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文公时期(前636-628年)。前635年,文公得到周天子南阳的土地,念起赵衰当年的忠心,把原(在今河南省济源县)赏赐给他,做了原地的大夫。前629年,晋文公废除三行,设立新上军、新下军,使赵衰将新下军。虽然排名只是第七,但总是进入了军事上层。前628年,狐偃死,代替其佐上军,排名到了第四。此年年末,文公去世。第四阶段:襄公时期(前627-622年)前627年,元帅先轸战死,先且居为元帅,赵衰佐中军。前625年,随先且居参加抵御秦国的彭衙之战。前622年,去世。第二,德为福基:为子孙打下坚实基础检点赵衰的履历,赵衰除了对晋文公的忠诚无可质疑、以及在文化修养上可圈可点之外,并没有表现出令人钦佩的文韬戊略,文公的八年虽然短暂,但那是个纯粹的大时代,在这个大时代中他之所以没有充分的表演,一方面是因为其本身谦逊的性格所致,但更根本的原因在于,当时文公在治国方面有狐偃,能力卓著,又是文公的亲舅舅,不是他可以竞争的;在用兵方面有先轸,是杰出的将领,别人的军事才干根本不是他所能及的。但是我们看到赵衰先生的官职仍然在不断的升迁,并且给儿子打下了浑厚的发展基础,可见他必然也有一手绝的,而且是别人所不具备的。赵衰的特长在于“让”,官场争斗,其核心无非是权、利两个字,把这些不断让给别人,自然自己可以赚得人缘,考察文公时期关于赵衰的记载,可以发现我们的赵老先生几乎是只在、一直地在、并且似乎是乐此不疲地在“让”。在现实生活中,自己的能力是否不如别人暂且不论,即使不如,能让也往往是十分艰难的??不信你试试。而让给谁、让什么、怎么让,这是不折不扣一门艺术,属于赵衰先生的独门绝活。而如果我们从赵衰与文公及其他大臣关系的角度来学习赵衰“让”的艺术,一切可能会显得更加了然。(一)赵衰与文公首先谈个人感情。赵衰与文公是幼年的朋友,显然不是一般关系。在翟流亡时期,两个人做了连襟。而文公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肇衰,两个人既是连襟,又是翁婿(晋国人胡气重啊!),私人关系应该是没得说的。其次,关于赵衰的忠诚程度问题,文公似乎也从来没有怀疑过,这毕竟是经过艰辛考验的。(晋侯问原守于寺人勃?,对曰:“昔赵衰以壶�;食?径,馁而弗食。”故使处原。《左传》)第三为臣之道。尽管与国君私人关系如此亲密,但赵衰一点没有恃宠而骄的表现,反而是一贯地温、良、恭、俭、让。权、利面前是一味地推让,让到文都觉得亏待了他,坚决要他接受封赏为止。《国语-晋语》记载,在赵衰连续让上军将(前633年、前629年)、让上军佐(前628年)之后,文公感动了:“?衰三?。其所?,皆社稷之?也。??,是?德也。”为了赵衰,专门组织了清原阅兵,命其为新上军主将;前628年狐偃去世,先且居请示上军佐的人选,文公又坚决任命他为上军佐,还激动地说:“夫?衰三?不失?。?,推?也。?,?德也。德??至,又何患矣。?令衰也?子(指让赵衰辅佐先且居)。”并很可能还号召了“广大党员干部”向赵衰同志学习。面对晋文公这样强力派的国君、一位雄才大略的霸主,赵衰的态度可能是最受欢迎的??如果没有先轸那样不世才略的话。而狐偃强硬坚决、敢于做主的风格则很可能在国君成功后面临重大危险。另外需要特别值得强调的是,赵衰的行动一方面是在对同僚们谦让,同时也是在向文公推荐人才,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瞎推让,荐人不当,同样要受国君的职责,古时候尤其如此,因此赵衰“相人”的本事也是绝对不能被忽视的。(二)赵衰与先氏前633年,文公建立三军,文公想任命赵衰,他推荐了先轸:“先轸有帧??几ト粢病保?文辏?乳糇魑??В?诔清Я⑾虏皇勒焦Γ?渤浞种っ髁苏运サ幕垩邸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640618.html
相关阅读:臧文仲
铁农具和牛耕导致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说质疑
鲁国的传奇寡妇
春秋时期的名人之芊叔为什么罢官?
战国四大名将简介: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