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11师主力部队选择行经一条名叫贝利小道的一条山路,那么这是一条地图上根本就没有任何标识的小路,蜿蜒曲折,有的地方甚至根本就不能称之为路。直到今天,这场历时七天五夜直插印军后方的行军,依然被认为是中印战争史上的一个神来之笔。
资料图
凤凰卫视1月28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1962年的10月20日,中印边界的第一战,就是克节朗战役正式打响,战前中共中央军委对西藏前指下达了命令,战则必胜,大量的战备物资被紧急地运往前线,仅仅炮弹一项就被要求是保证每门炮40分钟最大射速的用弹量,因此这场战事一开始就极为激烈,中印双方在克节朗地区,可以说迅速形成了火力对峙,战况胶着,以救护人员身份参展的新兵史悠俊,亲眼目睹了这样一场惨烈的战事。
解说:克节朗战役,18岁的史悠俊随所在部队藏字419部队154团9连,从山顶顺势冲下,对印军发起了攻击,刚冲到山下,各种枪炮声早已响成一团,史悠俊被指导员紧紧按在地上。
史悠俊(中印自卫反击战参战老兵):(他说)先别动,因为打响了,还没有受伤没负伤,你说你干吗,不可能所以就按那了,按那以后,打响了,到那时候已经乒哩乓啷那就干开了。
解说:按照战前布置,此时的中方炮兵已经完成了一轮炮火射击,步兵正依次冲向战场。
史悠俊:战斗开始以前先炮轰,就不管你,我先把你压那儿,碉堡乱七八糟炸平了,这一般都是这样,先用炮轰,轰完了以后,然后一吹冲锋号,哗冲下去了,到兵下去了然后就开始解决具体的,那就是见一个打一个。
解说:一波波的中方士兵向印军阵地冲锋而去,但此时的战场中方并没有占据绝对的优势,第一轮的炮击过后,印军的地面防御受损严重,但是地堡依旧安然无恙,想要突破印军阵地,154团的战士们必须先突破地保封锁线。
苗中琴(原西藏军区边防科科长):部队呀要打敌人一个据点,他大概有八九个据点,打敌人一个据点,敌人的一个据点就将近一百个地堡左右,所谓地堡就是用石头、沙袋弄起来的工事,打这个仗是很艰苦的,是从底下打着碉堡往前进的,你不打掉敌人一二十个地堡,把敌人的地雷清掉,你这个后继部队上不去的,这是很艰苦的,一个地堡一个地堡争的。
解说:依靠地理优势,印军一时阻挡了中方发起的进攻,此时的藏字419部队步兵手中仍然持有着老式的53式步骑枪,这种步枪打五发子弹需要重新换弹夹,而印军步兵大都持有的是恩菲尔德步枪,双排五发子弹,中方武器并不占优势,战场一时间陷入胶着状态。如今孙维吼正在整理自己的战场回忆录,半个世纪前的中印战争他曾亲历,至今,初上战场所遭遇的惊险还历历在目。
孙维吼(中印自卫反击战参战老兵):邦迪拉再往下走,它是在山腰嘛,下面有一个坝子,在那个地方碰到印军了,打了一个遭遇战,开始也不知道那有印军,部队向前进攻前进的时候,突然相向了,那叫登噶威利遭遇战。
解说:登噶威利,这是藏南地区的一处山口名称,距离前方中印战争的作战终点鹰巢山口,还有不到20公里的路程,但就是在这里意外发生了遭遇战,是战场上极为凶险的突发状况,作战双方都没有充分准备,因此意外受伤牺牲就在所难免,遭遇战往往成为部队减员的重灾区。1962年11月19日,孙维吼所在的中方11师33团9连,是这天行军的先锋连,一大早,部队从邦迪拉山顶顺势而下,追击溃败的印军,孙维吼与战友一道兴奋地向前搜寻着残敌,战斗的顺利让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会有意外的发生。
孙维吼:我们部队从这个公路上一下去,马上先头部队就和敌人的哨兵就接火了,一接火就打起来了,那个部队,后边的部队相继就进入战斗,很快,几分钟的事,具体离敌人很近也看不见,人家也都趴下,印度兵也都藏起来,不可能在那站着等你打嘛,他也都躲在不同的地方开枪,向我们射击,我们也向对方射击。
解说:这是孙维吼军旅生涯中第一次与敌人刀兵相见。
孙维吼:吓了一跳,哎呦,玩真的了,开了几枪,也不知道打哪儿去了,说老实话,看人家都打咱也打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722020.html
相关阅读:陈云忆抗战:如苏联没做这事抗战胜利起码推迟好几年
二战中日本王牌战舰“大和”号为何刚面世就已过时?
二战德国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护士组
惨烈的塞班岛战役背后,还有日军更惨烈的兽行
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以百人伤亡毙伤敌军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