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裔锦声励志故事:华尔街的金融女猎头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励志人物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裔锦声从事的是华尔街金融界的人才管理,因而她的名字便在华尔街不胫而走。就连她自己也这么说:“在华尔街工作的华人中,至少有2/3的人都能叫出我的名字。”如今,打拼了十余载的她还在华尔街创建了自己的重心集团,专门为美国跨国洋行与中国跨国企业提供全球人力资源与企业的管理咨询。下面是关于她的励志奋斗故事,欢迎阅读。

  老人一声不吭地把华盛顿大学的资料、录取通知书、全额奖学金和美国移民局颁发的签证交到她手中

  一岁时裔锦声的母亲撒手人寰,曾担任过国民党成都参议员的舅舅抚养了她。1977年她高考选报了北京大学,成绩远远高出北大录取分数线却落榜了,因为舅舅是“历史反革命”、“破坏上山下乡”、“现行反革命分子”。

  第二次高考时,她报考了千里之外的吉林大学。她的英语口语成绩位居全川榜首。吉林大学在非常看好她的高考成绩时,还是斗胆“录取”了。

  现实中确实存在着巧合。一次考试时,老师把裔锦声的试卷发成了高年级的考题试卷,等考试成绩出来,她居然考出98分。于是,在全国恢复高考制度后,她有幸“轻而易举”成为全国高等院校第一位跳级的大学生。

  大学即将毕业时,裔锦声考取了南开大学英语系硕士班,成为英国文学专家李宜燮教授的得意门生。喜欢标新立异的她在毕业论文选题上,别出心裁地立题为《美国梦的产生与幻灭》。恰巧北大西语系主任李赋宁到南开来讲学,无意中读到了裔锦声提交的论文,李教授对此赞不绝口。“中国学生能有如此敏锐的思想,写出这样好的文章的确少见。“

  他当即就向南开挖人,裔锦声毕业论文还没答辩,工作关系就到了北大。虽没在北大读书,却在北大教书了。

  一天早上,裔锦声像往常一样围着校园晨跑,至未名湖时,迎面见一鬓发花白的外国老人慢跑。出于礼貌,她微笑着用英语试着打招呼,并停下来与他攀谈了10多分钟。谈话中,外国老人诧异地说:“你是我在中国见到的英语讲得最棒的人,真应该到国外去深造……”十天后,老人竟找到裔锦声的住所,一声不吭地把华盛顿大学的资料、录取通知书、全额奖学金和美国移民局颁发的签证交到她手中。之后,她才得知那位恩师竟是爱才如命的华盛顿大学前研究生院的院长Guidoweiss。

  她不想因误工而丢失工作,她撒腿在高速公路上狂奔起来

  虽然Guidoweiss为裔锦声申请了全额奖学金,但这是华盛顿中文系的。而长于英文的裔锦声此时不得已改读了美国大学中文系。她的主攻方向还好是中国古典文学、比较学,仅半年时间她就顺利通过了博士生资格考试。

  女儿降世了,她和丈夫同在美国留学,靠奖学金生活。经济上拮据。为此,她除了读书又多了三份工作:餐馆、教书和家教。

  一次,打工去的半路上车子坏了,她不想因误工而丢失这份工作,于是,她不得已撒腿在高速公路上狂跑了起来。巡逻警察见状还以为出了什么紧急情况,驾车追上来,问及情况,警察驱车把她送到了目的地。

  她给不打算录用她的舒利文公司的总裁Donald打了电话

  1992年,裔锦声毕业走出校门的那天,也正是她失业的日子。她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既然到了美国,我就一定要进入社会主流(指金融业),我为什么不能赢得美国人?!”一日,裔锦声在翻阅《纽约时报》时眼前豁然一亮:舒利文公司刊登的招聘信息广告。要求是商学院毕业学位;至少三年的金融专业或有银行工作经验;能开辟香港、亚洲业务。裔锦声很快整理好个人资料给舒利文公司寄了过去,她坚持每天主动与公司联系,直到公司人事部门一听到是她的声音,便想着各种理由来婉拒。最后,裔锦声鼓起勇气给舒利文公司的总裁Donald通电话。

  裔锦声电话里坦言:“我没有商学院学位,也未涉足于金融业的工作经验基础;但我有文学博士学位,文学就是人学,我非常善解人意。我是一位女性,并且姓裔,这在美国是一个少数族,期间,受到了许多歧视和困难,它们都不曾使我退缩,而且变得更加坚强。贵公司基于我拥有的优点,相信会为我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这相对公司来说也是积累一笔无形的财富啊。如果公司感觉在我身上投资风险太大,可以暂时不付我佣金。”Donald总裁被让她来公司参加面试。

  经过七次严格筛选,她从数百人中脱颖而出,成了本次面试中惟一一位雇用者。Donald告诉她:“我们之所以选用你,因为你是一个不会向生活和命运妥协的人。知识不懂可以学,可人的性格是与生带来很难改变的。”

  美国25所明牌大学的华裔大学生都被她一网打尽了

  裔锦声感觉到要扎根生存下来的压力。工作中,她首先强制自己改变那种喜欢用长句、难词的语言风格;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因为每个公司的大人物在接听一个电话时,注意力只会集中在2至3分钟。裔锦声常把和客户交流的电话进行录音,尔后,在公司每天例行的小组会上放给大家听,那种又逗又尴尬的事比中国人初学外语还难。

  裔锦声开始的工作被安排在晚上8点到凌晨2点,工作任务就是每天打50个客户电话,从中了解各大金融机构的基本情况。Donald给予了她很大帮助,替她制定了一整套的计划,如每天读美国各种刊物一小时,熟悉银行业务工作两小时。

  如今仍使裔记忆犹新的是在亚太地区做的第一笔业务,她一个电话打到瑞士银行,一位叫格莉斯的女士用很傲慢的口吻接了电话,她自称是亚太地区推销债券的负责人。裔锦声说:“我是一位新手,想通过你们建立一个人才数据库……”不及话说完,格莉斯女士便一改傲气地回答:“要建立数据库,也得必须先有项目。我可以付20万美元,但要一个上海办事处的管理人才。”裔锦声很快与中国银行取得联系,把16位应聘人的资料传真了过去。自此她与格莉斯女士建立了友好合作与信任关系。

  尔后,裔锦声又赢得了摩根银行的信任,她根据摩根银行在香港、日本、新加坡的公司机构等情况,为他们在金融产品和人力资源上出谋划策。

  同事说:“美国25所名牌大学的华裔大学生都被你一网打尽了!”是的,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台湾教授张某就是裔推荐给瑞士银行的,以年薪20万美元“成交”,随后,银行看重她的才华横溢和办事能力,又把800万美元的投资项目交给了她。

  华尔街的业务是全球化的。华尔街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精兵强将。华尔街也让裔锦声看到了许多故事。于是她把故事写了出来。

  尽管裔锦声现在有了自己的重心集团,但她还是说“我仍会把华尔街的业务做下去,继续把华尔街的故事讲下去,仍会做华尔街的“打工皇后”。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zhi/1049254.html

相关阅读:“八一勋章”候选人王刚的励志故事
2011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史立荣
盖茨:我从巴菲特身上学到这三件事
刘德华:给世界一个微笑
西安东盛集团郭家学的励志奋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