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性情刚直,刑赏无私,取地犯颜直谏,弄周时曾勇斗内宠张易之,张昌宗,力挽狂澜,拯救身遭诬陷的长史魏元忠。中宗时冒死弹劾佞臣武三思。睿宗时直谏太平公主迁居东都,以免后宫干预朝政。因此,被贬检贝州刺史,洪水暴发,武三思逼租甚急,景抗捐赈灾,再次被贬。宦海学沉浮,屡遭磨难,终不改治国救民之志。
宋?品行高尚,爱民恤物。朝野赞誉景为“有脚阳春”(风王仁裕《天宝遗事》)。意言景如一缕春风,趟到哪里哪里似春风煦物,倍感温暖。景都化岭(今广州)南人安成乐业;限制皇亲婚丧奢办;不为自己争名谋利;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均体现了景爱民恤物的高尚品德。开元初铲除时弊,推行改革。废黜京城千名斜封官(用钱买的官),截汰居功傲的“铁骑军”,查禁回收流行市场的伪币,采取量才录官的用人制度。使大唐从混乱衰败中走向繁荣,出现了中兴的局面,史称“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其政绩卓著为“四大名相”之一。此外,宋?还工于翰墨,著作颇丰,其中《梅花赋》为发迹传世名作。
宋?于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归休洛阳,帮后追赠“太尉”,谥日“文贞”。 唐代著名政治家宋?,字广平,系我区南和人。生于公元六六三年,唐高宗调露年间进士及第,年仅十七岁。武后执政,宋?由风阁余人任御史中丞;睿宗称帝后,封为宰相,后因事被贬;玄宗执政后,在著名政治家姚崇推荐下,由广州督都调京再度封相。开元十年,退居东都洛阳。公元七三七寿终,享年七十五岁。玄宗追封他为太尉,谥文贞公。
宋?在中唐年间,曾两次任相,特别在开元年间任相时,与姚崇同心协力,先后对唐中叶的文武吏治进行了大量的整顿、改革,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治国的措施。革奸佞,任贤臣,整纲纪,为"开元之治"创造了有利条件。
宋?为相,敢于犯颜直谏。他先后向当是时的最高统治者唐睿宗、唐玄宗提出了许多利国利民的措施和建议。在睿宗时,他针对后庭擅权、任用亲信、大搞裙带关系的恶习,提出了任人"虽资高考深,非才者不取"的主张,并不顾太平公主等人的反对、阻饶,果断地罢去无德无才的官员数千人,因此得罪了太平公主罢相被贬。唐玄宗登位后,看清和了姚、宋是真正的新人吏治之才,便再次封他为相。此后,?仍提出"量才任人"的原则。他针对过去奸佞这徒面奏皇帝必屏退左右的坏现象,提出百官奏事,必有谏官、史官在侧的主张。玄宗对宋?异常重用,并以师礼待之;进则迎,出则送。对宋?提出的许多建设性意见,通常都能采纳,照章办理。因而在朝政方面逐渐改变了过去唯亲信为官、唯戚为吏的恶习,一些内侍、酷吏、贪官之徒,也不易单独御前奏事,密谄好人,使朝廷内出现了比较清明的政治局面。
宋?前后为相四年,他不畏权贵,力革前弊,奉公守法,不徇私情。相传,他叔父宋元超当了“选人”(侯选官)后,要求吏部予以优先照顾,宋?得知后,不但不予优先录用,并手示吏部"不能私害公。"又据史书记载,唐代规定,每年地方各道派人定期向皇帝、宰相汇报工作。使者进京,往往多带珍贵宝货,四出送礼,拜结权贵,许多官吏收礼受贿,使者也多有因此得以晋升。宋?对此则异常不满,并面奏玄宗同意,勒令所有礼品一概退回,以绝侥求之路,削杀收礼受贿之风。
“姚崇、宋?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玄宗在姚、宋辅佐下,吏治不紊,纲纪有条,不到六、七年使唐王朝再次出现"天下大理"的中兴局面。但好景不长,唐玄宗后期,由于政治上安于现状,在吏治方面也慢慢受到后庭和宗族、姻戚的影响,加之李林甫、杨国忠等奸相为辅,由姚、宋苦心建立起来的政治纲纪,很快被他们破坏殆尽。相传,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狼狈逃到咸阳,一位长者向玄宗说:"臣犹记宋?为相,数进直言,天下赖以平安。自倾以来,在廷之臣以言为讳,维阿谀取容,是以阙门之外,陛下皆不得知,草野之臣,必知有今日久矣"。这是对玄宗的批评,也是对宋?的赞扬和怀念。
