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楚国通史2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春秋战国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第六章晋、楚并霸与弭兵

  一、晋、楚的继续争夺    历史

  楚庄王卒,其子楚共王(熊审,前591??60年)自称“少主社稷,生十年而丧先君,未及习师保之教训而应受多福,是以不德”(《左传?襄公十三年》),缺乏治国经验,亦无争战阅历,全靠令尹子重等一班旧臣支撑,楚国霸业开始衰退。晋国虽一度复强,但内忧重重,已非昔日可比。秦虽已渐崛起,齐亦不失为东方一大国,但秦、齐仍随楚、晋角逐,自己无力支配中原局势。故楚庄王卒后,中国出现晋、楚并霸局面。同时,由于中原长期争战不已,各中小国家普遍厌战,楚、晋实力亦已下降,故在争夺的同时,又出现弭兵运动。这就是在楚庄王之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原的基本形势。

历史

  蜀之盟,楚国霸业达到鼎盛;但盟后不久,晋与楚又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蜀之盟后第二年(公元前588年)春,晋国为了教训郑国附楚,会合宋、鲁、卫、曹等国军队伐郑。郑公子偃领军抵御,击败了晋等国联军。郑自恃兵强,又以许恃楚而不事郑,在击败晋后不久,又举兵伐许,抢占了许国的田地。再过一年,即公元前587年(楚共王四年),郑又派兵去许国疆理田地,为许所败。郑接着讨伐许,取[钅且]任、冷敦之田(今河南许昌境)。晋国见有机可乘,以救许为名,兴兵攻郑,楚国毫不示弱,亦立即派子反(公子侧)率军救郑。于是郑、许两国国君在子反前争是非曲直,子反不能决,说:“君若辱在寡君,寡君与其二三臣共听两君之所欲,成其可知也。不然,侧不足以知二国之成。”(《左传?成公四年》。)公元前586年(楚共王五年),许灵公果去楚国告郑,郑悼公亦至楚争讼。郑理曲不胜,楚囚禁郑臣皇戌与子国(公子发)。郑悼公不服,回国后就遣公子偃赴晋请盟,背楚亲晋。同年秋,晋派赵同与郑悼公盟于垂棘(晋地,今山西潞城北)。冬,晋以郑服,又会齐、鲁、宋、卫、曹、邾、杞之君与郑悼公盟于虫牢(郑地,今河南封丘北)(《左传?成公五年》。)。稍后,晋又欲会诸侯,宋共公托故推辞。郑背楚附晋及诸侯与郑盟,是楚国争霸之失策,使自己处于被动。

  公元前585年(楚共王六年),楚国不甘心轻易失去郑国,令尹子重举兵伐郑。晋中军帅栾书(栾武子)即率六军救郑,与楚军遇于绕角(今河南鲁山东),楚见敌众,主动撤退(《左传?成公六年》载,晋、楚两国军队在绕角相遇,“楚师还”,可谓主动撤退。《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则记晋用析公之谋,夜临楚军而楚军“宵溃”。)晋军遂攻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两县之军救蔡,御诸桑隧(今河南确山东)。晋军是战是退,将帅意见不一。赵同、赵括欲战,荀首、士燮、韩厥谏不可。他们说:“吾来救郑,楚师去我,吾遂至于此,是迁戮也。戮而不己,又怒楚师,战必不克。虽克,不令。成师以出,而败楚之二县,何荣之有焉?若不能败,为辱已甚,不如还也。”(《左传?成公六年》。)栾书持慎重态度,就撤军了。可见楚国霸威犹存,晋仍不愿贸然与之正面较量。次年,楚子重又伐郑,驻军于 (今河南襄城)。晋亦又会齐、宋、卫、鲁、曹、莒、邾、杞之君救之。郑共仲、侯羽趁势众围攻楚军,俘获了楚郧公钟仪,把他献给了晋国。晋与各国盟于马陵(今河北大名东南)而还。再过一年,即公元前583年,晋栾书又领军伐蔡,接着犯楚,俘获楚大夫申骊;攻沈,俘沈国国君揖初。这样,原从楚之中原诸国,又尽入晋国怀抱,楚国霸势随着衰退。

