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杨文干事件内幕:秦王李世民为权力陷害亲哥哥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唐朝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对于杨文干事件,正史(具体而言,就是《旧唐书》和《新唐书》)当中是这样描述的:太子李建成屡次谋害秦王李世民不成,气急败坏的他终于决定铤而走险。武德七年六月,他趁李渊带着世民和元吉去仁智宫避暑的机会,勾结自己的死党庆州都督杨文干,让杨文干为自己招募骁勇,阴谋发动政变。结果,负责送盔甲给杨文干的尔朱焕和桥公山在极端的恐惧之下,主动向李渊报告了这件事情。又气又怕的李渊赶忙召李建成觐见,阴谋败露的李建成只得前来认错。与此同时,李渊也派遣使者宇文颖下诏给杨文干,召其觐见。杨文干见事情败露,便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兵变。为了平息暴乱,李渊允诺,只要李世民平息了叛乱,未来的太子之位就是他的。后来,杨文干兵败被杀。可是,在太子党徒的蒙蔽之下,昏聩的李渊又一次忽悠了李世民,宽宥了胆大妄为的李建成。

  但是,通过深入研读和分析大量史料之后,此次事件疑点甚多:首先,如果李建成确系谋反,那他为什么非要跑到李渊那里去认罪呢。是的,如果他真的谋反,眼见事情已经败露,与其甘为鱼肉,为何不放手一搏,索性发动政变,拼上一拼呢,说不定还会拼出个柳暗花明新天地呢!其次,李建成让杨文干为自己招募骁勇充当卫士和送杨文干盔甲这两件事情并不足以成为他谋反的证据。李建成是太子,他有权力选拔一些素质优良的人来充当卫士。况且,当时的法律并不禁止太子做这件事情。别说太子了,任何一个王爷(包括秦王李世民)都可以这么做。李建成送杨文干盔甲,那很有可能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当年老部下的关怀以及对杨文干为己招募骁勇的感谢之意。更何况,他仅仅送了一副盔甲(如果是一万副,那事情的性质肯定就变了)给杨文干。再说了,李建成为什么不写一封密函,白纸黑字难道不会比盔甲的暗喻更加明显嘛,犯得着让大老粗杨文干抓耳挠腮地去费力猜测吗?

  再次,如果真如正史所言,李建成主动承认了谋反的事情,那么李渊为什么还要召杨文干觐见呢?杨文干已经谋反了,你召他,他会来吗?这样做不是摆明了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李渊觉得事件本身有蹊跷,所以他要召见杨文干前来对质,澄清疑点。又次,7月21日杨文干正式发动叛乱,仅仅过了4天,到了25日,他就兵败身死了。如果真是蓄谋已久的叛乱,怎么会出现士兵纷纷溃散、仅仅维持了四天就失败的结果呢?可能的合理的解释是这样的:杨文干的反叛是临时决定,仓促之间他既没有做好士兵的思想动员,也没有在军事上做任何有力的准备,所以很快就遭到了失败。最后,如果说是李建成谋害李世民,那么李世民就完全没有过错,而且他不仅没有过错,还在平叛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对李世民和秦王党理应加以封赏。可是,在事件最后的处理当中,秦王党的杜淹和太子党的王?均遭流放。可以说,李渊对秦王党和太子党各打了五十大板,这又是为什么?

  透过以上五处疑点,得出了一个惊天骇地的结论:“杨文干事件”实际上是李世民为了扳倒太子而精心策划的一个大阴谋。整个事情的经过实际上是这样的:就在太子党不断寻衅对付秦王党的同时,秦王党也策划了一次精妙的反攻。武德七年六月,滚滚热浪席卷了整个长安城。最近的这几年,两个儿子之间的争斗已经让李渊很难受了,偏偏老天爷又来凑热闹。心情烦躁的李渊决定外出散散心,去仁智宫(在今陕西耀县)避暑。避暑归避暑,儿子们之间的争斗不能不管,所以他决定留下太子建成监国,自己带着世民和元吉。把他们几个分开,这样他们就不能掐架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89489.html

相关阅读:杨万春:唯一打败李世民的人为何消失在历史中
唐朝初年大龄剩女问题严重 连唐太宗都干预了!
裴行俭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唐朝名将裴行俭
榜下捉婿 宋代科举造大批剩男剩女
古人也有“签名档”:唐朝号为“花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