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老子—道德经与成功之道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励志人物 来源: 记忆方法网


陈省身是国际大数学家,他成功在“有为”和“无为”。他是怎么“有为”的呢?他一生当中只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数学。他怎么“无为”的呢?什么名,什么利,他统统无论。他
  在人生的问题上,有一个永恒的话题就是恋情。大家可以想,成功是不是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呢?
  人人都想人生成功,哪一个人不想自己人生成功!自己察觉,我的人生不成功,大家很自然地会把这个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当孩子第二代还是不成功,又很自然把它寄托在第三代身上。同志们想,人生成功的问题是一个世代延绵的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清代的思惟家魏源曾经说:“《老子》是一本救世的书。”他写的这本书叫《老子转义》。我想,假如换一个角度去看的话,《老子》其实是一本教人成功的书,教你怎么样子走向成功。我们时常说,一字值千金,《老子》这本书只有多少个字啊?五千多个字。正因为它难读,所以它不遍及。但是这五千多个字,字字赛过千金!
  一、恍恍惚惚的成功之路
  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一定要去找那一条走向成功的路。你一辈子找不到这条走向成功的路,那你就一辈子不能成功。所以要找这一条路,要找这条达到成功的路。
  今天我们这句话,大家必定很熟习,叫“男怕干错行,女怕嫁错郎”。这是我们老百姓的话,男的就怕行业抉择错了,一辈子这个路没有走准,女的婚姻问题很主要,就怕嫁错了郎,郎一嫁错,婚姻失败。所以我们老庶民最关怀的胜利问题,这两句话当中
就看出来一个通向成功的途径问题,千万不能“干错行”,千万不能“嫁错郎”,因为路不对,走坏了。所以中国人对道,对路的问题领会是深刻极了。同志们想想看,我们常常说,人生有“白道”,有“黑道”,道啊。同志们你们看,我们叫“饮食之道”,叫“成功之道”,叫“茶道”,叫“棋道”,叫“剑道”,叫“长命之道”等等,道啊,道就是路啊,路就是道啊。所以,要成功就要去找那条路,找那一条道,找到了那一条道,找到了那条路,你就开始往成功那个方向走去了。所以同志们想想看,为什么这本书叫《道德经》啊?《老子》叫《道德经》,就跟你讲里面的道,跟你讲里面的路,让你知道道,悟道,得道,行道,让你人天生功。所以这五千个字不得了,字字赛过千金。实在老子这个人是个天才,不凡聪明,他把一个我们走路的一个切实性的道,升华成为一个形象的、聪明的道,一个哲学的道,多高级!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这个东西啊,不是可以用平凡的话说出来的;道这个东西,假如用平常的话说出来,这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了。同志们想想看,我们说出来的道,都是某一个详细的道,长寿之道——教你几个长寿的办法。你看看,恰是宇宙这个大道,我们说不出来啊,物理学家、地理学家等人还在研究,是说不出来的。凡说出来的道,都是某一个详细的道。很深刻!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
,可名,十分名。”你看,宇宙当中好多,我们还没给它命名啊,命名不了啊!多深刻!一字千金!所以讲得出来的不是那个常道,是个别的道。
  下面我们再看,老子说了,道这个东西啊,它是恍恍惚惚的,惚惚恍恍的,影影绰绰的,糊糊模模的,看不明白的,辨不明白的,晃来晃去的。但是那个东西有“象”在啊,那个东西有“物”在啊,那个东西有个“精”在啊,那个东西有个“信”在啊。什么东西啊?就是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但是确实存在,只不过我们看上去是含混的,它里面有形象,有物体,有它的精力,还有它的规律。这个规律,而且是可以验证的。譬如说,我们要到月亮上去,今天当然我们已经登上去了。但是老子要登上去,那个时代登上去,但是他想像的就有这个道,恍恍惚惚的道,有一天我们发现了,给它命名了,然后我们造了某个东西登上去。你看,真实 未审啊!
