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一八事变”中,一支日本部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日本侵占东北的军事行动中,它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就是说关东军。
关东军的名号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谓是耳熟能详,它也几乎成为了侵华日军的代称。说到关东军,就必须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05年,这一年,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尽管战争发生在中国的土地上,交战的双方却是刚刚崛起的日本与一贯穷兵黩武的沙皇俄国。这一战,史称“日俄战争”。
关于日俄战争的旧事,我们在以前的节目中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复。这里要说的是日俄之战刚刚结束之后,发生的事情。1905年,经过一年多的血战,日本打败了俄国,顺理成章的取得了沙俄在中国东北的利益。根据双方讲和的《朴次茅斯和约》,沙俄将关东州,也就是中国辽南旅大地区的租借权,以及南满铁路转让给了日本。
南满铁路接连着长春和大连,是帝俄修筑的中东铁路的一部分。根据《合约》,追加条款的第一条规定,日俄双方可以在东北境内设置守备兵,“保护满洲各自之铁道线路”。其中还详细规定了,守备兵的人数,每一公里不超过十五名之数。据此,日本以保护南满铁路为名,组建了总兵力将近一万五千人的铁道守备队。另有驻留南满一个师团,这支部队,便是日后“关东军”的前身。
至此,日本军队顺理成甚至是“合理合法”地进驻了中国领土。
“九一八事变”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相当熟悉的,当时为什么有相当数量的日军突然进攻东北军在奉天的北大营呢?不少人并不了解,其实日军并非从天而降,他们从1905年开始,一直就驻扎在东北。
1907年,铁道守备队转而变成了独立守备大队,共六个大队。1931年,“九一八”之际,进攻北大营的日军便属于独立守备大队的第二大队。1919年,日本在东北的驻军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新制定的《关东军司令部条例》,原关东军都督府陆军部改组为独立的“关东军司令部”。自此之后,关东军正式成为隶属于日本中央陆军部的独立军事单位。之前的六个大队的独立守备队,也归于关东军司令部的统领之下。
关东军独立之后,初期只拥有一个驻留师团和独立守备队六个大队。到“九一八事变”,关东军的总兵力也就这么多,大概一万人出头。也正是这支部队,成为日本吞并东北,侵略中国的急先锋。
日本关东军数十万人建要塞:分布达三千公里上个世纪30年代,当席卷中国东北大地的日本关东军沿着中苏边境排兵布阵的时候,不能不引起一直密切注视着事态发展的苏联人越来越强烈的担心,专注于西线来自欧洲威胁的斯大林,一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1932年8月,39岁的日本关东军参谋远藤三郎因一个特殊的命令,将同来自日本东京的铃木大佐一起奔赴那道浮动着不安的边境。而即将执行的那个密令,开启了日本帝国一个充满了吞天梦想的地穴大门。
解说:这是一条修建于一个多世纪前的铁路和隧道,在世界和中国的历史中,中东铁路这个名称并不让人陌生,对于上个世纪初的俄国人来说,这条铁路不仅寄托了他们向东方开拓的向往,也同时浸满了失败时的无限惆怅。
对于日本人来讲,当年那些阴谋者昙花一现的成功,和随后动荡了自己民族近半个世纪的噩梦,也或多或少地与这两条静静的铁轨有关。
而对于祖祖辈辈生长在这片黑土地上的中国人,过去的历史世纪中发生在这里的一切,就如同在铁轨上跑的火车,运来运去的都是刻在民族心口上的深深记忆。
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东北市镇绥芬河的空气中弥漫着鸦片的味道。
