉默的河中啜饮,能力领会畅快高歌的热闹;在到达山巅时,才能有新的攀缘;在身归黄土之后,才能跳起真正自在的心灵之舞。死后方知真摆脱,更能迈步从头越。这是智者的辩证的逻辑。他用发展的目光对待“死亡”这一命题,这是大智者的彻悟,是先知的哲思。真正的谜底是领悟了生死的人就可能濒临永生。
《论死》不长,用散文诗的形式论及人生的若干问题,使对人生的哲感性思辨有了更为机动的形式,获得了与诗歌不一样的后果,给人以平易中透彻之感。同时,纪伯伦又应用了比喻和对话、排比等手腕,却也增加了玄学式的神秘颜色。
从构造上看,将死亡的话题放在最后来探讨也是有着当真的考量的。人生与社会,问题种种,而死却是一切的终结,放在选集之终,更好地体现了一种整体性的内在掌握。此外,在精美的语言中表示回味无穷的思考,是纪伯伦散文诗留给众人的财产,也是他名播世界的主要起因。纪伯伦在思维上表现出了谢绝传统、拒绝宗教、寻求真心、尽如人意、呐喊博爱、反对一切枷锁的偏向。通过《先知·论死》可见全豹之一斑。(金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ju/87257.html
相关阅读:张衡《归田赋》原文及翻译 赏析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杜甫《除草》原文及翻译 赏析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