 我们要到宇宙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我们现在恍恍惚惚啊。但是老子说,你不要看,恍恍惚惚,中间有啊,有东西在里面。是的,经过多少年以后,可能我们就发现了。所以老子讲得多哲学,多深刻!
  那么老子就跟我们讲了讲一个什么东西呢?成功的路。你要成功,你要人生成功,也有这么一条路,但是这条路是恍恍惚惚的。但是这条恍恍惚惚的路是存在的,它是有“象”,有“物”,有“精”,有“信”的,可以找到的。所以大家要去找,要去找到这条恍恍惚惚的路,找到这条成功的路。那么我们现在接洽
一些家长了,我们一些家长都希望成功,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生机孙子这一辈成功,希望孙子的儿子成功,一代一代希望他们成功。哪个不想成功?这是畸形的心理,但是我们学了《老子》就知道,哦,要儿子成功,要孙子成功,中间有一条恍恍惚惚的道,你得找准了。现在我们的家长,心长短常好,从星期一到星期天,七地利间都给孩子“充电”——都部署了弹钢琴、唱歌、跳舞、外语,统统排满了,认为这是一条成功之道。
  NO、NO、NO,不一定对啊。你看看,丁肇中就这么说过:“测验能拿第一名并不代表所有,因为考试是解决别人解决了的问题。”听到这句话,同志们回去,思维境界就高了,儿子没有考第一名,孙子没有考第一名,不要怪他,没关系的,丁肇中都说:“我所熟悉的20世纪的物理学家、化学家,拿诺贝尔奖的,简直没有在学校考第一名的,考最后一名的倒有几位。但这些人都能挑一个标题,依据客观情形,认定这是自己一辈子最重要的事件。为了这个,其余的东西都能够放在次要的地位。”
  由此,我们明白了这样的道理:第一,不要把小孩子星期一到星期天全体排满了,以为是成功之路;第二,小孩子不考第一名,要宽容,说不定大材,不一定考第一名。丁肇中就这么说的,成功之道确实是恍恍惚惚,隐约不清的。
  杨振宁就这样说过,大学里有好多优良的研讨生,他们本人跟老师都不能猜想将来的造诣有多大,可是二、三十年后,成绩却可能有很大迥异。事后一回忆,成功的同窗在当时不见得就比不成功者优秀
很多。这其中的一个基础情理是,有人走对了路!
  路,道路,这条路是多么重要!走对了路,他四面楚歌;而有人走错了路,再尽力也难以有大成就。深刻!同志们想想,就都是优秀的研究生和导师,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个“不知道”就是老子说的成功之路恍恍惚惚,惚惚恍恍,不清晰。
  那么我们要讲的,这样一来,不就没有盼望了吗?不是。老子不是教诲你嘛,那一个成功之路是在的,有的,问题是要不断地掌握,调剂,去寻找这个成功之路。
  下面我们就看一个例子。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失掉者朱棣文,他是一个美籍华人,祖籍是江苏太仓的,他也要走一条恍恍惚惚的成功之道,经过不断地努力,他悟出来了,这个悟悟得非常地奇妙,悟得出乎我们预料之外,就像老子从日常生活当中悟出来一样,他搞的是一个什么东西呢?是搞的一个激光的冷却和原子的捕获技巧。激光把它冷却下来,还有把原子要捉住,这样一种工作。他正因为这个工作的成功,取得了199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这个灵感哪里来的?说来很希罕,他在美国的纽约北部的一个大学里,那个地方很冷很冷,所以,大学生都要饮酒,为什么?喝酒对抗酷寒。他突然就灵感来了。
  你看,这些喝醉酒的酒鬼是怎么走路的?他是晃来晃去,迷迷糊糊,惚惚恍恍,隐隐约约,糊糊模模。但是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兴”啊,怎么回事啊?他老是往低的地方走,酒鬼总是往低的地方走,他不往高的处所走,他更不能往汽车顶上跳。哇,灵感来了。找到道了,悟到道了。他就想了,在那种激光束的,不同的激光一束一束打上去,不同的作用下,原子也是这样,就像喝醉酒的酒鬼一样往下走,往什么下走,往能阶、能量低的地方走,哇,有了,通了,清楚了。怎么明确?你看,酒鬼他往底下走,不往上走,更不往汽车上走,那么我就在酒鬼往下走的地方,我挖一个洞,酒鬼不掉进去了吗?我不要挖在上面,我挖在下面,挖一个陷阱,酒鬼“扑通”掉下去了。那这个原子不是也可以这样吗?我就在各束的激光的作用下,原子不是往能量低的地方走吗,我就在下面设一个陷阱,好,给我逮住了。他这个灵感就从生涯旁边来,从酒鬼身上朦朦胧胧来,他成功了,他悟了道。多深刻!
