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长征中渡江奇迹揭秘:七只小破船转移两万人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军事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

影视资料:红军渡河

红军东征渡河

当年红军渡河时所用船只

泸定桥

红军长征经过的艰难险阻,大致可分为两种:人为设置和大自然本身所固有。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是人为障碍,自然界的险阻可分为江河、关隘、雪山、草地、气候、疾病等几类。 

在万里征途中,姑且不论国民党军占有地利、装备和人数绝对优势的追剿部队,即使是大自然摆在路途之上的艰难险阻,也不是一般军队所能轻易克服的。

长征中的红军首先遇到的大自然的险阻,就是江河。史册上也就此留下了亿万人耳熟能详的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飞渡大渡河……

乌江:隆冬大雪严寒,竹筏赤膊强渡

1934年10月中旬,86万中央红军从中央苏区出发突围西进,“长征第一渡”便是过于都河。这条河不宽,又有红军工兵架桥,且属苏区边缘地带,渡河时未发生战事。红军渡桃江突破第一道封锁线时,即开始进行激烈战斗。同年11月底至12月初的湘江之战中,红军蒙受巨大损失,其原因固然很多,不过湘江的江面宽,利于国民党飞机扫射封锁和投弹,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蒋介石未达成在湘江聚歼中央红军的目的,但当他得知红军入贵州的消息之后,又高兴了。那里有穷山、恶水和大量吸毒之民,这些都不利于红军。

中央红军入黔后,遇到的第一条江河是乌江。贵州险路难行,素称天险的乌江横在中间阻隔。当时贵州省主席王家烈集中兵力守贵阳城,军阀侯之担则坚守住黔北屏障乌江。此时红军身后还有国民党中央军10个师紧追,一旦渡江不成或迟缓,便会陷入背水作战的境地。

乌江是贵州第一条大河,发源于乌蒙山东麓,江水由西南自东北急速奔流,将沿途崇山峻岭削成陡峭绝壁,并把贵州划成南北两部。两岸山高崖绝,陡峭的山岩高达数丈;河床时宽时窄,水底暗流湍急。渡乌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要有大木船,二有好梢公,三须是大晴天。

红军到乌江边时,三个条件似乎都不具备:大小船只早已被敌人掳去北岸,船夫难觅,渡江之时雪花纷飞。在此情况下,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二师和红三军团分三路强渡乌江。

1935年新年刚过,红一师第一团在团长杨得志指挥下进抵回龙场渡口,就地取材,扎起竹筏,在黄昏时分就以一只竹筏载着8名战士向对岸偷渡,不幸竹筏被险浪和旋涡打翻,战士落水失踪。

当天夜间,又一只竹筏在寒风怒号中离岸而去。一个小时后,北岸突然响起激烈的枪声??第一批突击队靠岸。等待已久的其他竹筏,一个接着一个地冲进波涛汹涌的江中,越来越多的红军部队被送到对岸,回龙场渡口突破成功。

红二师四团则选择了江界河渡口,先是由连长毛振华带领8名擅长游泳的勇士,冒着刺骨严寒泅渡过江,成功到达北岸,然后接应赤膊短裤的突击队,在密集火力掩护下乘三只竹筏抢渡。其余几十只竹筏也立刻出发,强渡过去迅速占领高地,控制了北岸渡口。守江的黔北军阀侯之担见两处渡口已失,丧魂落魄不战而逃。1月6日,中央红军全部渡过乌江天险。

1936年春,红二、六军团长征进入贵州后,也在乌江上反复渡过。长征期间,红军两大主力总计六次突破乌江,比四渡赤水还多了两次。

金沙江:反复调动敌人,周密严谨快渡

金沙江位于长江上游,从海拔五六千米的昆仑山南麓、横断山脉东麓奔腾而下,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一泻千里,大浪咆哮。

1935年4月,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后,兵锋直指贵阳。正在城内督战的蒋介石身边只有一个正规团,急令滇军主力紧急增援,云南境内敌人兵力空虚。红军乘机长驱西进,疾速由黔西入滇,直逼省会昆明。“云南王”龙云只好将各地守军和民团调来昆明,滇西北金沙江畔无兵防守,红军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后,立刻按预定战略方针急速向金沙江挺进,准备渡江北上川西,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为了确保迅速渡江,中革军委开始规定要抢占金沙江的三个渡口??龙街、皎平和洪门渡口。由红军大学编成的干部团以昼夜行军多里的速度,一举拿下皎平渡口,获得两只小木船;红一军团第四团智取三座县城,控制了龙街渡口,但因江宽水急,无法抢渡,遂转向皎平渡过江,仅留少量部队继续架设浮桥迷惑追兵;红三军团抢占了洪门渡口,也因船只少,水流急,无法架桥,除留下一个团渡江外,主力也转向皎平渡江。

