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时,空军出动10架运输机,从北京、上海和西安机场向四川空运50支军队医疗队共计1500名医疗人员;
源源不断的飞机,源源不断的解放军、武警战士,源源不断的医护人员,源源不断的救灾物资,正在分秒必争地赶赴四川地震灾害现场。
从13日7时45分起,总参谋部组织出动22架军用运输机,调用民用客机12架,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不间断飞行79架次,按计划于14日凌晨将集结在洛阳机场的济南军区某机械化步兵师5000名官兵,在武汉、开封等地集结的空军空降兵部队6420名官兵及装备,成功空运到成都附近4个机场。
这也是解放军军史上和我国航空史上单日出动飞机最多、飞行架次最多、投送兵力最多的航空输送行动。
凌晨两点的紧急命令
广州军区空军运输航空兵某师承担了从空中向四川灾区运送救援部队及物资的任务。为了完成上级赋予的使命,13日7时45分,师长郑元林第一个驾驶着飞机冲向蓝天,20名机长、17名特级飞行员随即先后驾机起飞。
而在13日凌晨2时,一个紧急指令由上级下达到济南空军某部作战值班室:迅速做好随时出动执行救灾任务的准备!
启动抗灾救灾行动预案、按照飞行任务出动程序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确定机组人员和航线……一切准备工作迅即完成。
一支经过特地挑选组成的具有丰富高原山地飞行经验的机组人员,在被打破常规配备了“双机长”一号机组和以部队长为机长的备份机组之后,1架运输机、2架直升机以及4个机组集结完毕,随时听令,准备出发。
这是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能征善战”的部队。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该部多次在执行大兴安岭灭火、抢救地方车祸伤员、搜救胜利油田失踪工人等救援行动中屡建奇功,一个机组还曾被沈阳军区授予“扑火救灾空中轻骑兵”荣誉称号。
14日上午,这支由济南军区某红军师五千名官兵组成的队伍,被空投到四川地震灾区参加救援,从而成为中国军队历史上架次最多、人员最多、携带生活用品及抗震器材最多的一次空中救援行动。
“他们似乎都在奔跑”
雨雾,遮挡了视线;地震,破坏了地貌。来自气候和地形的恶劣条件严重影响着空投,但是,他们没有犹疑,选择了义无反顾。
数万条生命的生死未卜,分分秒秒跳动的时针无情,这些官兵在赛跑,与生命赛跑,与时间赛跑。“1%的生还可能,也要用100%的努力去抢救”,这个跳动在他们内心的目标让他们争取着每一个可能,挑战着每一个不可能。
撬开每一个石缝,推开每一块断壁,叫醒每一个生命……他们需要速度,他们要奔跑,要呼喊。
县城里已基本没有了道路,山坡、水沟、河床,是他们摸索前行的路。在13日10时的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里,军区司令员李世明已经紧急部署,他对着话筒大声喊:“带上精干人员,不惜一切代价向汶川进发!”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这群鲜活的橄榄绿,选择了与时间为敌,要从这个“敌人”的口中抢夺同胞的生命。
为了那些盼“救星”的人们
挺进震中汶川!那里有数万人生死未卜,亟待救援。
在北川县灾区,严重缺乏各种抢救设备和医疗设施,缺少担架,只能用门板、梯子、柜门代替;缺少雨衣雨伞,病人只能用纸挡脸避雨;缺乏帐篷,未撤离的灾区群众只能用木板搭起临时的避难所;许多幸存者和救援者四处找水,却找不到……
这一切,无不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救援。奇兵天降,为这方悲恸的土地带来了生的希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17415.html
相关阅读:二战德国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护士组
二战中日本王牌战舰“大和”号为何刚面世就已过时?
陈云忆抗战:如苏联没做这事抗战胜利起码推迟好几年
惨烈的塞班岛战役背后,还有日军更惨烈的兽行
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以百人伤亡毙伤敌军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