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励志人物蔡元培:北大校长的富贵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励志人物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蔡元培可谓传统中国的最后一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人。在这方面,张謇、章太炎等人旧而少新,胡适、鲁迅等人新而少旧,只有蔡元培先生在新旧、士仕、政道之间出入自若。

  说蔡先生之传统,有良多角度,其中之一是蔡元培毕生没有置备私产。他亲历满清、北洋、民国,为国度社会服务多年,地位不可谓不高,为家为私的机会多多,但他没有谋私谋家,终生搬家屡次,只是租居罢了。这样的国士或说“国之重臣”,确切有着传统中国文明中士大夫的品格,那就是以国是天下事为念,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念兹在兹。

  蔡先生病逝,公民政府给蔡元培先生宣布了表扬令,夸奖他,“道德文章,夙孚时望”,“推行主义,启导新规,士气昌明,万流景仰”……毛泽东在唁电中称其为“学界泰斗、人间榜样”,蒋梦麟的挽联是“大德垂后代,中国一完人”,吴稚晖的挽联是“平生无缺德,举世失完人”。

  千金散尽

  蔡元培的仕进机会太多,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甚至富贵于他是可望可即之事。但蔡先生属于那种对钱没有概念,大手大脚之人。跟普通寒酸文人不同,蔡先生生性豪迈,落拓不羁,爱花钱,爱宴客。据说他第一个妻子王昭为此十分不满,丈夫乱花钱,基本不是过日子的态度。两人常常吵架。蔡先生的儿子蔡怀新证明,父亲置业并不艰苦,后来不仅没有置业而且没有积蓄的起因是,收入多,支出也多,重要支出除购置中外图书典籍外,还用来捐助社会公益事业及救济有难题的亲友、学生。

  一生沾恩于蔡元培先生的人太多了。我们随意即能想到陈独秀、鲁迅、胡适、梁漱溟、毛泽东、刘开渠、王云五这些人,还有众多的学生、看门人,都得益于蔡元培先生。甚至到晚年,依然如此,有人回想:先生暮年寄居香港,生活极其拮据,仍不忘周济别人。当时有一位广东籍诗人名叫廖平子,淡泊高洁,不屑钻营,家无隔夜之粮。廖平子时常将他写的诗作呈蔡元培。蔡元培晓得廖平子生活贫寒,即赠廖法币拾元,每月皆然,历数年而不断……

  可见蔡先生的激情出于至诚。

  个别的官吏极易为官场习惯所染,他们习惯了当官做吏后,再难以回归平实,再难以自食其力。这方面,蔡元培先生的自负自足是包含官吏在内的中国人中少有的。1907年5月,40岁的蔡元培废弃海内的身份位置,在驻德公使孙宝琦辅助下前往德国,入莱比锡大学听课,再次学习了4年之久。

  由于公派留学机遇搁浅,蔡元培不放弃,决议自费。当时他还须要抚育妻儿四口,孙宝琦许可每月赞助银子30两,让他在驻德使馆中做兼职,但使馆只应允照料食宿,不供给职务和薪金。为此,蔡元培给当时在德学习的唐绍仪侄子唐宝书、唐宝潮兄弟四人做家庭老师,为他们讲解国学,每月报酬100马克。他还通过同年乡亲好友张元济先生向上海商务印书馆商洽,特约蔡元培在欧洲为该馆著文或编译,依照千字3元(编译)和5元(著述)的尺度,每月稿酬100元(约合今国民币7000元左右),如斯保障留学所需,并保持国内妻子儿女的生涯。

  辞职,辞职

  他自称“好好先生”,但实在是“英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他毕生都涉足官场,辞职之搅扰于他简直是粗茶淡饭。

  1890年,24岁的蔡元培应邀出任上虞县志总纂。他所定的编写条例得不到各分纂的赞成,就绝不迟疑地抉择了辞职。

  1898年,32岁的蔡元培时任翰林院编修。传统中国社会,中进士点翰林后,就意味着升官发财显亲扬名封妻荫子,更象征着身系国之重望参加写史的行列。但当年戊戌政变后,蔡元培仍取舍了辞职。

  1900年,34岁的蔡元培已任绍兴中西学堂监视一年多,学堂新旧权势争执一直,他支持新派,受到出资人的干涉。蔡元培决然毅然辞职,后委曲留任。次年,因办学经费的事再起抵触,蔡元培就辞职分开。

  1902年,36岁的蔡元培时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一年多,学校产生学潮,蔡元培支撑学生退学,他本人则是辞职。

  1912年,46岁的蔡元培到任中华民国南京常设政府教育总长,7月2日,为抵制袁世凯独裁专制,蔡向袁当面坚辞教导总长。

  1917年,51岁的蔡元培就职北京大学校长。7月3日,因抗议张勋复辟,向总统黎元洪提出辞职。后复任校长。

  1919年,5月4日“五四活动”暴发,局部学生被捕,蔡元培到处奔走救助被捕学生,7日上午10时,被捕学生终于悉数获释。8日蔡元培向总统徐世昌递送辞北大校长信,并发表《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当晚离京。后放弃辞职。

  同年12月31日,北京市小学以上各学校教职工请求政府以现金发薪而罢课,教育部未能及时应答,蔡元培与北京其余各大专院校校长联名辞职。1920年1月8日,蔡元培再度辞职,直至1月12日教育部及北京政府对教职工所提要求完整否认,才又复职。

  1922年,56岁的蔡元培痛感对北大学生“素日练习无方,良深愧惭”,愤请辞职。后经多方挽留而复职。

  1923年,57岁的蔡元培为抗议北京政府教育总长彭允彝干预司法独破,向总统府提出辞去北大校长职,并发表《对于分歧作宣言》。

  1928、1929那两年,蔡元培几乎月月在写辞职信:请辞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请辞代办司法部长,坚辞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坚辞中心政治会议委员,坚辞国民政府委员……有人统计,蔡元培先生一生辞职有24次之多,其中为北大辞职7次。

  咱们由蔡元培的生计及立场能够试图濒临这样一位圣贤的心肠。美国有名哲学家杜威曾说:“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拟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出色贡献的,固不胜枚举;然而,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引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期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蔡先生的奉献堪称大哉。恩格斯曾称颂但丁,“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跟古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始,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记的。”我们看蔡元培先生在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转折中的地位,嫡多少近之。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zhi/278855.html

相关阅读:2011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史立荣
西安东盛集团郭家学的励志奋斗故事
“八一勋章”候选人王刚的励志故事
刘德华:给世界一个微笑
盖茨:我从巴菲特身上学到这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