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尉迟敬德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唐朝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原文标题:夺槊陷阵智勇双全——鄂公尉迟敬德[24功臣之七]
太子李建成也素知尉迟敬德英勇,暗地派人赠以一大车金银器物,并卑辞下意地表示要和敬德达成“布衣之交”。敬德婉言谢绝,表示自己“身逢隋亡,窜身无所,幸逢秦王饶以不死,又为属下将官,惟当以身报恩,不敢有二心。”太子李建成大怒,就不再与敬德交往。齐王李元吉深忌其骁勇,屡次派人行刺尉迟敬德。尉迟敬德提前知道些风声,睡觉时也重门洞开,自己在帐中安然大睡,刺客多次都已悄入庭院之中,但见这阵势都心中犹疑,以为敬德有什么防备或更深的计诱,最终没有一个人敢下手。

   玄武门之变前夕,尉迟敬德也知晓太子李建成很快要动手,就和长孙无忌一起劝李世民先下手。如此大事,涉及太子和齐王以及自身的生死,李世民还很犹豫。尉迟敬德以言语相激道:“人情畏死,众人以死拥奉大王您,此是天授啊。如果天与不取,必受其咎。大王您存仁爱小情,忘社稷之大计,诚非明计。您如果不行事,那请容许我敬德先逃命,不能等事发时束手被杀。我现在逃走,长孙无忌也和我一起跑掉。”李世民听此言心中发悚,尉迟敬德又说:“大王您现在处事犹豫不决,非智非勇。而且我已经召集了八百壮士披甲持弓,其势不得不发!”侯君集和长孙无忌也一旁死劝,李世民最终下定决心。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阴历6月4日,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亲自发箭射死太子大哥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张弓射李世民,三发不中。李世民胯下马惊,跳跃狂奔中把李世民甩下地,狼狈之中,狠戾的齐王李元吉飞马赶到,翻身落地,用弓弦勒住刚刚爬起身还未站稳的李世民脖子。万分危急关头,又是尉迟敬德跃马大喝赶到。估计要是别人来,李元吉肯定先把李世民脖子勒断再说,见是尉迟敬德策马冲前,李元吉自知不敌,松开李世民转身跑向武德殿,估计是想奔进宫殿内门或找老爹李渊诉冤。尉迟敬德马疾手快,一箭把这位齐王射死在当地。然后,他手里拿着李建成、李元吉的两颗血淋淋人头,赶到正在玄武门混战的太子、齐王府军与秦王府军前,大呼示意。东宫及齐王属兵见到主人人头,全都死心,顿时溃散。

   唐高祖李渊当时正和一帮宠妃侍姬在海池上泛舟游玩。李世民命敬德“待卫”高祖,其实是真正的“逼宫”。尉迟敬德全身披挂身持长予,突然出现在李渊面前,差点把老头儿吓死,惊问:“今日是谁作乱?爱卿你因何而来?”敬德回禀:“太子、齐王作乱,秦王已举兵诛之,特派遣为臣来宿卫。”当时宫外还有些太子、齐王的兵马在各处与秦王府兵交战,尉迟敬德“奏请降手敕”,其实是逼着老皇帝手谕各军统归李世民掌管。此时的李渊只得称好,“于是内外遂定”。又下诏杀建成、元吉诸子。一天之内,二子十孙横死,老李渊不知心中是什么滋味。不过想想他下令诛杀仁德宽厚的大英雄窦建德、萧铣、李密等人,也算是冥中相报了。

   论功行赏之际,尉迟敬德居功甚伟,获赐绢万匹,而且李世民把齐王李元吉的府邸全部封存,一股脑赏赐给这位大功臣。贞观元年,尉迟敬德拜右武侯大将军,赐爵吴国公。突厥寇边,敬德以泾州道行军总管的身份前往迎击,在泾阳阵前故伎重演,单骑挑战,立斩突厥名将,大胜而归。

