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你能够有一个来生。在再次来到世间之前,佛祖问你:“下辈子,你是违心做一个始终在付出的人,仍是乐意做一个一直得到的人?你可以自在取舍,但说不妨,无论你想做什么样的人,我都能知足你的欲望。”
假如服从心坎的声音,甚至都毋庸思考,大多数人的抉择必定是:我想做后者。
好吧,佛祖满意你。
然而,你晓得在佛教故事里,这两种人不同的终局是什么吗?
那个乐意老是付出的人,来生做了国王,他总是在向他的子民施与他的恩惠膏泽。
那个愿意总是得到的人,来生做了乞丐,毕生乞讨,总是得到别人的施舍。
当初,你是不是有点儿懊悔了呢?
经常感到:一看佛教的故事,就心静了。那是由于“佛家明心”,你在那一刻拂去了心上的尘埃,看到了你与生俱来的毛病,比方自私等,恰是它们让你可怜福、不快活。
若你一味想索取,就会认为父母对你的兄弟姐妹,赛过对你好,这不公正!
而恋人对你,也不如你对他好,所以他始终亏欠你,哪怕不是物资,至少,亏欠你爱。
你不觉得你这时的心态,很像那个贫乏的乞丐吗?
若你理解付出,你会施与生疏人微笑,体贴恋人,照料年老的亲人,
从不去计较别人应当给予你什么,而总是在想:我可认为他们做些什么?
这个时候,你才是一个内心充满着丰盈的爱的、无须后悔的国王。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rensheng/325286.html
相关阅读:有道理有哲理的经典语句
不必完美
平淡是真。平淡是人生之真味,回归平淡,方究人生之真境
描写亲情的哲理语句 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
2014现实生活哲理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