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揭秘巴人的“崇虎”情结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趣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

1小朋友们参观青铜虎钮?于2虎纹青铜剑3虎形铜带钩4虎纹青铜矛5虎纹铭文戈

昨日,三峡博物馆,小朋友被“虎钮?于”吸引。重庆晨报 甘侠义/摄

再过一天,将迎来农历的虎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将2010年定为“老虎年”并公布了首份“全球老虎生存状况地图”,呼吁“虎”年拯救老虎。如今,“虎”已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词。

而对我们重庆人来说,自古以来就有着与“虎”有关的文化习俗。追溯数千年前的上古巴人时期,行军打仗、宴乐欢歌,这些主要的社会活动都能见到“虎”的身影。

三峡博物馆举办新春特展,专门挑选了与重庆上古巴人相关的部分文物,显示重庆地区数千年来与虎特殊的渊源和关系。本次展览将向市民免费开放,一直持续至3月10日。

本次虎年虎形文物特展位于三峡博物馆底层大厅,分别有镇馆之宝虎钮?(chun)于王、虎形带钩、虎纹戈、虎纹剑、虎纹矛等古代巴人青铜器,为战国、西汉时期出土文物,拥有至少2000多年历史。

三峡博物馆负责此次展出的策展人介绍,这批虎形青铜文物均为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全部文物都被密封在一只玻璃箱子中,监控严密,有安保人员24小时把守,游客只许看不能摸。每件虎形文物旁边配有简短的文字说明。

据悉,三峡博物馆今有馆藏藏品17万余件,其中与老虎有关的藏品至少上千件,如虎佣、虎画等。

虎形文物简介

虎钮?于【图1】

古代乐器,用于指挥军队

一种军中乐器,用于宴乐、壮军威和指挥军队进退,使用时用绳悬挂横梁上,用棒槌击打,音低沉。?于广泛见于南方,但将系绳之钮作虎形,则是巴人独特的传统。三峡博物馆藏有虎钮?于数只,本次展出?于的虎钮形体粗壮,长尾巨首,四肢如柱,身体后挫,全身布满怪异饰物和花纹,戴项圈。虎钮的周围分布图语。因这只?于形体最大,高68厘米、重达30公斤,被称为“?于王”。

1989年夏天发现于万州红旗水库泄洪道巨石缝中,三峡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属战国时期物品。

虎纹青铜剑【图2】

巴人随身武器,形似柳叶

巴人善战,剑是随身武器。巴人之剑极具特征,长近50厘米,宽3厘米左右,像一片柳叶,细长清秀,故又称柳叶剑。这支剑上刻着一只斑斓的虎纹,低头矮身,长尾微卷,像匍匐隐伏的猛虎,随时准备一跃而起,充分体现了巴人的勇敢无畏。

三峡博物馆征集所得藏品,出自战国时期。

虎形铜带钩【图3】

古人腰间配饰,有身份者使用

古人腰带上的扣件,除束衣外,还有装饰、挂物和辟邪功能,多以铜、木等材质制作,当时身份较高人物使用。此青铜带钩以虎为形,长约十余厘米。

涪陵出土,西汉时期物品,专家估计是当时一高级武将使用。

虎纹青铜矛【图4】

巴人兵器,刻有神秘符号

因把虎视为保护神,远古巴人喜欢在兵器上装饰虎纹。这只矛长约二十厘米,后面安装两三米长的木杆。矛头上的虎为阴刻线纹,虎头前还有一个不知其意的符号,更增其神秘性。

开县余家坝出土,战国时期物品。

【图5】

虎纹铭文戈

青铜兵器,刻文无人破解

典型的巴人青铜兵器,长约二十余厘米,其虎身为浅刻阴线纹,虎头为浅浮雕,一只虎足前伸,其头身相接处,采用透雕,后部不与戈身相连,看去像虎从冥冥之中突然跃出,艺术效果呼之欲出。更加珍贵的是,这支戈身上刻有一段铭文,是当时巴人使用的文字,属于“巴蜀文字乙”类,但至今无人破解其含义。


万州新田公社出土,战国时期物品。

重庆人老祖宗以虎为图腾

巴人崇虎文化至今仍在部分地区有所体现

重庆人饲虎、爱虎、畏虎、敬虎的文化传统已经持续了数千年。

虎被誉为百兽之王,国人从原始时代开始,就对老虎怀有一种崇拜情结。巴人为伏羲后裔,其先祖后照南迁至巴陵,号为巴人。因尧、舜、禹三代连续不断地攻伐三苗,巴人被迫西移至鄂西长阳武落钟离山。巴氏子务相与四姓争神获胜,被立为廪君。其后,廪君率其族继续西移,射杀盐神、君乎夷城,建立巴国。巴人之族徽由岛变成蛇,最终以白虎为图腾。传说白虎就是巴人祖先廪君的魂魄化身。

巴文化研究学者认为,白虎象征了巴人祥瑞、骁勇、知兵善武的民族精神。因此,巴人独特的虎文化也至为发达,是千年巴文化的核心构成元素。

虽然上古巴人生活的地区与今天重庆几乎一致,但学界普遍认为,由于巴文化与汉文化的多次大交融,如今重庆人多已不是巴人后裔。但是原巴人崇虎文化习俗,在今天重庆地区等地的土家族人身上,仍依稀可见。

土家文化学者戴曾群认为,土家族是夏时期源于鄂西古称夷水的清江之滨,属巴人一支,参与神奇而璀璨的巴文化的创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世代土家儿女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特别是酉阳、秀山等地民间舞蹈《跳丧》,与巴人图腾关系密切。

“跳丧”是土家族悼念死者的一种祭奠歌舞,内容丰富,舞段纷繁,曲调高昂动听而不狂,低沉而不悲,节奏明快,跳跃性强,保存着远古时代的纯朴风格。“跳丧”还有“打丧鼓”、“跳丧鼓”、“撒叶儿嗬”等说法。

专家认为,“跳丧”是巴人图腾舞蹈演变而来,如今其许多唱词仍有崇拜白虎的内容,动作仿虎较多,如“虎抱头”、“猛虎下山”等。另外,在跳丧时在棺材上铺盖虎毯等,足以说明当时巴人崇虎的文化习俗。

虎形文物

有许多未解之谜

三峡博物馆筹办的这场与虎有关的藏品特展中,勾勒出了上古重庆的一个崇虎的神秘民族的模糊背影,其中还有不少谜团至今未能解开。

三峡博物馆巴文化研究员唐冶泽介绍,《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显示了古巴人的骁勇善战和能歌善舞,本次展出的国宝级藏品虎钮?于就生动给予证明。?于是一种军中乐器,用于宴乐和指挥军队进退,但巴人使用的?于非常特别,将系绳之钮作虎形,造型精美独特,显示了巴人不但擅歌舞,还异常的勇武精进。这次展出的虎钮?于高68厘米、重达30公斤,需要悬在横梁上击打,但战斗中移动得需战车运载,重庆地区山路崎岖,攻伐中虎钮?于是如何随部队运载并使用的,就无法得知了。

此外,巴人使用的青铜兵器上面多刻有虎纹图案,这次展出的一柄虎纹铭文戈,戈身刻有一段铭文,专家普遍认为就是当时巴人使用的文字,并将其归属于“巴蜀文字乙”类。遗憾的是,这段虎纹戈上的文字,至今无人破解内容。唐冶泽说,类似铭文戈全国极其罕见,是破解巴人文字最重要的载体。巴人是否拥有过文字,目前争论不休,成为史学界的千年谜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39669.html

相关阅读: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
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
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
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