在公开发表的照片上,姑娘在艳丽的罂粟花丛中微笑着。
那时,位于中苏边境的绥芬河是罂粟的天地,仅熬制鸦片的土作坊就达四百余家,种植鸦片的高额利润不仅让当地守军头领张宗昌的军费得到充实,也使得街头的烟馆、饭店、旅馆、赌博、走私、商铺及妓院空前兴盛起来。
戏园子也是每天三“开箱”,就是一天唱三场,周信芳、马连良、高百岁等京剧名家都曾到绥芬河登台亮相。
1933年的冬天,这座往日因中东铁路而热闹繁忙的城镇,冷清了许多,大多数店铺都关门,所有的学校停课,人们每天在门窗的缝隙里不安的注视着外面发生的一切。
日军占领东北后,刺刀的反光直接闪烁在苏联人的眼前,原先隔着一片大海的威胁,现在只隔着一道窄窄的界江了。20世纪初,把俄国从经营多年的中国东北赶回老家的就是眼下正站在江对岸的死敌。
此时,远藤担任作战参谋的关东军,因占领了满洲正与苏联隔江对峙,这支军队即将开始实施一个酝酿已久的大举动,远藤也介入其中。
1933年9月30日,远藤到新京火车站,也就是今天的长春火车站,接到一群来自东京大本营的神秘人物,其中就有在日本东京参谋本部里被称为“战争幽灵”的作战科长铃木率道大佐。经密谋后,这些人第二天与远藤一起分两路从长春出发。
一九三三年十月六日,以乙班为主的早晨向密山方向出发,以甲班为主的上午十点向东宁绥芬河方向侦查出发,登上东宁西南高地,听取了当地守备队军官有关苏联红军阵地情况的介绍说明。
一九三三年十月十一日,越过了小兴安岭的奇克,到达黑龙江畔,苏联侧的某城约四百米的沿岸,看到了已经修筑好的要塞,苏联侧和黑河的情况比我预想的要严重。
远藤的日记中记录此行的主要目标是中蒙、中苏边境的重点地带,对面苏军的布防情况。
侦查结束后,远藤开始起草一份秘密报告,这份报告很快被报送日军大本营,一个月后,收到东京方面指示的关东军随即下达了代号为“589号”的绝密命令,就是这份密令,让1934年5月的关东军迅速行动起来,在充满变数的边境线上,将一座座大山陆续点活成充满杀机的怪兽。
密令的内容是前后役使数十万人沿中蒙、中苏长达3000公里的边境地带,修筑一系列大型军事要塞的计划,这些大型军事工程阵地,被称为“要塞”、“筑城”或“筑垒地域”,由于当年日军临近灭亡时销毁了大部分档案材料,当事人又大部分已经故去,日本在中国东北边境的这一军事筑城计划其中内涵的玄机就成为近年来人们反复追索的课题。
郑乃东(中苏边境要塞研究中心研究员):从1931年“9.18”事变进了东北,1932年的第一个年度计划要纲就提出来准备要跟苏联打仗,完了以后就年年提跟苏联打。
解说:菊池实先生是今天日本研究侵华日军东北要塞史方面的专家,自1991年初次接触要塞史开始,他每年都要到中国进行实地调查与考证,他认为日军当年建造的这些要塞,决不仅仅是为了守株待兔,而是按照一个庞大的帝国军事行动计划,被严格划分为各自不同的使用目的。
菊池实(日本关东军国境要塞遗迹研究会会长):日军从东面进攻的话,首先在东边边境上建了很多的堡垒,第一目的主要是进攻苏联,随着苏军远东地区的优势不断增强,到了后期,就变成了决定日军命运的堡垒了,改变了最初的设想,实际上成为了防御苏军的堡垒。
解说:日军将整个东北地区分为东正面、北正面、西正面,虎头、东宁、绥芬河属于东正面,海拉尔属于西正面,黑河、孙吴属于北正面,日军的作战构想是计划从东正面发动进攻,东宁作为第一作战区,西正面的海拉尔是第二作战区,日军预测在第一作战区发动进攻时。
苏军势必会从满洲的西面进攻,抄日军的后路,因此位于西正面的海拉尔要塞,必须抵御住来自此方向苏军的进攻,以防腹背受敌。一旦日军主力攻入苏联境内,北正面和西正面再同时发动进攻,就可以一举拿下苏联远东。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98374.html
相关阅读:二战德国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护士组
惨烈的塞班岛战役背后,还有日军更惨烈的兽行
陈云忆抗战:如苏联没做这事抗战胜利起码推迟好几年
二战中日本王牌战舰“大和”号为何刚面世就已过时?
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以百人伤亡毙伤敌军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