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惨不忍睹!43年日本细菌战致几十万国人命丧霍乱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军事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1943年秋,在山东西部与河北南部交界处的卫河两岸,发生了一场来势迅猛的霍乱病疫,在极短的时间内,横扫了几十个县城,仅8月至10月,因霍乱病致死的人数就达几十万人之多。

●为挽败局,日军策划“细菌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深感战争形势正在逆转,便秘密谋划实施了冀南、鲁西细菌战。这次细菌战是以沿卫河馆陶(即现馆陶县)、临清为中心,作战代号为“华北方面军第十二军十八秋鲁西作战”。1943年为日本昭和十八年,这次细菌战又是在秋季实施的,故简称“十八秋”细菌战。

为掩人耳目,侵华日军将“十八秋”细菌战对外宣称为“华北方面军第十二军十八秋鲁西作战”,部队一律称代号,违者“严惩不怠”;细菌制造、作战活动均打着“卫生防疫”的幌子,作战计划、命令和汇报统统使用“隐词”、反语。日军战败后,细菌战部队销毁了杀人器具、罪证,携相关资料率先潜回日本,使整个细菌战役的罪恶事实被隐瞒了几十年之久。

这次细菌战参战的日军有两大类:一类是近万人的细菌战部队,主要任务是散发细菌;另一类是3万多人的扫荡部队,主要是残杀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人员,驱逐细菌疫区的人员为躲兵乱而外逃,以迅速扩大疫区,检验细菌战效果。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岗村宁次,关东军731部队长、日本细菌战最高权威石井四郎,亲自参与了指挥部署,整个战役动用了日伪军、空军部队近4万人。

1941年起,华北持续干旱,1943年又爆发蝗灾。1943年8月下旬连降大雨,卫河流域形成沥涝。岗村宁次和石井四郎乘机发布实施“十八秋”细菌战的命令。

●霍乱四起,数十万生灵涂炭

1943年初夏,驻济南日军将875部队制造的霍乱、鼠疫、伤寒、赤痢等细菌,绝密地派专人送到日军部队和空军部队,要他们按命令去实施散发。

8月27日,日军将临清县(现临清市)附近的小焦庄卫河西岸决开,致使临清西部成为一片汪洋,遭灾面积仅凭日军自述就达960平方公里,有40万吨农作物被淹毁,6000户房屋被冲倒,死亡32300人。

不久,日军又将馆陶县下游15公里的尖豕镇(今属临西县)东南卫河拐弯处的北堤决开,致使临清县河西地区约900平方公里的地域被淹没。受灾群众45万人,死亡22500人。大水袭击了馆陶、临清等7个县,100万无辜的平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日军还将南馆陶以北5公里拐弯处社里卜村南的北堤决开,洪水淹没了南馆陶以北方向长16公里、宽4公里的区域,有48800多名老百姓罹病,4500多人死亡。

8月,日军将临清大桥附近的河堤决开。此次决堤受灾面积达960平方公里,受害约70万人,死亡约3万人。

在决堤放水过程中,侵华日军乘机把霍乱菌撒进卫河。带有大量霍乱菌的河水流到哪里,哪里就成了疫区,在没有被河水淹没的地方,日军就用飞机投放罐头炸弹,罐头里装的就是霍乱菌。

另一股参加作战大扫荡的日军,在冀鲁豫和冀南根据地抢粮食和杀伤抗日军民的同时驱赶疫区人民,致使霍乱菌迅速、猛烈地向未受水灾的地区蔓延,使更多无辜的中国人民染上霍乱病死亡,有的村庄一天死数十、上百人,尸横遍野,无人收殓。

在1943年8月至9月,日军又将离卫河不远的金阳河和漳河大堤决开,使卫河、漳河、金阳河河水交织,扩大疫区。

●史留名鉴,毋忘魔鬼“十八秋”

“十八秋”细菌战使华北平远南部成了一片汪洋,百姓大批死去,有些村庄永远消失,造成了大片的无人区。根据山东战争史作家霍维志所掌握的资料,“受霍乱疫病近50个县域,死亡人数是50-60万人,这还不包括因逃难染病后死在外地的人员。”

日军侵华期间,共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细菌战,即1939年中苏蒙边界诺门坎细菌战,1940年浙江鄞县、衢县、金华鼠疫战,1941年湖南常德鼠疫战和1942年内蒙临河、五原鼠疫战;1943年的“十八秋”细菌战,无论是规模还是死亡人数,都超过了前4次的总和。

日本战败后不久,曾任日军第十二军军部部长的川岛清在苏联拘押期间,供述了1943年在华北搞细菌战的事实。1954年5月至12月,不少日军战俘在拘押期间,有感于我国政府的人道主义待遇,供述了他们在“十八秋”细菌战中的罪行。

1993年,崔维志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发现了“十八秋”细菌战的线索,在中央档案馆查到当年日本细菌战战犯的口供、笔供材料,彻底查清了这一特大惨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93120.html

相关阅读:二战德国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护士组
二战中日本王牌战舰“大和”号为何刚面世就已过时?
惨烈的塞班岛战役背后,还有日军更惨烈的兽行
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以百人伤亡毙伤敌军三百人
陈云忆抗战:如苏联没做这事抗战胜利起码推迟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