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四愁诗原文_翻译和赏析_张衡古诗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爱情诗句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四愁诗

朝代:两汉

作者:张衡

原文:

我所思兮在太山。
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
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
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赠我琴琅?,何以报之双玉盘。
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

我所思兮在汉阳。
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赠我貂??,何以报之明月珠。
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
欲往从之雪??,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翻译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泰山。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泰山支脉艰险(阻止我不得亲近美人)。侧身向东望眼泪沾湿了我的衣襟。美人送给我金错刀,(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琼英美玉。但是道路悠远使我徘徊不安。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心意烦乱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桂林,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湘水深不可测(阻止我到不了桂林)。侧身向南望眼泪沾湿了我的衣襟。美人送给我琴琅?(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成双的白玉盘。但是道路悠远使我因失意而悲伤,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烦忧不乐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汉阳,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陇阪迂回险阻(阻我难至汉阳)。侧身向西望眼泪沾湿了衣裳。美人送给我貂??。(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明月珠。但是道路遥远使我徘徊不进,犹豫不决,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愁闷郁结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雁门,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塞上雨雪纷纷(碍我不达雁门)。侧身向北望眼泪沾湿了衣巾。美人送给我锦绣段。(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青玉制就的几案。但是道路悠远使我一再叹息,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郁闷怨恨呢?

注释
()梁父:泰山下小山名。
()翰:衣襟。
()金错刀:王莽铸币“一刀平五千”,因“一刀”两字用错金工艺,故称之为“金错刀”。
()英:“瑛”的借字,瑛是美石似玉者。
()琼瑶:两种美玉。
()倚:通“猗”,语助词,无意义。
()桂林:郡名,今广西省地。
()湘水:源出广西省兴安县阳海山,东北流入湖南省会合潇水,入洞庭湖。
()琴琅?:琴上用琅?装饰。琅?是一种似玉的美石。
()汉阳:郡名,前汉称天水郡,后汉改为汉阳郡,今甘肃省甘谷县南。
()陇阪:山坡为“阪”。天水有大阪,名陇阪。
()??:直襟的单衣。
()踟蹰(chí chú):徘徊不前貌。
()雁门:郡名,今山西省西北部。
()??:雪盛貌。
()段:同“缎”,履后跟。
()案:放食器的小几(形如有脚的托盘)。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张衡的诗歌留传下来的有首,以这首《四愁诗》为最有名,《张衡年谱》的作者认为这诗作于公元年(汉顺帝永和二年)。汉安帝于公元年即位,在位年中,外戚专权,宦宫乱政,皇帝徒有虚名。公元年,顺帝即位,不能刷新政治,种种弊端不但没有革除,反而变本加厉。据《文选》所收此诗小序说,“时天下渐弊,张衡郁郁不得志,为《四愁诗》。”

参考资料:吕晴飞等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 .北京 :中国和平出版社 ,年 :-页 .


相关内容鉴赏

作者:佚名

  这诗共分四章,分别列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个远处地名,表达诗人四处寻找美人而不可得的惆怅忧伤的心情。

  第一章说思念之人在泰山,我想去追寻她。但有泰山下的小山“梁父”阻隔,只能侧身东望,眼泪沾湿衣襟。那美人赠给我?把“金错刀”的佩刀,我用“英琼瑶”这几种美玉回报她,但路途太远,无法送达,心中烦忧,徘徊不安。

  其余三章结构相同,按“所思、欲往、涕泪、相赠、伤情”的次序来写,除了美人所赠及诗人回报物品不同之外,每章方位地名亦不同。

  这四章不同方位的地名抉不是随便写的。第一章地点是泰山,古人认为“王者有德功成则东封泰山,故思之” 。汉武帝曾登封泰山,东汉安帝在公元年(延光三年)亦登泰山祭告岱宗。可见诗人是寄希望于君王,希望他振作有为,诗人愿以道术报君,使天下大治。但外戚宦官这些小人的阻挡,诗人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只能徘徊忧伤。第二章地点是在桂林郡。据史载,东汉安帝、顺帝时,这一带民族矛盾尖锐,顺帝为此极为优虑。第三章所思之处在 “汉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ju/355395.html

相关阅读:《江南曲》译文注释_《江南曲》点评_李益的诗词
《相见欢?花前顾影粼粼》译文注释_《相见欢?花前顾影粼粼》点
《高阳台?桥影流虹》译文注释_《高阳台?桥影流虹》点评_朱彝尊
《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译文注释_《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_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