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遐思_诗歌鉴赏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诗歌鉴赏 来源: 记忆方法网

遐思

[法国]奈瓦尔

有一首歌我愿以所有罗西尼、

莫扎特、韦伯[1]的作品换取,

这首非常古老、低沉、哀伤的歌曲

对我一人有着隐秘的魅力!

可是,每当我一听到它的曲调,

我的心灵就年轻了两百岁……

回到路易十三时代;我以为看到

翠绿山坡矗立,染黄它的是余辉,

还看到一座石基砖础的古堡,

窗户都漆成了淡红,

四周有大花园围绕,

小河浸没墙脚,流淌在花丛中;

有个责妇在高高的窗前站,

衣衫古朴,金发黑眼,

我也许在前一世时

见过她……我记得起她的脸!

(郑克鲁译)

【注释】

[1]罗西尼(1792-1868),意大利作曲家;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韦伯(1786-1826),德国作曲家。

【赏析】

奈瓦尔以自己梦幻奇异的诗篇而成为法国现代诗歌的先驱,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都可以在他这里找到源头。

奈瓦尔最著名的作品是十四行组诗《幻象》以及著名的散文诗《奥莱丽娅》。这两部诗集被后人认为是法国诗歌的巅峰之作,《幻象》更被认为是19世纪的先知书。

奈瓦尔认为梦是个人经历的反映,是另一种生活。在他的诗中,现实生活和个人回忆都被梦幻所变形,个人的经历与全人类的经验密切相关,诗人的命运象征着整个人类灵魂的命运,都经历了犯罪、受罪和赎罪这三个阶段。诗人在《奥莱丽娅》中说:“我不知如何解释,在我看来,世上的事情与超自然的世界有一种关联,它容易感觉而难以清楚地表达出来。”他认为我们熟悉的现实世界和梦中的超现实世界之间有一种神秘的契合。所以,一切都有两副面孔,一朵花、一个吻都有其内在的象征意义。而奈瓦尔对待幻想,并不是如同传统的文学理论认为的那样,把幻想当作是文学的虚构,而是把幻想就当作是一种真实。所以他力图简单、朴实地记录其梦中的经历,清醒地分析威胁其理智的梦幻,以达到一种新的认知形式。由此可见,他的这种通感和契合的思想,他的这种梦幻色彩、象征手法和超现实的揭示,正是波德莱尔、象征派和超现实主义日后所探寻和追求的。

《遐思》是奈瓦尔1832年发表的诗集《小颂歌集》中的一首代表作,此诗已显示出梦幻在他的生活和灵魂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这首诗里,奈瓦尔将音乐所能带来的流动性与回忆结合在一起,让幻想伴随着略带感伤的回想,共同游移于他所钟爱的情感体验里。全诗一开始,奈瓦尔让我们若有若无地体会一种无比美妙的歌曲,以至于它在一定的层面上胜过音乐大师们的杰作。如果说大师们的音乐作品唤起的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那么,这首歌曲,是完全属于个人的,它在诗人的心中久久回荡,只能在他自己的跨听下才会激起情感体验。继而,随着诗的进一步展开,我们发现诗人自己是在逐步下沉,沉迷于音乐般的随想的美妙,它带给了诗人以幸福的景象,这些景象都是过去的,而过去的美之所以能让人流连忘返,就在于它的一去不复返。回忆则是我们可以再度站在现在体会过去的桥梁。而在奈瓦尔的“歌”中,回忆如一条随心所欲的河流,流到那山坡,那古堡,心情语录,淹没了城的一角。而在诗歌的最后,那位高贵的妇人,在原本就朦胧的回忆之流中,诗人又赋予了她更深的朦胧:是似曾相识吗?那怎么在回忆中她显得这样模糊?那一定是前世之约。对,这个朦胧的妇人,也许就是奈瓦尔年幼时就早早离去的母亲。全诗正是在这样一种流动性的展开中,展现了回忆内容之美,同时也展现了回忆这一行为本身之美。(林晓筱)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ju/205617.html

相关阅读:张衡《归田赋》原文及翻译 赏析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昏
杜甫《除草》原文及翻译 赏析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