  在此同时,晋重新经营东方,拉拢齐国。公元前583年(楚共王八年),晋景公遣韩穿赴鲁,命归汶阳之田给齐。对这种反常行为,季文子当即就向韩穿指出,汶阳之田,原为鲁地,晋初使齐归鲁,现又命归齐,“七年之中,一与一夺,二三孰甚焉?士之二三,犹丧妃耦,而况霸主?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左传?成公八年》。)晋景公这种出尔反尔、牺牲鲁国利益去取悦于齐国的行为,果然引起中原各国的不满,“为归汶阳之田故,诸侯贰于晋”(《左传?成公九年》。)晋景公惧,第二年春,又会齐、宋、鲁、卫、郑、曹、莒之君于薄(卫地,今河南长垣东),以重温马陵之好。季文子认为此举无益,对范文子说:“德则不竞,寻盟何为?”(同上。)楚国抓住“诸侯贰于晋”这一时机,采取拉拢与打击相结合的方针,立刻与晋争夺与国。公元前582年(楚共王九年),楚以重赂求郑,郑成公与楚公子成会于邓(楚地)(此从《左传?成公九年》。《史记?郑世家》载:“成公三年,楚共王曰‘郑成公孤有德焉’,使人来与盟。成公私于盟。”)。同年秋,郑成公害怕晋攻伐,又亲往朝晋。晋以其贰于楚,执之;又命栾书领兵伐郑。楚令尹子重也立即举兵伐陈以救郑。冬,子重又自陈伐莒,莒无备,渠丘(今山东莒县东南)、莒(莒都,今莒县)、郓(今山东沂水东北)皆溃。楚军进展顺利。次年,即公元前581年,郑人立新君(郑成公子),向晋表示不会因郑成公被拘留而屈服。晋栾书说:“郑人立君,我执一人焉,何益?不如伐郑而归其君,以求成焉。”(《左传?成公十年》。)遂会齐、宋、卫、曹伐郑,郑赂晋请和,晋释郑成公回国。

  晋对郑成公的亲楚行为无可奈何。

  由此可见,楚共王“少主社稷”,依靠子重等一班旧臣辅佐,虽霸势转衰,但仍遵循先君北上争霸路线,继续与晋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保住了大国霸国的地位。 二、第一次弭兵之会(宋西门之盟)   

   历史

  从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卒,至公元前580年(楚共王十一年)的十一年间,晋、楚一方面进行激烈的争夺,另一方面由于双方实力下降,已开始进行和平试探。

  从晋国来说,与楚争夺,虽有时稍占优势,但自从公元前583年(晋景公十七年),晋命鲁归汶阳之田与齐,已引起中小国家的不满。它虽然讨好了齐国,却侮辱了鲁国,也使其他国家“贰于晋”。次年,郑成公主动来朝时,晋又横蛮地拘留他,得罪了郑国。公元前581年,鲁成公朝晋,晋疑其亲楚,不让他回国。次年,鲁成公被迫接受盟约后,才准其回国。这件事更加不得人心。

  正当晋滥施霸威、诸侯多对之有二心时,秦与白狄也乘机伐晋。公元前580年,晋景公卒,子晋厉公立,为稳定局势,争取与秦和好,于是晋、秦约定会于令狐(晋邑,今山西临猗西)。据《左传?成公十一年》载,晋厉公先至,秦桓公不肯涉河,止于王城(秦邑,今陕西大荔东)。两国夹河而盟。秦大夫盟晋君于河东,晋大夫盟秦君于河西。秦桓公回来后就背盟,与白狄谋划伐晋。所以,晋已力不从心,郑、鲁受辱,其他各国貌合神离,存有二心,秦始终抱敌对态度,白狄又时来犯,与楚争霸已感不支,开始转向与楚弭兵。

  从楚国来说,楚庄王卒,楚共王年幼执政,霸势转衰,原中原与国,纷纷倒向晋一边。子重等一班旧臣虽竭力维持,但与晋争夺往往处于被动。而子重等又居功自傲,在强敌面前,不顾国家利益,伸手要赏田,目的未遂,又贪婪侵占,终演成内乱。据《左传?成公七年》载,楚围宋之役后,令尹子重请取申、吕以为赏田,申公巫臣(屈巫,申县之尹)认为“此申、吕所以邑也,是以为赋,以御北方。若取之,是无申、吕也,晋、郑必至于汉”。楚庄王接受了这一意见,没有把申、吕赏给子重。子重对申公巫臣怀恨在心。子反要娶夏姬,申公巫臣自己想娶她,出面阻止,这样又得罪了子反。申公巫臣于公元前589年利用出使齐国之机,携带夏姬去齐,适逢齐在鞍之战中被晋打败,申公巫臣就奔至晋,晋任以为邢大夫。楚共王即位后,子重(令尹)、子反(司马)利用特权灭申公巫臣之族而分其家财。申公巫臣怨恨,请出使到吴国,晋景公欣然同意。申公巫臣到吴国后,吴国国君寿梦非常高兴。申公巫臣教吴人乘车和战阵之法,使其叛楚。吴国从此开始伐楚、伐巢(今安徵瓦埠湖东南)、伐徐(今江苏泗洪南)、入州来(今安徽风台)。“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通吴于上国(通中原诸国)”。吴国日益强大起来,对楚国构成严重威胁。

