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揭秘:秦始皇后宫嫔妃为何在史书上集体失踪?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秦朝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世上有无始皇后?
  
  秦始皇的一生,迷雾重重。重重迷雾当中,隐藏得最深的疑案之一,就是他的后宫是谁?

  中国历代王朝的皇帝,后宫都有记载,特别是皇后,那是母仪天下的第一夫人,在制度上有专门的规定,是必须大书特书,树碑立传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皇后,也就是始皇后是谁,史书上却完全没有记载,两千年来没有人知道,这就不能不说是有点奇怪了。
  
  奇怪的事情还没有完。如果说秦始皇的皇后,也就是始皇后是谁,史书上忘了记载,或者出于某种原因,没有写也就罢了,更奇怪的是,除了始皇后而外,有关秦始皇所有后宫的消息,在史书中也几乎都没有记载,两千年来也没有人知道。这就不仅仅是奇怪的事情,而是一桩非正常的历史之谜了,对于历史侦探来说,也就成为一桩有待破解的历史疑案了。
  
  2007年3月,我得到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的墓葬被发掘的消息,于是专程再次前往西安,就与秦始皇有关的女性的遗迹作了考察。我去秦东陵,查访了秦始皇的祖父孝文王与养祖母华阳太后、父亲庄襄王与母亲帝太后的墓葬。秦王与王后,都是夫妇合葬一地,阴阳相配,合于人情,合于制度。亲祖母夏太后与高祖母宣太后的墓,也是规模宏大,不过,因为两位太后都是侧室而不是正妻,所以葬地选在别的地方。一切都井井有条,合于传统,合于礼制。唯有秦始皇陵,孤零零一座大墓,没有皇后之墓相伴。那种孤单独立的景象,实实在在地将谁是始皇后的历史疑案,卷入了考古实物当中。究竟有没有始皇后墓?如果有,始皇后墓在哪里?
  
  秦始皇的秘密越是深查,疑虑越深。面对疑虑,当事实不清、真相不明的时候,各种猜测遐想,就应运而生。
  
  有人猜想说,秦始皇大概是没有立皇后,之所以没有立,是因为后宫太多,看花了眼,定不下来。不过,动动脑筋就可以知道,后宫多少,秦与历代一样,自有制度,自有规定,与立不立皇后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立后是为了王位继承的秩序,也是为了后宫的秩序,与是否花了眼倒是关系不大,这个说法太不专业,拿不上桌面。
  
  也有人猜想说,秦始皇信方士追求长生不老,这种厚望的特殊要求延迟了他立后的进程云云。不过,查查史书就可以知道,秦始皇信方士追求长生不老,都是统一天下后濒近晚年的事情,以秦国的传统和制度而言,秦王正式立后当在亲政后不久,大概都在二十多岁的青壮年时代,怎么也等不到四五十岁。待到年老体衰才来考虑立后的事情,不仅祖宗们不允许,臣下们也怕早就吵翻了天。这种猜想也说不通。
  
  又有人猜想说,秦始皇的母亲私生活不检点,养面首,生有两个私生子。这件事对秦始皇影响甚大,他驱逐母亲出京,由怨恨母亲发展到仇恨女人,成为一种心理障碍,使他迟迟未能立后。不错,秦始皇的母亲确是养了面首??,养了私生子,秦始皇也确是怨恨过他的母亲,将她驱逐出京。不过,??的事情,直接关系到他的母亲与养祖母华阳太后间的###,当他事后听了策士的劝告后,出于稳定政权和安定继承关系的考虑,迅速迎回母亲,恢复了秦王与太后的正常母子关系。秦始皇是第一流的政治人物,他的为人行事,首先是从政治的角度考虑的。
  
  况且,在秦国历史上,太后养面首生孩子的事情多的是。他的高祖母宣太后与来秦的外国义渠王生有两个儿子。宣太后的儿子,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不但知道这件事情,还与母亲合谋,利用这桩私情,刺杀义渠王,将义渠王的国土并入秦国,解决了一桩多年威胁秦国西北边境的心腹大患。秦昭王早早在宣太后的主持下娶妻立后,后宫不少,子女也多,不但没有看到什么心理上的障碍,看到的反而是实利人情浓厚、道德约束淡薄的边风古情。可以说,在太后的私生活与秦王立不立后之间,实在是找不出可信的联系。这种猜想,好听是好听,也难以说通。
  
  所以我们说,上述的这些猜想,都只是勉强的臆测,因为找不到破解的门道,只有接受现状,再做一点粉饰性的涂抹而已,并不能连接到具体的史实,做有理有据的破解。那么,破解的门道在哪里呢?
  