在金沙江皎平渡两岸悬崖峭壁上,一时间集中了2万多名红军战士,数百余马匹和行李担子。这一渡口虽然水流稍缓,但短时间内无法架设浮桥,第一天只好靠两只小船摆渡。以后又找到五只船,大者渡30人,小者渡11人,但船皆已破烂,船底漏水,每次来回都要将船中水倒入江中才能复渡。

区区七只小破木船,承载着中央红军脱离险境的希望。指挥渡江的,是精于财经统筹和组织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

渡江工作就像一架衔接精准的机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部队到达江边时,事先就被告知纪律,要求到江边时必须停止,不能走近船旁。依船只能载多少人,即令多少人到渡口沙滩上,预先指定先上哪一只船。每船有号码,船内规定所载人数,并标明座位次序。不得同时几人上船,只能一路纵队上船,以免船只倾覆。每船设船上司令员,船上的各级首长也须听其指挥。小船因不能承载骡马,便将其都赶到江里,人坐在船尾牵着牲畜过江。

为红军撑船的梢公共有36人,有汉族,也有彝、傣、纳西等少数民族。他们打破“夜不渡皎平”的遗俗,夜以继日,终于在7天之内将所有红军摆渡过江,未掉一人一骑。后来西方人了解到此事,认为其组织完善堪与后来“二战”的敦克尔刻大撤退相媲美。殿后的红五军团也交替掩护渡过金沙江,随即凿沉了七条木船,国民党追兵望江兴叹。

红二、六军团渡金沙江的时候,选择了金沙江上游的石鼓镇。这里人称“万里长江第一湾”,传说当地是蜀汉诸葛亮“五月渡泸”和忽必烈“革囊渡江”的地方。红军依然是佯攻昆明,调动敌人,依然是只有七条小船。历史有着惊人的巧合,红二、六军团仅用4天,18万人便平安渡江。

大渡河、嘉陵江:神奇以少击多,渡江堪称经典

中央红军长征时,先后经过了于都河、湘江、乌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等22条江河,按军史和战史专家的观点,其中以强渡大渡河最艰险。

红军进至大渡河边时,正值5月下旬,天气转暖,上游雪山融化,水流不仅湍急,而且冰冷刺骨。大渡河大渡河的河面及水流较金沙江更宽更急,水浪更高。渡船每一往返,历时至少50分钟。每只船至少须有8名船夫才能操作,稍有不慎,即会触礁,船毁人亡。

红军在安顺场不仅强渡成功,且未亡一人,以18勇士驱逐对岸敌军一营,确实前所未有。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索尔兹伯里为泸定纪念馆题词,评价夺取大渡河上铁索桥一役说:“在长征中,没有一次战斗的地方可以同泸定桥相比拟。”

相对于红一、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可称得上是红军长征中最大规模的一次强渡江河的行动。1935年3月28日,红四方面为迎接中央红军,以主力西进,发起了强渡嘉陵江战役。嘉陵江是著名的天堑,山高水急,四川军阀在对岸修筑了许多碉堡。四方面军组织了很大的船工会,短时间内造了上百只船,要求在短时间里至少能够同时遣送三个团兵力到对岸,以达成战役的突然性。发起战役当夜,红军突破川军嘉陵江防线,8万大军陆续过江,对岸敌人旅长连裤子都没穿上就被红军活捉。

【点评】善用兵者化害为利

“半渡而击”和“背水一战”,是与渡河有关的最常用的两条军事成语。自古江河于民虽然有舟楫、灌溉之利,也有泛滥暴虐之害,更为兵家行军之大碍。原因很简单,肆虐的江河是兵力机动的大敌。然而善用兵者,又能化害为利,

在长征中,仅中央红军就渡过了22条河流,时常面临被敌人半渡而击和背水一战的危险,然而这些凶险都被英勇的红军避过。红军强渡这些江河后,恰好能利用难阻迟滞大批追兵。中央红军强渡乌江成功,利用这条天险在遵义换取了半个月的休整;四渡赤水后,又把几十万被拖得疲惫不堪的敌军甩在后面,就是巧妙利用江河的典型例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64975.html

相关阅读:陈云忆抗战:如苏联没做这事抗战胜利起码推迟好几年
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以百人伤亡毙伤敌军三百人
二战中日本王牌战舰“大和”号为何刚面世就已过时?
二战德国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护士组
惨烈的塞班岛战役背后,还有日军更惨烈的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