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石寨的建筑都是石头砌成
2000多步阶梯直通山顶滑石寨
三面悬崖,一条小路通孤峰,孤峰上建有一座迄今200多年的军事古寨,虽经过风雨吹打,但碉楼、大厅依旧完好,这座奇特的古寨究竟为何而建至今尚无明确答案。昨日,记者带着种种疑问攀上了这座孤峰。
垂直石阶坡度达80度
这座古寨被当地人叫作滑石寨,它位于梁平金带镇滑石村3组,相距西南地区禅宗祖庭梁平双桂堂不到3公里。古寨位于一座拔地而起的纺锤形孤峰山顶,山四周皆是陡峭的悬崖峭壁,上山只有从绝壁上开凿而成的一条石阶小路。由于地势极其险要,古寨至今依然完好地保存着古碉楼、寨门、石厅等遗迹。
从镇上出发,乘车不到20分钟,即可到达山脚。同行的金带镇副镇长熊朝树指着平坝上突兀拔起一座孤峰说,山上是滑石寨。
上山只有峰西一条在绝壁上开凿成的石阶路。虽然在山后陡峭近乎垂直的绝壁上后人又开辟了一条小路,由于难走,几乎无人敢涉足。熊朝树说,由于坡度大,下雨天上山尤其危险。记者看到,这些石阶全部用錾子开凿而成,宽不足一尺,仅容双脚并立,台阶上甚至还留有当年石匠们錾上的防滑细纹。
顺着石阶上行100多米,再横走10余米,地势更加险要,抬头上望,一面巨大的完整石壁展现在记者面前,石壁光滑,上面长满湿润的绿色苔藓。石壁面积非常宽广,足有上万平方米,将山顶和山脚完全隔离开来,别说是人,就是动物也难攀爬上去。绝壁上,唯一的上山石阶像一条天梯几乎垂直立在眼前,坡度估计达到了80度。道路两侧,仅有杂草可以抓握。记者冒险上前攀爬,每爬上一步,都不得不歇十几秒钟,爬上山腰,已是浑身汗湿。
从山脚到山顶有2000多级台阶,呈“之”字形。顺道而上,山间分别有两道环山而建的石砌围墙,防止敌人偷袭,沿途更有三道石筑寨门把守,由于地势险要,当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顶最后一道寨门门楣上刻着一副对联,两边字句已模糊不清,但中央清晰刻写着“未雨,嘉庆二年(编者注:1797年)十月立”字样。在寨门两边石墙上,可见三个拳头粗的洞。
10米碉楼保存完好
登上寨顶,记者看到峰顶平地约有6000平方米,杂草丛生中数十间木质结构的瓦房痕迹依稀可见,寨堡仍保存完好。令人奇怪的是,山顶所有建筑全部由巨大的条石砌成,据估计,整个寨堡耗石约1万方,道路难行,这些条石如何上山?
寨顶东面,悬崖峭壁旁竖立的是一座10多米高的碉楼,碉楼占地上百平方米,虽然内部建筑已空空如也,但四周墙体上仍保存有完好的射击?望孔,可以想象当年士兵在碉楼内站岗放哨的景象。
西面,一座宽广的大厅引人注目,大厅有300多平方米,青条石砌成,高近5米,石质门廊上刻有花纹,里面隐约可分辨按照功能分成多个小间,可以想象这是驻军首领的休息的住处,墙上,仍四布着射击孔,而在其外围,更有多层房屋围绕保护。在大厅后方,还有几个在整石上开凿而成的半米深,2米长的隐蔽深坑,估计可能用于存粮或放兵器。
古军寨修建原因成谜
梁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刘学鹏介绍,滑石寨是一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军事古寨,估计修建于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的嘉庆年间。其修建的原因,目前估计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当时川东北白莲教起义军在梁平县(史称梁山县)活动达7年之久,数万义军曾数度攻占梁平县大部,时任清朝梁山知县方积亦为防范白莲教,在县内险要地势修建了217座寨堡,在寨堡里驻军据守,滑石寨可能是其中一个。
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当地豪强地主修建的私家城堡。因为从军事角度看,滑石寨所处的位置并不险要,孤峰一座,并没占据险要道路和关隘,算不上扼守要害的军事要塞。但不管什么原因,在历经200多年后,梁平县境内其余古寨皆已墙垣无存,唯滑石寨大部分保存至今。
据了解,梁平县旅游局已经邀请专家作好了开发滑石寨的规划,目前正在筹集资金,想将其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63669.html
相关阅读:二战中日本王牌战舰“大和”号为何刚面世就已过时?
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以百人伤亡毙伤敌军三百人
二战德国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护士组
惨烈的塞班岛战役背后,还有日军更惨烈的兽行
陈云忆抗战:如苏联没做这事抗战胜利起码推迟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