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伊斯灵顿镇长家的小姐_诗歌鉴赏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诗歌鉴赏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伊斯灵顿镇长家的小姐

[英国]民间谣曲

有个青年十分招人喜爱,

他的父亲是位乡绅;

小伙子爱上了镇长家的小姐,

姑娘就住在伊斯灵顿。

姑娘生性盖怯,也不相信

小伙子对她的一片深情;

他们俩无论何时路上相遇,

姑娘都装作无动于衷。

当朋友们得知他的烦恼,

他善良的多情和愚蠢;

便让他去美丽的伦敦闯荡,

学一门手艺立业成人。

他这一走就是漫长的七年,

姑娘看不到他相思的衷肠;

“我为了她整日以泪洗面,

她却从来不把我放在心上。”

那天伊灵斯顿的姑娘们,

全都在外面嬉戏游玩。

只有镇长家的宝贝女儿,

悄悄一个人躲在房间。

她脱下鲜艳的绿袍,

换上破烂的衣装;

她要前往美丽的伦敦,

把心爱的人寻找。

她沿着大路一直走着,

头顶烈日炎炎;

她在青青的河畔坐下歇脚,

心上人骑马来到面前。

她赶忙起身,满脸娇盖,

上前一把抓住了马的笼头;

“赏一个便士吧,好心人,

我又饥又渴实在难受。”

“我会给你一便士,亲爱的姑娘,

但求你先告诉我你的生身之所。”

“在伊斯灵顿,好心的先生,

那里我受尽了鄙视和折磨。”

“求你告诉我,亲爱的姑娘,

快告诉我吧,你可曾认识

伊斯灵顿镇长家的小姐,形容的成语。”

“先生,她早已不在人世。”

“如果这是真的,牵走我的马,

别忘了马鞍和缰绳;

我要去一个遥远的地方,

在那里隐姓埋名。”

“啊,留下吧!善良的小伙,

那位小姐就站在你的身旁;

你看她又活了过来,欢欣雀跃,

她正验着你娶她做你的新娘。”

“忧伤,永别啦!快乐,欢迎你!

我要永远守在你的身边;

我已经找到了心爱的人,

塬以为此生我们不会再见。”

(樊维娜译)

【赏析】

15世纪的英国民谣以爱情为主题的不胜枚举,《伊斯灵顿镇长家的小姐》这首民谣通过对一对青年男女执着恋情的戏剧性刻画,反映了当时英国普通人对美好爱情的真挚追求和热切向往。故事情节大致如下:一位乡绅的儿子深深爱上了镇长的女儿,但由于这位小姐不愿轻易相信青年的爱是真心的,所以表面上装作对他毫不动情。于是伤心的小伙子在朋友的劝说下去了伦敦,并且一走就是七年。七年里他以泪洗面,对镇长女儿的感情丝毫没有改变,但他却一直误认为那位小姐从来就没对他动过心。于是这位小姐乔装打扮去伦敦寻找她的心上人,路上刚巧碰到了小伙子骑马过来,于是她故意假装乞讨对他进行了一番考验,最后发现他确实对自己是一片真心,于是她当场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并同意和青年喜结良缘,故事以大团圆结局。

对青年男女之间纯真爱情的生动刻画是这首诗最引人之处。英国中世纪时代民风相对比较淳朴,人们的思想也相对比较保守,年轻人的婚姻大事主要由父母包办,自由恋爱在当时为社会习俗所不容。当青年男女彼此产生了真挚的爱情,他们往往只能将之埋藏于心,既不能公开恋情,彼此又羞于表白,而感情上缺乏坦诚的交流常常导致误解的产生。当爱情的花朵在伊斯灵顿镇长家小姐的心中悄悄绽放,她无法抗拒内心涌动的激流和澎湃的喜悦,但同时她的心又忐忑不安,仿佛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冒险,一种对伊甸园的侵犯,于是一种无言的恐惧袭击了她生性羞怯的心,她把打开了半边的心门在泪水中轻轻合上,眼中溢满了蓝色的忧伤。当她在人群中看到心中的恋人,一种无名的冲动使她想飞奔过去把真情诉说,但世俗眼光的七#逼人和少女的特有的娇羞使她故作于持,从容地走过他的身边,她的表情镇定,目光坦然,小伙子却因此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他误以为姑娘对他毫不动心,整日愁眉不展。这里我们对中世纪相恋的青年男女的心理可见一斑,即便是年富力强的大小伙都不敢轻易越过社会习俗的门槛而主动去把自己的爱情表白,更不用说拈花微笑多情敏感的少女了。因此他们只能在一道厚厚的墙的两边彼此含着痛苦的思念,期待着一个也许永远不会到来的明媚的春天。