 二、有为与无为
  老子讲“有为”之道,这一点好懂,“有为” 有所作为。但是老子又强调“无为”。老子在三十七章中,他就说了“道无为而无不为”。“道无为”但是“无不为”。什么意思?道它永远是不乱动的,不妄为的。它仿佛在那里不动,其实它发挥了天大的作用。譬如,我们举个例子,有两个车轮子,它们当中是空的,这就是“道”。它不跟你说,它施展了作用,于是我们可以插车轴,于是我们可以装车厢,于是我们可以转动,于是我们可以坐人,于是我们可以装货。你看看,它不跟你说,它“无为”啊,它就两个空的。你看看,要你去应用它。所以“道无为而无不为”,多深刻!但是我们往往曲解老子的话,而英国有一个愚人,这
人很厉害,叫李约瑟。李约瑟就说了,中国人往往把老子这句话懂得错了。无为是什么?并不是叫你一点都不为,“无为”是叫你不要违背自然的规律,不要乱来,要吻合规律再去为,你就可以获得成功。
  譬如,我们举个例子。2004年12月3号,陈省身——国际大数学家去世。这个数学家活了93岁,他是一个不凡完善的人生,告别人间,非凡完美。他是国际大数学家,杨振宁说,他这个成就,国际上他这个范畴可以排到第五个大人物。就在逝世之前的一个月,国际小行星结合会顺便把发明的小行星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多光彩啊!那么我们要问问,他这个成功也是成功在“有为”和“无为”。他是怎么有为的呢?他说,我毕生当中只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数学。我那个时候学体育跑不外男同学,别说跑不过男同学,连女同学也跑不过,所以搞体育不行。但是我听音乐呢,听不懂哪个曲子美,哪个曲子不美,所以搞音乐也不行。最后我选来选去只能搞数学。
  第一,恍恍惚惚的路他找到了,你看,他有所为,有所不为,体育我不能为,音乐我没这个能力,我干数学这一行。取舍对了,干数学。他从20多岁干数学,始终到93岁逝世,他搞了70年的数学,聚精会神。他说,我一生就干一件事情。他从中国到德国,从德国到美国,从美国再回中国。他说,我一生就干一件事情,就是数学,其他什么名,什么利,我统统不论。
  我们再看,他暮年从美国到中国来,在哪里?在天津南开大学,他就给自己住的屋子叫“宁园”,这个名字无比有意思,他这样说,这老先生说得很深刻,这晚年说的:“我普通不加入别的运动,只做我的数学。我现在这个住所叫宁园,就有这么个意思。一个人终生中的时间是一个常数,应该集中精神做好一件事。中国人挥霍时光的事太多。”
  陈省身先生对名利看得极淡、极淡。2004年,他一次得奖,大家说说看,他得了多少钱啊?100万美元,陈省身非常地洒脱,这些钱对我没有用了,我要这些钱干什么?他都募捐了,捐献出去。他还有一种“不为”,这种“不为”非常深刻。
