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原/巴南区
一我每天都逛滨江路,赏长江之景,常常从李家沱马王坪棉纺厂走过。马王坪棉纺厂就是昔日的沙市纱厂,作为当年重庆的四大纱厂之一,对抗战作出了不可忘却的贡献。
就在抗战初期,中国的四大纱厂为了躲避日本侵略者的轰炸搬迁到中国后方的重庆。当时的四大纱厂是:河南豫丰纱厂、湖北裕华纱厂、沙市纱厂、申新第四纺织厂。
为什么中国要将四大纱厂搬迁重庆呢?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大举侵略中国,天津、青岛、上海、武汉相继失守,中国工业遭到严重损失。因此,将中国四大纱厂搬迁重庆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四大纱厂搬迁重庆后得到重庆人民的热烈拥戴,大量工业用水来源于浩浩长江,许多工业原材料也就地取材。四大纱厂搬迁重庆后得到迅速发展,在重庆的一些地方还开办了分厂。重庆这四大纱厂的产品不仅促进了中国纺织工业的大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抗战时期的军需物资,支持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二抗日战争以前,重庆棉纺工业十分落后,一片萧条冷落。20世纪30年代前仍然不见一枚机器锭子,一台织布机器。直到1930年,爱国主义实业家卢作孚引进电动布机到重庆,才使一家手织工厂跃入机器工业行列。遗憾的是,由于原料困难,交通阻塞,政局不稳,抗战前的整个重庆仅此一家机器布厂。
四大纱厂迁移重庆后,重庆机器棉纺工业犹如异军突起,棉纺工业如雨后春笋。到1942年厂数由一家迅速增到13家,布机由几十台增加到500余台,年产棉布190000匹,纱机更是从无到有,几年间安装锭子100000多枚,年产棉纱近70000件,工人已达13000多人。四大纱厂迁渝改变了重庆棉纺工业的旧面貌,使重庆纺织工业进入大发展时期。
四大纱厂迁渝之后,注意扩展势力,在川渝内其他地区发展,豫丰在合川设立分厂,其规模和产量与渝厂相当,产品质量更优一筹。沙市在李家沱马王坪发展,裕华和申新在成都均设立分厂,虽然分厂锭子仅有一、二千枚,但在该地也是数一数二的,其意义是带动了其他小型纱厂的发展。
四大纱厂的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对于活跃经济,促进竞争,促进纺织业发展,具有积极地意义。我们从计算四大纱厂在四川以及西南机器棉纺织业中的比重看,完全可以看出四大纱厂的重要地位。当时据中国棉纺总公司1945年1月1日公布的《大后方纱厂一览表》统计,西南三省机器棉纺织业的纱锭设备数、开工锭子数、棉纱月产量数合计是205170枚、167158枚、9032件,四大纱厂的上述合计则分别占62.1%、64.3%、65.5%,清楚地说明四大纱厂在中国同行业中的重要地位。
三四大纱厂员工不顾搬迁的损失,不怕道路的艰难,冒着日本侵略者飞机轰炸,全力抢运机器物资迁移到重庆,为发展棉纺织业生产,为支援抗战军需物资立了汗马功劳。
抗战之前,内地棉纺业大多靠输入,四川每年生产土纱50000多包,而输入机纱则达到13-14万包,占全省棉纱消费量的70%。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统治区实行经济封锁,机纱输入几乎断绝,虽然有走私贩运,但数量甚微,无济于事,市场上棉纺织品奇缺。相反,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沦陷区人民大量移居内地,国统区民众已达25000万人,士兵数上百万人,这样造成棉织品需求的猛烈增加。
由于人多物少,棉纱、布匹严重供不应求。抗战前全国平均每人消耗布匹10平方码,而抗战初期把国统区所有机布土布的产量合计起来,除去每年数百万匹的军需棉纱外,余下的民用布平均每人可分得2码而已。
中国四大纱厂迁渝后,大大增强了后方棉纺织业的生产力,对于缓解纱布供需矛盾起了重大作用。从1942年起,到1945年间,重庆四大纱厂共出产棉纱186111件,若加上迁川初的产量,抗战时期共出棉纱估计在250000件左右。
通过专家测算,一件棉纱可织宽32英寸长40码原白布46.5匹,250000件棉纱当织布11625000匹(长46500万码,约合413338290平方码)。若按抗战前人均10平方码的消费水平,就可以解决4000多万人的衣被问题,平均年可以解决700万人的衣被问题。这就为解决后方的军需,稳定社会秩序,坚持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
俗话说得好:“行军打仗,粮草先行。”重庆四大纱厂全力支援抗战军需物资,在中国早已传为佳话。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58641.html
相关阅读:二战中日本王牌战舰“大和”号为何刚面世就已过时?
陈云忆抗战:如苏联没做这事抗战胜利起码推迟好几年
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以百人伤亡毙伤敌军三百人
惨烈的塞班岛战役背后,还有日军更惨烈的兽行
二战德国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护士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