宋?同姚崇一样,是我国唐代历史上著名政治重臣。唐朝三百年间,素有“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之说。史书上一向姚宋并提,并有“崇善应变以成务,?善守文以持正”的赞词。宋?为相期间,广州吏民怀其惠政,请为宋?立颂碑,?坚决拒绝,并对玄宗说:臣之治不足纪。广州吏民由于臣当国为宰相,“故为溢辞,徒成谄谀者”,纠正阿谀之风,“请自臣始”,建议玄宗下禁止。?死后二十三年,即大历七年,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特为其书撰碑文,颂其功德。碑成,随墓立于我区沙河县。该碑现在仍存,它不仅是研究宋?的珍贵历史文物,同时也是研究颜鲁公书的稀有资料。
时武三思用事,宋?不受三思请托,又保护告发三思罪行的人,因此被排挤,出为贝州刺史。睿宗景云元年(710)宋?自洛州长史入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掌铨选。宋?取舍平允,为时所称。当时,太平公主擅权,将谋害太子,宋?与姚崇奏请令公主出居东都洛阳,又被贬为楚州刺史。开元初,为广州都督,教百姓烧瓦代竹茅盖房,以避火灾。开元四年(716)召入为刑部尚书,不久代姚崇为相。宋?居相位,以择人为务,随才授任,使百官各称其职。他刑赏无私,敢犯颜直谏,为玄宗所敬惮,虽不合意,也勉强采纳。宋?与姚崇并称贤相,号“姚、宋”。史称“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归于治”。八年,以压制犯法官僚的申诉,又严禁恶钱流通,颇招人怨,遂被授开府仪同三司,罢相。十年,京兆人权梁山聚众暴动,被镇压后,其众多遭逮捕,玄宗以宋?兼京兆留守复审,他只治罪为首数人,余皆释放。十七年,拜尚书右丞相。二十一年,以年老致仕,退居洛阳。二十五年(737)卒。 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即宋?去世33年之后,颜真卿应宋?后裔之托,撰文并书写了碑文。又历时两年多,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墓碑镌刻完成,立于宋?墓地。该碑高4.08米,宽1.6米,厚0.47米,碑的正面、阴面和左侧刻有颜真卿书写的盈寸楷体,洋洋三千余言,叙述了宋?这位中唐政治家的政治经历和他一生的伟绩。碑的左侧镌刻的是此碑建立6年后(大历十三年,即公元778年),又由颜真卿补记的宋?的生平事迹。碑的右侧镌刻的是明朝人方思道记述宋?碑倒伏后重新树立起来的经过。宋?碑文,字体端庄,气势开张,用蚕头磔尾的隶法于捺笔首尾,结体字大充格,磅礴大气。颜真卿书写宋?碑文时,时年65岁,书法艺术炉火纯青,成为他的成熟的传世名作之一。
宋?墓碑,因其碑下长眠之人,是后人景仰的唐朝一代名相,墓上所立之碑的碑文,是我国杰出的大书法家颜真卿撰文并书写,因而使得宋?墓碑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之外,还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宋?墓碑,汇道德文章、翰墨艺术于一体,这是宋?墓碑得以传世并名闻中外的重要原因。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当他看到颜真卿撰写的已有些残缺的宋?墓碑时这样称赞道:“如忠臣烈士,首先君子庄严尊重,使人畏而爱之,虽其残不忍弃也。”南宋金石学家赵明诚所著的《金石录》,推崇宋?碑为上上品。明代学者都穆称宋?碑“人文字,真足三绝”。清朝王昶编撰的以著录历代石刻为主的《金石萃编》等书,也将宋?碑收入并列为上品。现被列入中国一百通名碑。
宋?[诗词]
一片刚方铁石心,梅花冷淡独知音。
君王外貌虽加敬,卖直谁知内忌深。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922768.html
相关阅读:唐朝初年大龄剩女问题严重 连唐太宗都干预了!
古人也有“签名档”:唐朝号为“花押”
杨万春:唯一打败李世民的人为何消失在历史中
裴行俭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唐朝名将裴行俭
榜下捉婿 宋代科举造大批剩男剩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