  1982年,陈省身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他树立了一个数学研究所,他出任第一任所长。他管理理念是什么呢?他治理理念异常有意思,我做所长,我要管好这个所,我怎么管?他就这样说了,他说:“办这个所最要紧的是,把有才能的数学家找在一起,找来之后就不要管了,让他们自己搞去……”这个理念就是“不为”啊。你看看,这种理念多超前!这种理念和老子是合拍的,老子是“无为而治”。自由——科学家研究一定要自由,自在才能研究出东西来。这是高级聪明,高级治理方式,
  那么我们要说了,他又是怎么“有为”的呢?他说,数学嘛,好玩,玩啊,数学很美啊,很好玩。这位陈先生他也粗通饮食之道,他说,这个东西就像炒木须肉,炒得多了,自然就熟悉了。深刻!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你看看,他讲出来的是大道,但是他嘴巴里讲出来的,是漠然无味的。
但是什么?“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你用,用不完。假现在天各位在座的你只有记住这一点,回去当前要让你的孩子成功,你千万注重一点,重视一点什么?要他喜好学习,高兴地学习,把学习当做一种玩,让他感到学习我不是苦,学习我是玩,是一种审美,是一种审美的学习,你教导成功了。你看,这位大数学家,他的一个理念,“玩”,“好玩”,“审美”。你看,多深刻!因为什么?你假如去玩了,你就不觉得苦楚,你就不认为逼着我学,我越玩越有劲。为什么小孩子上网他不肯下来了,玩啊。他玩得饭都不想吃了,玩啊;玩到晚上睡觉都不爱睡,假如你领导他合法地学习也是玩,也是审美,必定成功,必定大成功,必定成大器。
  三、大器晚成
  同志们立刻要回去吃饭了,碗,我们从来没有这么揣摩过。今天回去可以琢磨琢磨。现在我们来比拟一下,你家里一个一般的饭碗,别的人家里一个玉的碗,哪一个碗做起来麻烦啊?一个玉的碗。那比方我们来说好了,一个纸杯,跟我现在不是一个纸杯,是一个玉雕的,你们说,哪个难做啊?当然这个纸杯等闲啊,一下就做成了;那个玉做的杯子,要找这块玉,还要雕刻,这个玉怎么用,要一步一步雕刻,把它雕刻成。那么现在我不是做一个玉杯,我要做一个青铜大鼎。同志们想想看,要做个青铜大鼎,和那一个纸杯能比吗?和那一个小小的玉杯能比吗?不能比。所以越是大的东西,越是名贵的东西,它必定是“大器晚成”。这是第一层道。
  我们再看第二层。
咱们来看这一个纸杯,你说,它里面有没有道啊?有啊,有道啊。然而我当初拿一个玉做的杯子,你说说,哪个道厉害啊?当然玉做的杯子那个道高等,厉害。为什么?它不仅有纸杯的道,它还有工艺,还有工艺的道,还有玉的道,还有其余的道。你看,这道存在的,比那个纸杯存在的道要高级得多,一比比下去了。如果现在是一个大鼎,青铜大鼎,请问三件东西,一个纸杯,一个玉杯,一个大青铜鼎,你说,哪个货色承载的道厉害啊?当然是青铜大鼎。为什么?古代的青铜大鼎,它占的什么道?不得了。中国古代的青铜大鼎,它是一个国度的政权的象征。你看,这个道多厉害!是一个王权的象征,是一个王朝的象征,是一个国家政权的象征。所以我们有个成语叫“问鼎中原”。为什么叫“问鼎中原”?由于这个鼎承载的道,是一个国家的道,一个政权的道,素来没有说“问杯中原”,也不说“问碗中原”,为什么?那个杯子,那个碗,不值得问啊,要“问鼎中原”!这个鼎有大道。这个是第二层意思。所以你看看,“大器晚成”有如许深入的含意。