   尉迟敬德毕竟是武人出身,又自负大功,多次和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文臣廷上争执,不久被这些文臣合伙排挤出京师,到襄州和同州等地任地方官。一次大臣们与皇帝同宴庆善宫,有人坐在尉迟敬德上列,大英雄刚从地方外任回来,一肚子鸟气,趁酒劲大骂:“你有什么功劳,能坐在我的上列?”坐于其下的任城王李道宗好心起身解劝,敬德更是勃然大怒,回手一记老拳,把这位王爷几乎打瞎。任城王李道宗十七岁随李世民征战,屡有殊功,又曾带军打败突厥和梁师都的大军,开疆拓地千余里。这么一个武人王爷,挨了尉迟敬德一大拳也不敢说什么,只能捂着脸坐在原地自叹倒霉。居于主座的太宗李世民此时非常恼怒,宣布罢宴。他把尉迟敬德唤至近前,说:“朕览汉史,见刘邦手下功臣没几个有好下场的,对此常常怪罪这位汉高祖。自从朕当皇帝以来,一直想保全功臣,但爱卿你居官屡犯法度,在国宴上当着朕面又来这个,我才知道韩信和彭越被杀,也不尽是汉高祖的过错。国家大事,只有赏罚两种,非份之恩,不可能数行。希望你好好反省,以免有后悔之时。”一席话很有份量,尉迟敬德也忽悟自己是“登鼻子上脸、登着老二上肚脐”,有些过分猖狂了。从此他深自谦抑,不再张扬招摇。

   贞观十一年,太宗大封功臣,册封建德宣州刺史,改封鄂国公。贞观十七年,敬德上表乞骸骨(要求退休)。唐太军征伐高丽,尉迟敬德上表进谏,太宗不纳,并命这位老将跟随自己以左一马军总管身份进军,大破高丽于驻跸山。还军后,照例退休。晚年在家的尉迟敬德崇信道教,和道士们一起炼丹服药,又吃大量云母粉养生。而且他闭门谢客,不与外人交通,远离政治,在家里穿池筑台,奏清商乐自娱自乐,长达十六年之久。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敬德善终于家,年七十四。册赠司徒,谥曰忠武,陪葬昭陵。

太子李建成也素知尉迟敬德英勇,暗地派人赠以一大车金银器物,并卑辞下意地表示要和敬德达成“布衣之交”。敬德婉言谢绝,表示自己“身逢隋亡,窜身无所,幸逢秦王饶以不死,又为属下将官,惟当以身报恩,不敢有二心。”太子李建成大怒,就不再与敬德交往。齐王李元吉深忌其骁勇,屡次派人行刺尉迟敬德。尉迟敬德提前知道些风声,睡觉时也重门洞开,自己在帐中安然大睡,刺客多次都已悄入庭院之中,但见这阵势都心中犹疑,以为敬德有什么防备或更深的计诱,最终没有一个人敢下手。

   玄武门之变前夕,尉迟敬德也知晓太子李建成很快要动手,就和长孙无忌一起劝李世民先下手。如此大事,涉及太子和齐王以及自身的生死,李世民还很犹豫。尉迟敬德以言语相激道:“人情畏死,众人以死拥奉大王您,此是天授啊。如果天与不取,必受其咎。大王您存仁爱小情,忘社稷之大计,诚非明计。您如果不行事,那请容许我敬德先逃命,不能等事发时束手被杀。我现在逃走,长孙无忌也和我一起跑掉。”李世民听此言心中发悚,尉迟敬德又说:“大王您现在处事犹豫不决,非智非勇。而且我已经召集了八百壮士披甲持弓,其势不得不发!”侯君集和长孙无忌也一旁死劝,李世民最终下定决心。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阴历6月4日,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亲自发箭射死太子大哥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张弓射李世民,三发不中。李世民胯下马惊,跳跃狂奔中把李世民甩下地,狼狈之中,狠戾的齐王李元吉飞马赶到,翻身落地,用弓弦勒住刚刚爬起身还未站稳的李世民脖子。万分危急关头,又是尉迟敬德跃马大喝赶到。估计要是别人来,李元吉肯定先把李世民脖子勒断再说,见是尉迟敬德策马冲前,李元吉自知不敌,松开李世民转身跑向武德殿,估计是想奔进宫殿内门或找老爹李渊诉冤。尉迟敬德马疾手快,一箭把这位齐王射死在当地。然后,他手里拿着李建成、李元吉的两颗血淋淋人头,赶到正在玄武门混战的太子、齐王府军与秦王府军前,大呼示意。东宫及齐王属兵见到主人人头,全都死心,顿时溃散。