  唯一的线索
  
  破案的关键,要有线索。历史疑案的破解,需要找到能够作为线索的史料。我将史书中所有有关秦始皇后宫的史料都筛选了一遍,结果只找到一条,现在提供给大家。这条史料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三十七年条:
  
  九月,葬始皇骊山。……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
  
  这条史料非常重要,必须做一个详细的解释。秦始皇三十七年,就是公元前210年,这一年七月,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天下的旅途中生了病。车驾抵达沙丘宫平台(今河北广宗西北大平台)时,秦始皇病情急遽恶化,突然不治身亡,享年五十岁。随后的事情,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沙丘之谋。沙丘之谋的主谋是赵高,他是秦始皇的幼子胡亥的老师,秦始皇的贴身车马班长——中车府令,他引诱胡亥,说动丞相李斯,三人结成政治同盟,伪造遗书,逼迫皇长子扶苏自杀,拥立胡亥即位,建立起二世政权。
  
  九月,二世新政府在咸阳举行盛大的葬礼,将秦始皇安葬于骊山,就是现在的秦始皇陵。在安葬秦始皇的时候,二世皇帝下了这道处置秦始皇后宫的命令。这道命令说:“先帝的后宫当中没有子女的人,不宜外放出宫。”根据这道命令,于是将她们全部殉葬从死,死者的数量相当多。
  
  那么,从这条史料当中,我们可以读取到有关秦始皇后宫的哪些信息呢?
  
  一、秦始皇后宫的数量不少,具体的数量不详。不过,秦的后宫,自有严格的制度。根据继承了秦国制度的汉朝初年的情况来看,秦始皇应有正夫人一人,称号为皇后。侧室多人,都称夫人。夫人们的称号分别有美人、良人、八子(比如秦始皇的高祖母宣太后,她是惠文王的侧室,称夫人,正式的称号是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数种,她们地位的高低,比照政府官员的秩禄,也都有规定。所以我们可以说,真正有名分,可以被称为秦始皇后宫的人,最多十来人左右。世上盛传秦始皇的后宫列女在万人以上,都是后世的传闻和文学的夸张,是不能作为信史来看的。
  
  二、这些数量有限的后宫们,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生有子女的,另一类是没有生子女的。
  
  三、凡是没有子女的后宫,都按照二世皇帝的命令殉葬,被埋在临潼的秦始皇陵里面了。
  
  四、凡是有子女的后宫,免于殉死,在秦始皇死后,与他们的子女一道,还继续活在人世上。
  
  据我所知,上面这条史料是史书中有关秦始皇后宫的唯一的一条史料,我们从中能够读取的信息大概也就是以上四点了。情况介绍到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我们知道秦始皇的后宫有些什么人,我们知道秦始皇的皇后是谁了吗?”
  
  “不知道。”
  
  可以想像得到,大家肯定会如此异口同声地回答。
  
  “为什么?”
  
  “从这条史料看不出来。”
  
  “那怎么办?”如果我继续追问。
  
  这一来,大家恐怕会为难,不便回答了。不过我想,个别人也许会说:
  
  “那就没有办法了。没有证据,总不能瞎猜乱说嘛。”
  
  说得对,的确是这样的。历史学有一个基本的共识,或者说是一种基本的训练,叫作根据证据说话。能够尊重证据,根据史实说话,才算是入了历史学之门。
  
  不过,入了门还得能出门。你入门经过学习以后还得出门,出门自立门户,出门博采百家,出门活学活用,也可以出门做历史侦探。我们今天的课题是破解疑案。现实中破解疑案的专家,当然是刑警侦探了,最有名的文学代言人,当然是福尔摩斯、波罗,还有黑猫警长了。作为破解历史疑案的历史侦探,我们也不妨出门向破案的侦探们取经,学习他们破案的方法。那么,我们究竟应当向刑警侦探们学习些什么,我们将如何活用他们的方法来破解我们的疑案呢?
  