  那么现在我们又反过来讲,青年人听了不信服啊,不对,今天的时期竞争多剧烈啊,我们一个一个等了老了,再“大器晚成”,不行,不对,老子讲得不对。你看,跑一百米的,跑跨栏的运发动,“大器晚成”怎么办?年纪过了跑不动了,错误不对。你看看,我们的科学家,天然迷信家,二十多少岁,三十几岁,到四十到时就要出结果了。如果成果不出来的话,可能一辈子就不行,怎么说是大器晚成?我们的企业家有很年轻的企业家,不对,老子这句话应该改叫“大器早成”,才合乎我们今天的时代节奏。NO,错了。错在哪里?老子这么一个灵动的心灵,这么一个蠢才,他不晓得你的心灵?他难道不理解他那个时代也有好多的神童,也有良多怀才不遇的那种人才,他不是,他比你更高一个品位,他让你知道人最容易疏忽的,是因为想早早有名,想脱颖而出,想及早地成功,极易成功。人的弊病在这儿。所以他吩咐你,提示你千万不要盲动,千万不要焦急,千万不要早早地拔苗助长,做作而然让他“大器晚成”。这是很深刻的一点。莫非不是吗?今天你看,有的人为了早早闻名,早早成才,拔苗助长,成果弄得哭笑不得。为什么历史上这么多神童,好多好多就没了呢?就是因为错在这个缺点上,想“大器早成”。但是我们不否认,“大器早成”确切应该,在今天这个时代当中,我们年青人应当有一个“大器早成”的理念,但是还要用一个“大器晚成”来改正自己,那才是聪慧的。就是有一个“大器早成”这样一种抱负,又有“大器晚成”这种准备,一直地矫正自己的心理,那就是厉害的人。
  我们再说,都能“大器晚成”吗?都能“大器早成”吗?不是的。体育活动员,还有一些自然科学家能“大器早成”。但是有一些不能 “大器早成”,好比说,老练的政治家,他非要经过几十年的政治生活的历练,才能够成
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怎么能够“大器早成”啊?还有,干练的企业管理人才,他非要经过二、三十年的锤炼,他才干够胸有成竹,管好这个企业,怎么能够“大器早成”啊?还有那些艺术家,不经由一炉一炉的火的炼和烤,怎么能够“大器晚成”啊?
  大家假如爱好书法,知道两种体,一种叫“颜体”,一种叫“柳体”,大家都知道。你学的哪一种体啊?我学的“柳体”。你学的哪一种?我学的“颜体”。什么叫“颜体&rdquo,大学生励志;?颜真卿的体。我就剖析过,颜真卿50岁的时候,这个面目,颜体的面目才刚露出一点苗头,要到50岁到65岁当中,他这个作风缓缓就成熟了。你看,50岁还刚露个头,50岁到65岁,他才将自己的“颜体”历练得形神兼备,趋于成熟。到65岁以后,不得了,怎么不得了,进入化境。他的“颜体”就把生命的哲学和书艺的哲学联合起来,一个是书艺的哲学,一个是生命的哲学,熔化在一起。然后这棵生命之树上,书法之树上开出奇花异草出来。
  四、以“柔”达到成功
  老子很厉害,我们正常受的教育是什么?坚强,英勇,前进,教你永远地前进,坚强。老子不是,老子叫你柔,老子叫你弱,老子叫你柔弱。老子说,《老子》五十二章说了“守柔曰强”,你守住柔弱,你就是坚强,多深刻!
