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中国驻印军鸟枪换炮:侦察连全灭日军搜索大队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军事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中缅印战区,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惟一取得战略性胜利的战场。

有人称,它是中华民族自1840年以来最光荣的不屈之地之一。

在这个战场上,当年曾有一支摄影队,拍摄了大量照片,藏于美国国家博物馆。

章东磐,该书主编之一,带领团队远赴美国,将2万3千张照片一一扫描,带回国内。

当年的那些英勇壮士,终于走出重重遮蔽,回到了国家的记忆里。

两年后,2012年5月,《国家记忆》(二)面世。

364张照片,再次让人们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光荣战场。

其中的一章,取名“印度”,讲述了中国驻印军特殊的训练生活。

照片里的场景,安静而又快乐。

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境内,恒河冲积平原上,有一个名叫兰姆伽的小镇。

在地图上,这是一个被忽视的小圆点。

直至今日,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小镇在八年抗战期间对中国战局起到的关键作用。

70年前,正是从这个小镇上,走出了中国第一批现代化的军队,走出了一支让日军战栗不已的复仇之师。

1942年2月,抗战进入持久阶段。

日本在鲸吞中国之时,也将战刀挥向了东南亚。

缅甸岌岌可危。

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国政府派10万大军南下,协助英军作战。

这支部队,史称“中国远征军”。

浴血奋战两个多月,由于指挥失误、盟军不配合等原因,远征军陷于危险局势。

1942年4月,远征军分路撤离缅甸,大部辗转野人山回到云南,小部撤至印度。

10万人马,仅余4万。

“雪耻”,成了每一个远征军将士的心愿。

史迪威将军,时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他向蒋介石建议,在印度训练10万中国军人,由美国出资、出装备,将他们训练成复仇的勇士。

这支浴火重生的远征军余部,被称为“中国驻印军”。

他们的训练地点,就在兰姆伽。

“X”部队

兰姆伽小镇,“一战”期间原是英军修建的一座战俘营,关押过两万名意大利战俘。

这里只有干涸的河滩和荒凉的山谷,但交通便利。驻印军训练中心设在镇上,设施完善,还有游泳池、电影院、酒吧等场所。

各部绕镇分散驻扎,范围达30平方公里。

营地就设在公路两旁,整齐划一,红砖砌墙,方平瓦盖顶,木架结构,室内一律是白色墙壁。

1942年8月,中国驻印军正式成立,史迪威担任总指挥,郑洞国担任副总指挥,下辖新编第38师和新编第22师,师长分别是孙立人和廖耀湘。

根据史迪威的意见,中国驻印军代号为“X”部队,驻守云南边境线的原中国远征军(又称“第二次远征军”)则称为“Y”部队。

美国人负责装备和训练,英国人负责后勤,兵源来自中国。

第一批兵源,是撤退至印度的新编第38师,还有杜聿明第五军残部,共两万多人。

随后,大批青年从国内源源不断空运而来。

相当一部分是优秀的基层军官,还有一批是高校学生。当时着名的西南联大就派出了1100多名学生--学校甚至做了规定,大四学生入伍可累积学分,校长梅贻琦甚至把他的儿子梅祖彦也送去了印度。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军官和士兵都飞越了着名的“驼峰”(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航线,全程800多公里,需飞4个多小时。

上机前,他们被集中到昆明,接受体检,然后由美国军医盖上一个小的蓝色戳记,凭此印记上机。

许多人都是第一次乘飞机,飞机升空后,颠簸剧烈,每个人都吐得面无血色,加上高空寒冷,冻得僵硬,犹如过了一趟“鬼门关”。

一下飞机,新兵被安排进了临时营房,集中洗澡、消毒,换上新军装,旧衣服则全部回收焚烧。

清洁完毕,美国人开始分发军需品。

几十年后,很多老兵对当时的场面记忆犹新,因为分发的物质可以用“奢侈”来形容--

钢盔一顶,军服(夏冬装)各两套,羊毛衫夹上衣一件,棉织内衣内裤两套,短袜、衬袜及呢绑腿各一副,帆布胶鞋、大头皮鞋各一双,还有毛毯、橡胶雨衣、橡皮垫褥、水壶、手电、遮风镜、防蚊头罩、毛巾、铝饭盒、行军背囊……

有老兵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神情激动,“我们就这样成了一个美国兵了”。

休整两天后,这些新兵坐火车南下,到加尔各答,然后换船从恒河抵达目的地--兰姆伽。

避孕套事件

历经缅甸的惨败后,史迪威认为,将没有充分训练的军队投入到战场上,就等于是屠杀。

在兰姆伽,美国人充分履行了他们的承诺,先后有7000多名美国人来到这里,担任教官职务。

各种军事技术学校相继开设,比如战车学校、通讯学校、工兵学校、指挥学校,甚至还有专门训练炊事兵的后勤保障学校。

学员--中国官兵,分开受训,新入伍的大学生担任翻译工作。

训练内容,完全按照美国西点军校军事教程,规范并且严格。

例如步兵受训,普通士兵有队列操练、体格训练、战术理论、武器操作、单兵射击、格斗术、丛林作战、夜间作战、侦察捕俘、反坦克战斗等;而军官除了队列操练、体格训练、单兵射击,还要学习战术指挥、沙盘演练、无线电联络、步炮协同、地空协同、反空降等课程。

