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9月,李大钊、张国焘、罗章龙、刘仁静等人在北京成立了共产主义早期组织北京共产党小组。接着,又成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缪伯英是最早入团的成员之一。
缪伯英与丈夫何孟雄 资料图
本文摘自:《辽沈晚报》2009年07月03日第A07版。作者:宋涛,原题:中共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
在中华女英烈的行列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名字,她就是中共最早的女党员、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缪伯英。
缪伯英,1899年10月21日生,湖南长沙县清泰乡缪家洞枫树湾人。其家庭世代书香门第,父亲缪芸可曾一度在湖南省教育司供职,致力于“教育救国”,尤重妇女教育,参加创办过好几所中小学校和女子职业学校。在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下,缪伯英从小就喜欢读书,并于1917年7月以长沙地区考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系。不满20岁的缪伯英,奔赴北京读书,开始走上了新的历程。
中共最早的女共产党员
“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各种新思潮风雷激荡,形成了“中西学术争艳,古今百家齐鸣”的新气象。那时,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受其影响,不少人经历了从无政府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曲折过程,缪伯英也是这样。
她到北京不久,就结识了正在北京大学文科政治系学习的何孟雄。当时,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广泛流传,各种社团纷纷涌现。在何孟雄的介绍下,缪伯英对北大的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去那里看书读报、听演讲。不久,她暂时中断了在女师大的学习,到北大参加工读互助活动。
北京工读互助团于1919年12月4日成立,是王光祈等人发起的。这是一个自愿结合起来,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实行半工半读、集体生活的团体。它下设四个组,何孟雄在第一组,缪伯英在第三组。第三组都是女生,又称北京女子工读互助团,她们抱着“工是劳力,读是劳心,互助是进化”的信念,希望通过它来建设一个工读互助社会。缪伯英怀着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的社会的憧憬,与同组的十几名女生在北京东安门北河沿17号租赁了一间房子,开起洗衣店来。“工读主义”在实践中很快遭到了失败。第三组的女生更是难以维持,缪伯英与钱初雅、何琛媛、韩德洁(朝鲜人)则是坚持到最后的4名成员。此事轰动了北京新闻界,1920年9月5日出版的《妇女杂志》还刊登了她们的照片。消息传到长沙,风言风语吹到缪芸可耳中,说什么“不要钱的书不安心去读,搞什么半工半读,真是不长进”。但缪芸可深知女儿的为人,未加干涉,并且写下“我有心灵能识古,今逾耳顺亦知新”的诗句,表示了自己对女儿的支持。由于缪伯英在北京大学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致使她在女师大推迟了一年毕业。但她对此并不后悔,认为这是自己走向社会很必要的一课。
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倡导下,北大进步学生邓中夏、何孟雄、高君宇、罗章龙、李骏、朱务善等19人发起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不久,缪伯英经何孟雄介绍加入该会。他们潜心研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书籍,讨论俄国十月革命和共产主义理论。缪伯英对社会主义的苏俄十分向往,经常冒着危险,热情地为去苏俄的同志把秘密文件缝入棉衣。她还经常受李大钊的委托,把马列书籍送到女高师同学手中。在李大钊的引导下,缪伯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逐渐摆脱了无政府主义的影响,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据当时和她在一起学习、活动的人回忆,那时正和缪伯英恋爱的何孟雄的无政府主义思想,还是缪伯英受李大钊的委托,帮助他转变过来的。
1920年9月,李大钊、张国焘、罗章龙、刘仁静等人在北京成立了共产主义早期组织北京共产党小组。接着,又成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缪伯英是最早入团的成员之一,参加了10月间在北大学生会办公室举行的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大会。刚诞生的北京共产党小组,11月间经历了一次思想论战,坚持无政府主义观点的成员退出了小组。为了充实力量,北京共产党小组从青年团员中吸收了缪伯英、何孟雄、高君宇、邓中夏、李骏等5人入党。缪伯英就成为当时北京地区唯一的女共产党员,也是我国早期共产党组织中最早的一名女党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611781.html
相关阅读:二战中日本王牌战舰“大和”号为何刚面世就已过时?
陈云忆抗战:如苏联没做这事抗战胜利起码推迟好几年
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以百人伤亡毙伤敌军三百人
惨烈的塞班岛战役背后,还有日军更惨烈的兽行
二战德国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护士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