  老子还说“弱之胜强”,柔弱能胜过坚强。同志们注重了,就是在柔弱确当中,找到一种成功的力量。大家不是憧憬成功吗?成功要
“贵柔”,要“守柔”,守住这个“柔”,要把这个“柔”看得很可贵,叫“贵柔”。“守柔”很重要。老子就跟我们讲了,不要怕自己柔弱,而使你自己守不住这个柔弱,你守着柔弱,永远有一种生命驱动你,你就会最后到达成功。所以如果我们可能准确应用“柔”的聪明的话,这是我们成功的一大秘诀。
  同志们想想看,你看看,一个婴儿他为什么郁郁葱葱?“柔”,一个婴儿为什么生命力这么茂盛,“弱”,婴儿柔软极了。但是他的性命力是如斯的兴旺。我们一个老年人,一个100岁的老年人,走路也走不动,为什么?骨头硬了,强硬了就开端没有生命力了。所以“柔”,无限的赌气,无穷的生命。岂非不是吗?同道们想一想,大家有个休会,年事越来越大,身上最坚挺的是牙齿啊,最柔软的是舌头。那么一比,就比出来了,年纪越来越大,牙齿动了,而后一个一个掉了,坚强的东西完了,牙齿都掉光了,舌头仍是好好的,纤弱胜顽强啊,牙齿最坚强,都掉了,荏弱胜刚强。
  我们再来看,海啸来了,暴风来了,大树刮走了,小草依然在那里。大树很坚强,坚强,吹掉了,小草仍然在那里;强烈的大地震来了,摩天大楼倒塌了,小平房还在,柔弱胜坚强;水滴滴答答地不停地滴,星火燎原;你看看,蝼蚁这么柔弱,可以把一个挡水的大堤坝蛀空;空气不动,空气最柔弱,空气的不动它的力气多大,可以把千年的铁柱锈掉;空气一流动,不得了,把大树都拔掉,最柔弱的东西
,多厉害。所以老子这种慧心,这种聪明的聪明,感悟,慧眼,慧心,所以他强调,“柔”,“守柔”,“贵柔”——以柔克刚,柔中有刚,百炼成钢。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但凡研究梁实秋的人,都要说到他这个美好的故事,一段佳话,他就是以“柔”取胜。
  从27岁开始,他就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用了整整37年,翻译完了,发明了一个生命的奇观。当时他已经64岁了,他一个人把莎士比亚的选集从头至尾统统实现。梁实秋他一个人保持下来,37年非常地艰难。他有怨啊,他有恨啊。他怨的时候他说了:“一个礼拜校订10本莎氏稿子,可把我整垮了,几乎把我累死!”这是他怨。他恨啊,他恨的时候就这样说:“有时候我真恨莎士比亚,为什么要写这么多!”他恨,为什么写这么多!他有时候苦,他苦的时候就说:“译书之苦,不下于生孩子!”他发牢骚的时候曾经说:“我翻译莎氏,没有什么报酬可言,穷年累月,兀兀不休,期间很少得到激励。”你看,他恨,他怨,他苦,他发怨言,但是他坚持下来了。这就是“柔”的气力。
  五、功成身退
  “功成身退”是老子成功论当中又一个聪明的亮点,是老子成功的聪明链上的一颗大宝珠!
 老子说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也就是“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功成身退”,这是天的道,人要契合天的道,功业已经成了,就引身撤退,这是一种自然的法则。这又是从哪
里来的?从现实,从历史来。
  事实当中,同志们看,花开了,花结果了,也就退了。天然不就是这样吗!人也是这样,一代一代一代人,功成身退。假犹如志们到无锡去看到茫茫太湖,心怀宽阔。无锡有一处名胜叫蠡湖,蠡湖有一个花园叫蠡园,蠡园有个典故,“功成身退”的典故,那就是范蠡。
  范蠡他辅助勾践政治成功以后,他就引身而退,“功成身退”,他就带着西施,两个人乘着一条船,太湖里摇啊,摇啊,摇啊,飘然而去,引身而退,“功成身退”。
  历史上最不成功的人,可能韩信就是一个,韩信这么大的功绩,他舍不得“功成身退”,最后没有好结果,杀了,被杀了。
  那么“功成身退”,我“功成身退”,我一定要到深山老林里去啊?我一定要到太湖上雇条船,漂呀,漂呀,漂呀,不是的。“功成身退”还有一种聪明,就是说,你有功你不要居功自负啊,你不要摆老资历啊,你不要动不动就是我当初怎么样,我怎么有功劳,这也叫“功成身退”啊,人家也就尊敬你了,你不要总是“老子天下第一”,我当年创业怎么样,这就不行。所以这种是高级的“功成身退”,并不是一定要隐居起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zhi/143931.html

相关阅读:西安东盛集团郭家学的励志奋斗故事
2011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史立荣
刘德华:给世界一个微笑
盖茨:我从巴菲特身上学到这三件事
“八一勋章”候选人王刚的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