  不幸的儿女们
  
  在侦探破案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刑警们追捕犯人,犯人逃脱,不知去向。这时候,刑警们并没有绝望,他们回到警察局开会,调查和搜寻所有与犯人有关的人,制作出一张关系网表,依据这张表,经过仔细地分析,从中筛选出犯人可能前往投靠的关系人。然后,刑警们转而跟踪这个关系人。结果,犯人的身影出现在这个人身边,刑警们果断出击,一举抓获了犯人。在侦探学上,这个方法叫作吊线跟踪。
  
  今天,我们把这种方法借用到历史学当中,尝试能不能用这种吊线跟踪的方法破解秦始皇后宫的疑案。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有关秦始皇后宫的史料只有一条,而解读这条唯一史料的结果似乎是走入了绝路,追踪的对象——秦始皇的后宫们的身影消失了。不过,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路,学习刑警们的做法,将后宫们的关系网作一番整理的话,我们将不难发现,与后宫们关系最为密切的人,除了秦始皇而外,就是她们的子女了。通过调查子女们的行踪,寻找母亲的下落,可以说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出于这种思路,我们暂时停止对秦始皇后宫去向的追踪,转过头来考察秦始皇的子女们。
  
  这样一来,前景就豁然开阔了。秦始皇有近二十位子女,长子扶苏,幼子胡亥,中间知道姓名的还有公子将闾和公子高,我们可以对他们逐一吊线跟踪。为了便于追查,我们先列出一张线索人的名单来。
  
  第一线索人:公子将闾兄弟
  
  第二线索人:公子高
  
  第三线索人:诸公子公主
  
  第四线索人:幼子胡亥
  
  第五线索人:长子扶苏
  
  按照这个名单,首先追查第一线索人公子将闾兄弟,看看能否找到有关他们母亲的线索。公子将闾一共兄弟三人,他们出现在史书上,是在二世即位以后。当时,他们共同面临着被诛杀的危险。
  
  我们已经讲过,秦始皇死后,即位的二世皇帝胡亥是幼子,他本来不应当继承皇位,受老师赵高的引诱,得到丞相李斯的协助,伪造遗诏,逼死长兄扶苏,篡夺了皇位。即位后的胡亥,内心不安,对比他年长的兄弟姐妹们,都心怀猜疑,担心他们危及自己的地位。在赵高的怂恿下,二世决定将在世的公子公主们都处死,以消除他们对于皇位的潜在威胁。
  
  史书上说,在这场清洗运动中,公子将闾兄弟三人被软禁在宫内,最终被定以“不臣”之罪判处死刑。所谓“不臣”,就是失臣下之礼义,引申出去就是对主上的不敬,再引申就是妄图谋反了。这种做法,我们今天叫作无限上纲上线。
  
  公子将闾最是谨慎重礼的人,他实在是冤屈不服,他对传达判决的使者申辩道:“朝廷的礼节,我从来不敢不服从;朝廷的序位,我从来不敢不遵守;接受皇上的命令应对回答的时候,我也从来不曾有过失辞欠礼,何以叫作不臣?我只求明了自己的罪名而死。”执行命令的使者无情,说自己是奉诏书行事,催促将闾立即服罪自裁。可怜公子将闾兄弟三人呼天不应,被迫含冤引剑自杀。
  
  在史书有关公子将闾兄弟的简短记载中,我们没有发现有关他们母亲的直接线索。根据公子将闾的为人,根据他重礼仪,守规矩,行为谨慎,言辞得体的形象,我们推断他的母亲也当是谨慎而对子女管教严格的人。此时的她,或许已经不在人世了?
  
