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宋代题记,唐广德二年(764)即在长江中建有石鱼,涪陵石鱼是古代长江中游枯水位的石刻标志。位于重庆涪陵北长江江心的白鹤梁上。白鹤梁由西向东长1600米以上,与长江流向平行,南北宽10~15米,常年淹没在水下,只有某些年份冬春水位最低时,才露出江心。在梁的倾斜面上是鱼形图案与文字题记纵横交错的石刻群。已发现的鱼图中有3条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的清代双鱼,以及根据宋代题记上溯唐广德二年(764)以前所刻鱼图,具有相当于现代水尺的作用,是历代记录不同年代不同枯水位的固定标志。在已发现的宋元明清约160余条题记中,除记年月外,往往记有“双鱼已见,水到此鱼下五尺;水去鱼下七尺”等字样,留下以批长达千年以上可供分析研究的枯水位宝贵记录。
涪陵石鱼
在重庆涪陵长江河道中,有一块长1600多米、宽10~15米的礁石,上面刻画有表明长江枯水位的鱼形图案并有文字记载。最早的题刻为唐广德二年(764),最晚为民国时期。共有题刻163幅,为研究1200多年间的长江枯水位提供了宝贵史料。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638615.html
相关阅读:杨万春:唯一打败李世民的人为何消失在历史中
榜下捉婿 宋代科举造大批剩男剩女
古人也有“签名档”:唐朝号为“花押”
裴行俭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唐朝名将裴行俭
唐朝初年大龄剩女问题严重 连唐太宗都干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