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卫国没落贵族的公子哥,在国内不得志的情况下,来到魏国服务于魏相公叔座,希望能够被公叔座赏识并重用。不幸的是,公叔座不久后便因重病而死,卫鞅成了待业青年。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很快卫鞅便听说了秦国国君秦孝公招贤纳士的通告,于是,踌躇满志的青年俊秀卫鞅,便踏上了前往秦国的道路。
这一年,是秦孝公元年。此时的秦国,不仅国小力微,而且时刻面临着强大的东方六国的威胁。
其实,在此之前,远处西方的秦国基本上不与东方各国进行交流。主要原因是因为处于中原地区的各诸侯国都把秦国当做蛮夷来看待,都看不起他们。所以,在当时中原各诸侯国进行的一些会盟中,都看不到秦国人的身影。
地位是自己争取的,这是秦国最高统治者所深知的。所以,从秦穆公时代开始,秦国人便开始了为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而积极努力。好在,在“五羊大夫”百里奚和谋臣蹇叔的辅佐下,秦穆公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秦国的国际地位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
虽然从穆公时代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秦国的强国之梦依旧没有完全实现。秦献公死后,年仅二十一岁的秦孝公继位。
秦孝公是一个拥有远大志向的君主,虽然他年纪不大,但他却高瞻远瞩,放眼于秦国的未来。在他的心目中,一直都有这么一个疑问——如何使秦国快速的强大起来?
注意“快速”这两个字。这两个字就是他与秦国历代君主强国之梦的区别之处。在历代君主眼里,他们要的只是一个结果——不管时间的长短,也不管是几代人的努力,只要最终能够使我秦国强大起来就可以了。但秦孝公却不这么认为,他有自己的想法:时间如流水,生命是这么的短暂,我一定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一个强大的秦国竖立在世人的面前。
只有理解了这些,大家才能明白,之后秦孝公与商鞅三次面谈时,展现的三个不同态度的原因。
当然,上述这些只是他个人的想法而已。真正能不能实现,还得靠现实来操作。于是,在历代祖先的影响下,秦孝公在即位之初便发布求贤令,命人到处张贴招贤纳士的榜文。
于是,远在魏国的卫鞅闻信后,便马不停蹄地来到了秦国。
当然,没有过硬的人际关系在什么时候都是行不通的。于是,来到秦国之后的卫鞅便结交了秦孝公身边的一个非常得宠的人——景监。
景监何许人也?
此人是当时秦孝公最宠幸的一名姓景的太监。由于此人是秦孝公多年的贴身太监,和秦孝公的关系非同寻常,能够在秦孝公那里给自己说的上话。所以,卫鞅选中了此人。
在与卫鞅谈论之后,景监也被他的才华所钦佩。于是,景监便答应为卫鞅走后门,直接向秦孝公推荐卫鞅。当然,景监也不是个傻子,他知道此时秦孝公求贤若渴,一旦自己给他举荐成功一位得力的谋士和助手,那么自己也会受益良多。
于是,在一次秦孝公闲来无事、心情愉悦的时候,景监向秦孝公提起了卫鞅此人。在介绍卫鞅情况的时候,景监是对他的是才华大加赞赏,结果弄得求贤若渴的秦孝公内心也有点痒痒。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74022.html
相关阅读:鲁国的传奇寡妇
臧文仲
铁农具和牛耕导致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说质疑
战国四大名将简介: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
春秋时期的名人之芊叔为什么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