  其次,我们来考察第二线索人公子高。
  
  在秦二世杀戮兄弟姐妹的恐怖之中,公子高曾经打算逃亡,但他担心因为自己的逃亡而株连家族,走投无路之下,他上书二世请求让自己为父亲殉葬。二世十分高兴,同意了公子高的请求,赐钱十万筑墓,让他陪葬于始皇帝陵园内,于是就没有株连公子高的家族。
  
  史书上记载公子高上二世皇帝书说:“先帝无恙的时候,臣下入内则被赐予饮食,出外则使乘坐车马;御府的衣物,中厩的宝马,臣下都有受领。先帝仙逝,臣下应当从死而未能速行,这是身为人子而不孝,身为人臣而不忠。不孝不忠,无以立名于世,臣下请求从死,愿意陪葬在骊山脚下。切切恳求,愿主上恩幸,哀怜准许。”被送上断头台的皇子王孙,那种无辜无奈、日暮途穷的哀鸣,至今读史尚回荡在耳边。
  
  在对公子高的考察中,我们也没有发现有关他母亲的直接线索。从公子高的上书来看,他深受父亲的喜爱,忠孝之心非常浓厚,以此推测,他的母亲应当也是重大义的人。公子高有想法有决断,曾经考虑逃亡,但是,为了保护家族,最后决定以身殉葬。想来,他的母亲,或许还在人世,儿子走后的家族,由她来孤苦支撑?
  
  跟踪追查第一和第二线索人到这里,对于他们母亲的情况,除了一点似是而非的推测外,我们难以得到更多的信息。看来,由公子将闾兄弟和公子高的线索去追踪秦始皇后宫的线路,走不通。走不通的原因,是实有其人其事而可以取证的文献史料不足。文献史料,是从古代辗转流传至今的文字信息,是我们破解古代疑案的重要证据。文献史料不足,我们就束手无策,打退堂鼓了吗?不,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证据来源,这就是考古发掘。考古发掘,是直接到古代遗留中寻找第一手信息,最为可靠。于是,我们将视线投向考古,看能不能找到新的线索。
  
  发掘公子公主墓
  
  自从兵马俑陪葬坑在1974年被发现以来,始皇帝陵园的发掘和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秦始皇一生的种种疑案,由此获得了文献上得不到的种种宝贵线索。在始皇陵园,考古学者曾经发掘过一座甲字形陪葬大墓,规模等同王侯级别,地点靠近始皇帝陵封土。考古学者以为墓主当是皇室宗亲,可能就是公子高的墓。前面我们已经谈过,他自愿殉葬,得赐钱十万,以公子之礼埋葬于始皇陵旁。
  
  在始皇帝陵封土东边大概一里远的地方,有一村落叫作上焦村,在村外的树丛间,有十七座甲字形陪葬墓,坐东向西,南北纵列,面向始皇帝陵展开。其中有八座墓葬已经发掘,在陪藏品中,考古学者发现了秦少府工官制作的御物。少府是专门管理王室宫廷的机构,相当于皇室内务部。一般来说,少府制作的物品,属于皇室用品。这些墓藏中出土的皇室用品,自然使人联想到这些墓主与皇室宫廷之间,可能会有某种关联。那么,这种关联会是什么呢?
  
  为了追查这种关联,我根据考古发掘的报告书,将已经发掘的八座墓葬的材料整理出来,提供给大家如下:
  
  上焦村陪葬墓简况
  
  第7号墓,墓主为男性,年龄在30岁左右,头、身、四肢分离。
  
  第10号墓,墓主为男性,年龄在30岁左右,头、身、手、足骨分离,倒置于椁室头厢内。
  
  第11号墓,墓主为女性,年龄在30岁左右,骨骼完整,仰身直肢,上下颌骨左右错动。
  
  第12号墓,墓主为男性,年龄在30岁左右,头骨置于椁室头厢盖上,肋骨及其他骨骼置于头厢内。
  
  第15号墓,墓主为男性,年龄在30岁左右,头、身、四肢分离,置于椁室头厢盖上,头骨在椁室外乱土中,头的右颞骨上插有铜镞一支。
  
  第16号墓,墓主为男性,年龄在30岁左右,上半身尸骨在椁室内,头骨在椁室头厢的盖上,下肢骨在填土中。
  
  第17号墓,墓主为女性,年龄在20岁左右,头、身、下肢分离,左脚与胫骨分离,两臂伸张作趴伏状。
  
  第18号墓,有铜剑一把,未见人骨。八座墓中,出土七具尸骨,五男二女中,六人身首四肢分离,显然是被酷刑肢解而死,一人尸骨完整但上下额骨错位,显然是被绳索缢死。这种非正常死亡的遗留现场,究竟向我们传达了古代历史的什么信息呢?
  