学习射击时,他们要熟练掌握各类枪械,以及枪榴弹、迫击炮、火焰喷射器的性能。

老兵撒世良初到印度,被分到第4战车营。

他回忆说,每天的训练时间从早上6点到下午2点,每天都有课程表,标明进度;包括战车理论、武器使用、作战方式,甚至用什么汽油,都有相关课程。

“训练班里也有中国教官,他们来自国内某辎重兵团,都是上尉以上级别。”

印度天气炎热,战车里酷热难当,一名士兵从国内带来一块手表,两天后,黑色的带子变成白色--被汗渍泡白了。

除了训练,他们还有各项娱乐活动,听京剧、看电影、唱歌,各种球类活动,一支中国人组成的“征轮”球队甚至打败了基地内所有的盟军球队。

更重要的是,因为充足的物资保障,这些中国士兵第一次享受到当兵的乐趣。

伙食为英方提供,各种肉类罐头和面包管饱,士兵天天吃到反胃,因为薪金充足,还经常去镇上的饭馆打打牙祭。

每个步兵都配有美制M 4 汤姆式冲锋枪、防弹钢盔,配发进攻型手榴弹。

每个班配备轻机枪若干挺,此外还有地面重炮和空中的火力支援。

老兵张克任回忆,练习卧倒时,过去都是人先看地,避免砸到枪;而在兰姆伽,美国教官要求不用管枪,砸坏了再换一支就是,“美国生产线上,一支枪几分钟就造好了”。这让中国士兵大为惊讶,他们之前接受的教育是“为什么你枪丢了,而脑袋还在?”

有趣的是,美国人还给中国士兵分发避孕套,结果被认为是一种道德藐视--中国士兵在军官的带领下,坐在屋檐下以示抗议!

几十年后,很多远征军老兵回忆往事,都对美国教官给予很高评价,他们也许有些骄傲,但对待训练极为严格,对人真诚,和士兵打成一片。

和国内军官动不动打骂、克扣军饷、衣食拮据、几个人一条枪比,兰姆伽就是天堂。

高层的矛盾

下层官兵其乐融融,而高层时有矛盾。

因为,中国战区最高长官蒋介石和他的参谋长史迪威之间心有芥蒂。史迪威甚至给蒋介石取了两个绰号--“花生米”、“小响尾蛇”。

“花生米”意为“低能儿”;“小响尾蛇”是指“爱吵架的人”。

中国驻印军成立时,蒋介石派爱将郑洞国担任副总指挥。

1943 年11 月底,蒋介石夫妇曾来兰姆伽视察。他们不住美方提供的住处,而宁愿住简陋的中国营房。

这也看出双方的微妙关系。

在郑洞国回忆录中,曾对史迪威有过评论:一方面精明强干、意志坚定,是具有丰富战争经验的军人;另一方面又孤傲自大,似乎对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本能地具有某种轻视和不信任的心理。

时任郑洞国副官,后来成为史学家的黄仁宇认为,史迪威将军身上有很强的“戈登情结”--他想将中国驻印军培养成自己的部队,发放装备、军饷、粮食的大权全掌握在美方手中,甚至包括作战指挥权。

郑洞国回忆说,经常有中国军官对他诉苦,说受到美国人的“欺压”,“至于孙,廖两位师长,因所处地位不同,言行尚属谨慎,但私下也时时流露出对美国人一些做法的不满。”

他提到了一件事--

当时任总指挥部副参谋长的中国将领温鸣剑,因事和国内军政部通电。史迪威知道后竟大发雷霆,强令他回国。在郑洞国的抗议下,温鸣剑才未予遣返。

直到1943 年1 月,第一期整训计划方告结束。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数据显示,截至1944 年年末,先后有10 万名中国士兵在兰姆伽受训,国内师以上高级指挥官有三分之一在这里进行过短期轮训或者合成训练。

英雄墓地

1943 年10 月,缅北,茅邦,雨季已近尾声。

中国驻印军终于走出兰姆伽,开始了复仇第一战。

当天,日军第18 师团步兵第55 联队的一个搜索大队与驻印军的一个侦察连相遇。

双方兵力等同,均为两三百人。

一番枪战,加上一个钟头的迫击炮弹雨,日军竟没有一人逃出杀戮之地。

日本人大惊。因为一年前,日本人仅用一个大队(约300 人)把守密支那,就逼得杜聿明的数万人不敢攻击,绕道野人山而走。

此后,中国驻印军几战几捷,用一种近乎疯狂的复仇方式,将日本人赶出了缅北最后的据点--密支那,尽雪前仇。

日方记载,中国驻印军先后与日军6 个师(旅)团交手,歼灭日军一个师团主力,重创3 个师团和一个独立混成旅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05884.html

相关阅读:二战中日本王牌战舰“大和”号为何刚面世就已过时?
二战德国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护士组
惨烈的塞班岛战役背后,还有日军更惨烈的兽行
陈云忆抗战:如苏联没做这事抗战胜利起码推迟好几年
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以百人伤亡毙伤敌军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