  晋、楚争霸,直接受到祸害的是处于中间地带的宋、郑等中小国家。这些国家的统治者与广大臣民一样,也渴望和平,停止战争。第一次弭兵之会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公元前582年(楚共王九年,晋景公十八年)秋,晋、楚在激烈争夺的同时,已试探媾和。据《左传?成公九年》载,晋景公视察军府,面见楚俘钟仪(公元前584年被郑俘,郑献给晋),与他作了一番友好的交谈。范文子建议释放归楚,“使合晋、楚之成”。晋景公同意,“重为之礼,使归求成”。这年冬,楚共王也及时遣公子辰赴晋,“报钟仪之使,请修好、结成”。次年(公元前581年)春,晋景公又派大夫籴[艹/伐]聘楚,以“报大宰子商(公子辰)之使也”(《左传?成公十年》。)夏,晋伐郑而释郑成公回国,这也是在晋、楚媾和气氛中出现的举措。

  公元前580年(楚共王十一年,晋厉公元年),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使者互访,谋求媾和,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本人与晋正卿栾书、楚令尹子重皆有私交,就先后奔赴楚、晋,“合晋、楚之成”(《左传?成公十一年》。)其时,晋还谋求与秦结好,夹河而盟。经过华元的努力,公元前579年(楚共王十二年,晋厉公二年)五月,晋大夫士燮与楚公子罢、许偃达成协议,盟于宋西门之外,史称“宋西门之盟”(“华元弭兵”)。盟约说:“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甾(灾)危,救备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坠)其师,无克[月乍]国。”(《左传?成公十二年》。)盟成,卫、鲁、郑等国国君赴晋受命(《春秋?成公十二年》:“夏,公会晋侯、卫侯于琐泽。”琐泽,晋地。)同年秋,晋遣[谷阝]至聘楚,“且[氵位]盟”;冬,楚亦遣公子罢聘晋,“且[氵位]盟”,相互承认盟约。十二月,晋厉公和楚公子罢盟于赤棘(晋地)。宋西门之盟一时得到了贯彻执行。 三、鄢陵之战   

  

  宋西门之盟,只是晋、楚双方暂时缓解激烈争夺之举,并未带来真正的停兵与和平。晋国由于它后方面临狄人与秦的袭击,急需与楚作一妥协,然后转向打击狄、秦。秦自[肴殳]之役后,一直与晋不和。尽管晋主动求和修好,但往往一厢情愿,为秦所不顾。所以秦、晋矛盾始终很尖锐。就在晋、楚宋西门会盟之际,秦就鼓动白狄攻晋。盟后,晋腾出手来攻狄,败之于交刚(今山]西[阝显]县境)。晋为集中力量打击秦国,于盟后次年,即公元前578年(晋厉公三年,秦桓公二十七年)春,晋征师于诸侯,并会齐、宋、卫、鲁、郑、曹、邾、滕之君于京师(《春秋?成公十三年)。夏,晋遣吕相(魏相)赴秦,历数秦恶以绝秦,把责任推在秦国身上,以鼓动诸侯支持晋国,参与伐泰

。吕相的绝秦书,开后来檄文之先河(《左传?成公十三年》。)接着,晋厉公率晋国四军(中、上、下、新)与上述各国军队联合伐秦,败秦军于麻隧(秦地,今陕西泾阳北),然后渡泾河,进抵侯丽(今陕西礼泉东)而还。时秦都雍(今陕西凤翔南),各国联军已深入到秦国腹地。曹宣公、成肃公(周大夫)皆卒于军中,秦成差及不更女父被俘(同上。)。可见这次战争规模是很大的,秦所受到的损失也是很重的,以至一时不敢与晋抗衡。

  晋打击秦的目的得逞,势力更盛,中原诸国实为晋之属国。楚恪守盟约,未及时援秦,已使自己被动。公元前577年(楚共王十四年),郑恃晋势,公子喜(子罕)率军攻打楚之亲国许,为许所败。郑成公不甘失败,马上亲领军攻许,攻入外城,许被迫以叔申之封田向郑请和。