  著名考古学家袁仲一先生是八座墓葬的发掘者之一。他由这十七座墓葬,联想到秦二世诛杀诸位公子公主的事情,推断这十七座墓葬可能是被秦二世所诛杀的公子公主们的坟墓。
  
  秦国历史上,始皇帝的高祖母宣太后、养祖母华阳太后、母亲帝太后都曾经擅权一时。二世皇帝的母亲,在胡亥即位以前默默无名,这可以理解,然而,二世即位以后,也没有听说过有关她的任何活动,她的名字也完全不见于任何记载,这就不但奇怪,而且异常了。
  
  我常常说,古史的记载,只有万分之零点零零一,九千九百九十九点九九九都没有记载,都是空白。在如此巨大的空白中,我们往往需要作合理的推想,尽可能地树立一些识别性的标杆,既提示可能的方向和背景,也留待新的研究和发现来证实、填补、修正和证伪。对于胡亥的母亲,我们不妨由此作一点合理的推想。
  
  我们前面讲过,胡亥绝对信赖赵高,他收到以李斯为首的老臣请求清除赵高的上书后,曾经回信请求老臣们不要怀疑和加害老师赵高。胡亥在回信中把赵高视为始皇帝死后自己唯一的依靠,赋予了儿子对父亲的信赖。这封信见于《史记·李斯列传》,原话是这样的:“朕少失先人,无所识知,不习治民,而君又老,恐与天下绝矣。朕非属赵君,当谁任哉?”
  
  在这里,胡亥提到自己“少失先人”。胡亥所说的“少失先人”,首先应当理解为父亲始皇帝的过世;不过,胡亥“少失先人”,也可能包括他的母亲更早就已经过世。不然的话,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如果他的母亲还健在的话,应当成为太后,母系一族,也应当为他提供支持和援助,不至于除了老师赵高而外,几乎是举目无亲,流露出如此巨大的孤独感。也许,正是因为胡亥的母亲在始皇帝去世以前就已经早早过世,所以,始皇帝爱屋及乌,将对早逝娇妻的爱怜转移到胡亥身上。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上没有留下她参与政治的记录。
  
  爱屋及乌的秦始皇,特意为胡亥选定了老师赵高。秦始皇之所以选定赵高,当然是看重他出类拔萃的能力,赵高是第一流的书法家和法律专家,也是车技高强的武士和干练的能吏。另一方面,赵高是赵国人,出身于赵国的王族,他的赵国出身,可能也是秦始皇选他做胡亥老师的原因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
  
  战国时代,各国语言文化差异较大,同一国家出生的人之间,交流更为方便。比如始皇帝的母亲是赵国人,吕不韦为他找的面首??也是赵国人。秦始皇选用赵国出身的赵高作为胡亥的老师,或许是因为胡亥从小熟悉赵国的语言文化,选用赵国出身的赵高更为方便?
  
  胡亥生于秦王政十八年,当时,他的祖母帝太后赵姬还在(十九年去世),赵姬是赵国人,这可能是胡亥与赵国关系密切的因素之一。不过,在胡亥与赵姬之间还有一位人物,这就是胡亥的母亲。胡亥的母亲,或许出身于赵国?她的赵国出身,正可以将赵姬、胡亥、赵高等赵国元素连接起来,为扑朔迷离的历史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
  
  追踪疑案到了这里,我们对于秦始皇为什么格外宠爱胡亥,为什么考虑选取他为继承人的问题,可以说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于谁是胡亥母亲的问题,虽然也可以说是树立起了几个识别性的标杆,然而,详细的真相,仍然深藏在历史的汪洋大海中,无法找到可以引导我们继续深入下去的线索。对于破解谁是秦始皇的皇后、秦始皇的后宫究竟是些什么人的疑案,我们剩下的最后线索,就是长子扶苏了,我们将继续追查下去。
  
  《秦始皇的秘密》作者:李开元,出版社:中华书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603059.html

相关阅读:过秦论-贾谊
百里奚
千古不解之谜:秦始皇兵马俑为何都不戴头盔?
秦朝使用什么文字?
秦朝海外的探索:徐福东渡究竟去了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