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军本欲划东北入日本版图,后因形势所迫转而扶植“伪满”
1931年4月,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对于中国东北,曾制定有“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是扶植亲日政权;第二步,是建立“脱离中国本土”的“独立国”,即扶植傀儡政权;第三步,吞并东北,使之变为日本领土。军部并预估该策略需要有至少一年的准备时间。不过,关东军的谋划要比军部更为积极和激进,遂有“九一八事变”的突然爆发。关东军方面的主导人物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等人更是主张将东北直接划入日本版图。
不过,因中国诉诸国联,日本政府一度制定了不扩大战端的指令,军部在事变初期对向东北派遣援军这一问题,采取了消极态度。关东军不得不调整策略,听取参谋本部的建川美次的主张,将目标变更为“消灭现有东北政权,树立以宣统帝为盟主,接受日本支持的政权,当为上策。”①
在其后的会议上,建川将建议具体化:第一,将军事行动控制在哈尔滨以南;第二,出兵吉林及洮南;第三,还是通过扶植溥仪,控制东北。在历史上,洮南以南的南满是日本势力范围,洮南以北的北满则属苏联势力。建川建议将军事行动控制在南满,就是为了避免刺激苏联,导致日、苏冲突。以支持东北民众“自治”、“独立”为名义,则能避免公然破坏《九国公约》,使日本回避破坏中国领土完整的恶名。②经过权衡,日本军部决定采用建川美次的建议。
随后日本即制定了一个《满蒙问题解决方案》,提出以溥仪为“元首”,建立“新政权”,“领土包括东北四省及蒙古”;这个“新政权”的“国防和外交由日本帝国掌握”,“交通、通讯的主要部分”也要由日本管理。这样一来,日本“避名取实”,再实际上控制了东北。③1932年3月,伪满洲国宣布“建国”。
日本战后反省,认为扶植伪满、退出国联,乃是不智之举
伪满洲国曾通告日、美、英、苏、法、德等17国,宣布成立过程、外交方针等。日本扶植伪满,破坏华盛顿体系,违背《九国公约》与门户开放政策,各国当然不予承认。国联特别大会42票赞成、1票反对通过了要求日军撤退到满铁附属地,并承认中国对满洲统治权的决议。这个决议要求将东北交由国际共管,而不是恢复原状,但依旧为日本所反对。
3月28日,日本宣布退出国联。日本在通告书中说,国联“断定九一八当时及其后日军行动,非出于自卫权之发动……又于一方蔑视‘满洲国’成立之真相,否认日本承认‘满洲国’之立场”,以至日本“帝国政府现信今日再无与国联合作之余地”。④
对于日本扶植“满洲国”,并因此退出国联的举动,日本外务省在1950年代有所反省。外务省认为,“不可以说当时日本除了武力进出政策以外,再也没有其他活路,其实并不存在做如此断定的根据……应该说日本在包括满洲在内的中国各地,一面和英美竞争,一面和平进行经济进出是有充分可能性的。”⑤
退一步,“从当时中国的特殊情况来看,即使难以制止某种程度的武力行动,但也不至于会乘势发展到使满洲国独立、进而退出国际联盟,结果一无所获。”“退出国际联盟成了日本和美英决裂的发端。如果当时有即便出现四十二票对一票的情况,也应设法留在国际联盟这样积极宽阔的视野就好了。应该说那种洁癖式的想法在现实政治中最不可取。”
日本战后的这种反省,实令人深思。
注释:
①③姜念东等:《伪满洲国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84、85页;②黄自进:《九一八事变时期的日中政治动员与军事作战》,《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6期;④《日本退出国联通告书》,国际关系学院编《现代国际关系史参考资料(1933-1939)》,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年,第165、166页;⑤⑥翟新:《战后日本的对外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62、263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613268.html
相关阅读:二战中日本王牌战舰“大和”号为何刚面世就已过时?
陈云忆抗战:如苏联没做这事抗战胜利起码推迟好几年
惨烈的塞班岛战役背后,还有日军更惨烈的兽行
二战德国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护士组
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以百人伤亡毙伤敌军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