   唐高祖李渊当时正和一帮宠妃侍姬在海池上泛舟游玩。李世民命敬德“待卫”高祖,其实是真正的“逼宫”。尉迟敬德全身披挂身持长予,突然出现在李渊面前,差点把老头儿吓死,惊问:“今日是谁作乱?爱卿你因何而来?”敬德回禀:“太子、齐王作乱,秦王已举兵诛之,特派遣为臣来宿卫。”当时宫外还有些太子、齐王的兵马在各处与秦王府兵交战,尉迟敬德“奏请降手敕”,其实是逼着老皇帝手谕各军统归李世民掌管。此时的李渊只得称好,“于是内外遂定”。又下诏杀建成、元吉诸子。一天之内,二子十孙横死,老李渊不知心中是什么滋味。不过想想他下令诛杀仁德宽厚的大英雄窦建德、萧铣、李密等人,也算是冥中相报了。

   论功行赏之际,尉迟敬德居功甚伟,获赐绢万匹,而且李世民把齐王李元吉的府邸全部封存,一股脑赏赐给这位大功臣。贞观元年,尉迟敬德拜右武侯大将军,赐爵吴国公。突厥寇边,敬德以泾州道行军总管的身份前往迎击,在泾阳阵前故伎重演,单骑挑战,立斩突厥名将,大胜而归。

   尉迟敬德毕竟是武人出身,又自负大功,多次和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文臣廷上争执,不久被这些文臣合伙排挤出京师,到襄州和同州等地任地方官。一次大臣们与皇帝同宴庆善宫,有人坐在尉迟敬德上列,大英雄刚从地方外任回来,一肚子鸟气,趁酒劲大骂:“你有什么功劳,能坐在我的上列?”坐于其下的任城王李道宗好心起身解劝,敬德更是勃然大怒,回手一记老拳,把这位王爷几乎打瞎。任城王李道宗十七岁随李世民征战,屡有殊功,又曾带军打败突厥和梁师都的大军,开疆拓地千余里。这么一个武人王爷,挨了尉迟敬德一大拳也不敢说什么,只能捂着脸坐在原地自叹倒霉。居于主座的太宗李世民此时非常恼怒,宣布罢宴。他把尉迟敬德唤至近前,说:“朕览汉史,见刘邦手下功臣没几个有好下场的,对此常常怪罪这位汉高祖。自从朕当皇帝以来,一直想保全功臣,但爱卿你居官屡犯法度,在国宴上当着朕面又来这个,我才知道韩信和彭越被杀,也不尽是汉高祖的过错。国家大事,只有赏罚两种,非份之恩,不可能数行。希望你好好反省,以免有后悔之时。”一席话很有份量,尉迟敬德也忽悟自己是“登鼻子上脸、登着老二上肚脐”,有些过分猖狂了。从此他深自谦抑,不再张扬招摇。

   贞观十一年,太宗大封功臣,册封建德宣州刺史,改封鄂国公。贞观十七年,敬德上表乞骸骨(要求退休)。唐太军征伐高丽,尉迟敬德上表进谏,太宗不纳,并命这位老将跟随自己以左一马军总管身份进军,大破高丽于驻跸山。还军后,照例退休。晚年在家的尉迟敬德崇信道教,和道士们一起炼丹服药,又吃大量云母粉养生。而且他闭门谢客,不与外人交通,远离政治,在家里穿池筑台,奏清商乐自娱自乐,长达十六年之久。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敬德善终于家,年七十四。册赠司徒,谥曰忠武,陪葬昭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78284.html

相关阅读:古人也有“签名档”:唐朝号为“花押”
榜下捉婿 宋代科举造大批剩男剩女
杨万春:唯一打败李世民的人为何消失在历史中
唐朝初年大龄剩女问题严重 连唐太宗都干预了!
裴行俭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唐朝名将裴行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