爱情总是以时间为参照物并向时间进行挑战,从而以爱情的永恒来对照具体时间的短暂和无常,因此对爱情的时间审视成为这首诗戏剧化情节安排的着眼点。全诗凭一句“他这一走就是漫长的七年”立刻把故事的叙述时间从熟悉的眼前推向了陌生的遥远。时空上极大的跳跃性不仅使人物的刻画出现了一个“断层”或是“空白”,而且对情节的戏剧化展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驰骋自己的想象根据情节的脉络在心理上构建这段真空地带,以获得审美意义上的完整性。七年前,小伙子对伊斯灵顿镇长家小姐一片深情,相对于姑娘表面的冷淡,他在感情上处于积极主动的一方;七年后,姑娘再也不能安坐深闺继续等待,她终于冲破了世俗对她思想的禁锢,毅然决然地主动去把心上人寻找。七年是一段漫长的等待,也是一场意志的较量。爱情在七年里战胜了犹疑和彷徨,在岁月的刀光剑影里茁壮;七年后它终于以全新的装束隆重登场,它的眼里尽是玫瑰的姹紫嫣红,它的口中溢人间四月的芬芳。

“乔装改扮”是这首诗的一大戏剧特色。镇长的女儿将自己精心装扮成一个乞丐,不仅验证了小伙子品德的高尚,同时也再次证实了心上人对自己的一片赤诚,于是她在所有的疑虑烟消云散后公开自己的身份并和小伙子喜结连理。另一大戏剧特色就是“误解”这种情节上的构思,它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主动力。由于误解的存在,情节的发展由明朗转为暂时的幽暗,并常常造成某种悬念,并在读者心中产生了一种审美上的“陌生化”效果;当误解的阴云消散,幽暗的氛围又被明丽的色彩取代,故事以大团圆的结局收尾。

“乔装改扮”和“误解”这两种戏剧手法在民谣中屡见不鲜,它们的运用使诗歌充满了极强的张力,延长了审美主体对情节关注的时间和感受的难度,增加了审美快感,并为后来喜剧的发展所借鉴。

《伊斯灵顿镇长家的小姐》这首诗同时还具有极强的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在封建社会,女性在社会上没有任何地位,在家庭中则处于从属于“父亲、丈夫和儿子”的地位。而诗中镇长女儿乔装改扮成乞丐到伦敦把心上人寻找,这不仅成为情节上的亮点,也突显了女性的智慧和果敢以及对爱情积极主动追求的精神。镇长的女儿和乡绅的儿子在长时间的徘徊和等待后终于勇敢地冲破了封建习俗的羁绊,将自由的爱情拥抱和歌唱。因此,这首诗不仅歌颂了普通青年男女对封建婚姻包办制度的反抗和对自由美好爱情勇敢追求的精神,并以一种朴素的平等思想对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进行了审美上的挖掘和开拓。在中世纪那个“黑暗的年代”,民谣迸发出的这种耀眼的火花,不仅结晶成了漫漫长夜里的一颗恒星,而且穿越时空,让今天的读者依然讶异于它惊艳的瞬间,沉思于它所歌唱的永恒。(樊维娜)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shiju/144801.html

相关阅读: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昏
杜甫《除草》原文及翻译 赏析
张衡《归田赋》原文及翻译 赏析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