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戚同文传原文
戚同文,字同文,宋之楚丘人。世为儒。幼孤,祖母携育于外氏,奉养以孝闻。祖母卒,昼夜哀号,不食数日,乡里为之感动。
始,闻邑人杨悫教授生徒,日过其学舍,因授《礼记》,随即成诵,日讽一卷,悫异而留之。不终岁毕诵《五经》,悫即妻以女弟。自是弥益勤励读书,累年不解带。时晋末丧乱,绝意禄仕,且思见混一,遂以"同文"为名字。悫尝勉之仕,同文曰:"长者不仕,同文亦不仕。"悫依将军赵直家,遇疾不起,以家事托同文,即为葬三世数丧。直复厚加礼待,为筑室聚徒,请益之人不远千里而至。登第者五六十人,宗度、许骧、陈象舆、高象先、郭成范、王砺、滕涉皆践台阁。
同文纯质尚信义,人有丧者力拯济之,宗族闾里贫乏者周给之。冬月,多解衣裘与寒者。不积财,不营居室,或勉之,辄曰:"人生以行义为贵,焉用此为!"由是深为乡里推服。有不循孝悌者,同文必谕以善道。颇有知人鉴,所与游皆一时名士。乐闻人善,未尝言人短。与宗翼、张?、滕知白为友。生平不至京师。长子维任随州书记,迎同文就养,卒于汉东,年七十三。好为诗,有《孟诸集》二十卷。杨徽之尝因使至郡,一见相善,多与酬唱。徽之尝云陶隐居号坚白先生,先生纯粹质直,以道义自富,遂与其门人追号坚素先生。
宋史?戚同文传翻译
戚同文字同文,宋州楚丘人。世代为儒生。他幼年失去父母,祖母携带他到娘家养育,同文奉养祖母以孝著称。祖母去世,日夜悲哀号哭,几天不吃饭,乡里人为之感动。
开始时,听说同县人杨悫教授学生门徒,每天经过其学舍,因此被传授《礼记》,随即成诵,每天背诵一卷,杨悫感到惊异而把同文留下来学习。不到一年同文背诵《五经》完毕,杨悫就把妹妹嫁给他为妻,从此越加勤奋读书,多年不解衣带。当时后晋末年丧乱,他绝意做官,而且希望统一,于是用“同文”为名字。杨悫曾勉励他出仕,同文说:“长辈不做官,同文我也不做官。”杨悫依附将军赵直家,染病不起,以家事托付同文,即为他埋葬三代数人。赵直对同文又厚加礼待,为他修筑屋舍聚集门徒,请教的人不远千里而至。他的学生考中进士的五六十人,宗度、许骧、陈象舆、高象先、郭成范、王砺、滕涉都位至尚书。
戚同文纯正质直崇尚信义,人家有丧事尽力拯救接济,宗族乡里贫困的人也予以周济,十二月的时候,多次脱下自己的棉衣给贫寒的人。他不积聚钱财,不营建住房,有人劝勉他,他常常说“:人生以行义为贵,哪里用得这样做!”由于这样深为乡里推重佩服。有不谨守孝悌的人,同文一定以善道去劝谕。他很有知人之明,所有与他交游的人都是一时名士。喜欢听人家的好处,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与宗翼、张日方、滕知白为朋友。生平没有到过京城。长子戚维任随州书记,迎接同文去供养,同文去世于汉东,享年七十三岁。喜好做诗,著有《孟诸集》二十卷。杨徽之曾经因为出使到达该郡,一见同文就互相友好,多与相酬唱。杨徽之曾说陶隐居号坚白先生,先生纯粹质直,以道义自许,于是与他的门人追号同文为坚素先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ju/592786.html
相关阅读: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昏
张衡《归田赋》原文及翻译 赏析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杜甫《除草》原文及翻译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