  郑如此欺凌许国,当然为楚难以容忍。所以楚国已考虑北上,打击郑国,与晋对抗。

  据《左传?成公十五年)载,公元前576年(楚共王十五年),楚将出军北伐,子囊(公子贞)说:“新与晋盟而背之,无乃不可乎?”子反说:“敌利则进,何盟之有?”楚共王支持子反的意见,遂率军伐郑,至暴隧(今河南原阳西)。接着又伐卫,至首止(今河南睢县东)。郑子罕反袭楚,取新石(楚邑,今河南叶县境)。晋中军帅栾书对楚意欲报复,韩献子反对。这年冬,晋士燮、齐高元咎、宋华元、卫孙林文、郑公子[鱼酋]、邾人会吴于钟离(今安徽凤阳东稍北)。吴始参加中原诸国盟会。显然,晋与各国与吴相会,目的就是把予头指向楚国,特别是鼓动吴抗楚。许在此形势下,害怕郑国再次讨伐,就请求迁到楚国。楚共王同意,遂遣公子申“迁许于叶”(今河南叶县南)。许从此成为楚国附庸,其旧地为郑所有。

  楚与晋抗争,焦点仍在争郑、宋。故楚对郑除攻伐外,又采取求和的方针。伐郑的第二年,即公元前575年春,楚共王在武城(今河南南阳北)遣公子成赴郑,以汝阴之田(今河南郏县、叶县间)求和。郑获利,即叛晋,郑子驷与楚共王在武城结盟。楚对郑一打一拉,取得成功。同年夏,郑子罕领兵攻宋,先宋军败郑于[氵勺]陂(今河南商丘、宁陵间);继而宋军骄而不警,又为郑败于[氵勺]陵(今宁陵南)。郑背晋,又败宋,显然是楚北进的重大胜利,晋也当然不会置之不理。所以当郑伐宋不久,晋国君臣就准备兴师伐郑。《左传?成公十六年》载:“晋侯将伐郑。范文子(士燮)曰:‘吾逞吾愿,诸侯皆叛,晋可以逞。若唯郑叛,晋国之忧,可立俟也。’栾武子(栾书)曰:‘不可以当吾世而失诸侯,必伐郑。’乃兴师。”晋一方面出动四军(上、中、下、新),一方面派人前往卫、齐、鲁乞师,参加作战。

  郑国君臣闻讯,即向楚告急。楚共王决定出兵救郑。以司马子反、令尹子重、右尹子革统领三军,并会同蛮军,疾速进军,以救郑。

  五月,晋军渡河,闻楚军将至,范文子欲返,栾武子主战。六月,晋、楚两国军队遇于鄢陵。晋臣大都主战,唯范文子仍不欲战,主要是晋国内部矛盾已日益尖锐,故宁可“释楚”而缓解“内忧”(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晋国大臣大多数主战,唯士燮始终主退。

  士燮见厉公骄侈,群臣不和,如战而胜楚,内忧益滋,故欲释楚以缓和国内矛盾,非惧战败也。”)。但两军已相遇,一解即发,范文子已无法控制局势。

  甲午日晨,楚军逼近晋军营垒布阵,晋军吏惊恐。栾书说:“楚师轻佻,固垒而待之,三日必退。退而击之,必获胜焉。”[谷阝]至说:“楚有六间,不可失也。其二卿(指子反、子重)相恶,王卒以旧,郑陈而不整,蛮军而不陈,陈不违晦,各顾其后,莫有斗心;旧不必良,以犯天忌,我必克之。”(《左传?成公十六年》。)晋厉公采纳[谷阝]至意见,统军迎战。两军对阵,楚共王登上巢车(楼车),

  甲午日晨,楚军逼近晋军营垒布阵,晋军吏惊恐。栾书说:“楚师轻佻,固垒而待之,三日必退。退而击之,必获胜焉。”[谷阝]至说:“楚有六间,不可失也。其二卿(指子反、子重)相恶,王卒以旧,郑陈而不整,蛮军而不陈,陈不违晦,各顾其后,莫有斗心;旧不必良,以犯天忌,我必克之。”(《左传?成公十六年》。)晋厉公采纳[谷阝]至意见,统军迎战。两军对阵,楚共王登上巢车(楼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817625.html

相关阅读:鲁国的传奇寡妇
臧文仲
战国四大名将简介: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
铁农具和牛耕导致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说质疑
春秋时期的名人之芊叔为什么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