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国共关系变迁史中的黄埔军校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历史趣闻 来源: 记忆方法网
,

■希望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民主革命时期走上革命道路的一代青年之共同目标

主持人: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以下简称《正》剧),清晰地展示了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从黄埔军校的建立到共同抗日再到走向决战的历史。那么,能否结合电视剧中的一些情节,具体谈谈民主革命时期国共关系变迁史中的黄埔?

秦立海:《正》剧通过湘籍两个杨氏亲兄弟在国共两个阵营中所走过的不同人生道路,折射出近代中国所面临的不同历史命运的抉择。在近代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政党,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大潮中面对共同的历史使命,曾有过两次密切的合作,但由于两党的性质和纲领不同,最终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从而导致了不同的历史命运。

孙果达:《正》剧的一些主要人物都可以从历史中找到真实的影子。比如,杨立青身上就有陈赓等人的影子,瞿恩身上就有瞿秋白、恽代英和周恩来等人的影子。其实无论瞿恩、瞿霞,还是杨立青、杨立仁,都是那个时代革命青年的缩影。《正》剧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那个时代的青年为什么要革命?是不是因为他们太穷?不是,实际上他们大多家庭殷实得很。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豁出命去革命?因为他们都想使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还有一个问题是,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为什么能合作,使得国共两党中的不少人成为了黄埔军校的“同窗”?那就是想联手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于水火。我们只要看看国共两党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就明白了。他们的家庭大多殷实,本人又是见多识广、才华横溢。如果不是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目标,又何必把脑袋提在手里九死一生呢?!从这一意义来说,国共两党当时确实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国共两党合作创办了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力量

主持人:《正》剧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几个主人公都与黄埔有着密切的关系,似乎黄埔军校就是上世纪20年代初那些革命青年向往的圣地。那么,历史情况又如何?

秦立海:1924年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一次合作,采取了“党内合作”的方式,即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当时,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曾形容说:“中国共产党好像机关车,国民党好像货车,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好像人车货车套上机关车”,发挥了革命“火车头”的重要作用。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国共两党合作创办了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力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

王晓华: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苏俄的帮助下,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基础,以国共合作为平台而创建的一个新型的军事学校。他们是由一批站在时代最前沿的国民党和共产党中的顶尖人物合力整合而成的。

首先,军校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可谓时代先锋,风云际会。国民党方面:黄埔军校校总理是孙中山,蒋介石是校长,廖仲恺是党代表,何应钦是总教官,戴季陶、邵元冲、邵力子曾为政治部主任,张治中是入伍生团长,陈立夫是校长秘书,邓演达、方鼎英是教育长,汪精卫、胡汉民、周佛海等为政治教官。共产党方面:周恩来是政治部主任,张申府是政治部副主任,叶剑英是教练部副主任,聂荣臻是政治部秘书,政治教官有恽代英、萧楚女、包惠僧、高语罕、张秋人、于树德、陈毅(武汉分校)等。

其次,黄埔头几期学生都是有志青年。1924年国民党一大结束后,代表们回各自省份招生,国共领导人设点帮助军校招生,例如,何叔衡在长沙办理第一期秘密招生,毛泽东负责从各地转到上海的招生工作;于右任介绍陕西学生入校。黄埔生都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革命青年,他们当中的翘楚,后来不是成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就是成为共产党的开国将帅,可谓将星熠熠,星空璀璨。从1924年6月第一期开学,到1928年3月,易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共开办6期,黄埔将星多出于此。

其三,国共师生都是有主义、有理想、有信仰的人。国共师生满怀理想,为各自的理想走到大革命的同一战壕里,为爱国而学习本领,为主义而献身奋斗。这一点颇像剧中的瞿恩、杨立青和杨立仁、楚材等人,一根筋走到底。

■“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右转的一个标志,其反革命行为令一些黄埔学生无所适从

主持人:《正》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黄埔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学生穆震方加入“青年军人联合会”,国民党学生汤沐雨参加“孙文主义学会”,因为政治信仰不同,两人越闹越厉害,在食堂里打起来,最后发展到动枪事件。那么,历史上是否有类似的事情?这是否也说明黄埔学生中也存在明显的派别倾向?

王晓华:真实的情况是,在黄埔军校中以蒋先云、周逸群、许继慎为代表的共产党学生成立的“青年军人联合会”,是得到蒋介石同意的。蒋先云等公开发行《向导》等宣传共产主义的刊物;但蒋介石又指使国民党学生贺衷寒、潘佑强、杨引之等人成立“孙文主义学会”,惹是生非,寻衅肇祸。双方势同水火,后来发展到见面就骂,一次在广州中山大学校园里,潘佑强、杨引之与“青年军人联合会”负责人大打出手。两派学生发展到真有一个右派学生动了枪,此人被蒋介石关了禁闭。

黄埔师生都是有信仰的。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基础是三民主义,因此,共产党学生也遵循三民主义。第一期有学生说信仰无政府主义,蒋介石说本校是三民主义学校,怎么能允许你信仰无政府主义呢?后来就让那个学生退学了。

1925年3月20日,蒋介石发动了“中山舰事件”。起因是蒋介石造谣说中山舰要炮轰黄埔军校,共产党要赶走蒋介石等。于是他下令逮捕了中山舰舰长李之龙,大抓共产党员,软禁苏联顾问,逼走汪精卫。事后,蒋介石令周恩来和共产党员退出第一军和黄埔军校。“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右转的一个标志,他的反革命行为令一些黄埔生无所适从,电视剧中杨立青困惑与迷茫就反映了当时的情况。他们面临着像剧中杨立青那样,到底是跟着校长走还是跟着瞿恩走的选择。当时,蒋介石最得意的学生蒋先云第一个声明退出国民党。李默庵等39人退出了共产党,从此李默庵得到蒋介石的信任和重用。

主持人:从《正》剧中我们还看到,黄埔生在北伐中作战十分英勇,那么他们在北伐中有哪些突出战绩?

王晓华:黄埔军校虽然学制只有半年,但在革命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军事才干,一边学理论,一边通过社会实践,参加东征,一期中的学生有很多人在攻打惠州、淡水、棉湖的战斗中牺牲,但也使黄埔生得到锻炼,增长了勇气和经验,这是十分重要的。在北伐战争中,在第四军和叶挺独立团中的共产党员,如曹渊、蒋先云、许继慎,作战十分英勇。在东征攻打惠州的战斗中,四团团长刘尧宸指挥全团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连续冲锋,他这个团是清一色的黄埔生,全团12个连长半数是共产党员,战斗力之强为各军之冠。激烈的战斗持续到日暮,刘团长亲自扶梯,指挥部队往上冲,不幸牺牲。最后,国民党党员连长陈明仁与共产党员连长陈赓并肩作战,斩将搴旗,带头登上惠州城头,这被传为美谈。在丁泗桥、贺胜桥的战斗中,叶挺独立团因为有共产党员,战斗力冠于军,两位共产党员营长曹渊与许继慎身先士卒,奋力拼杀,从而夺取了吴佩孚亲自督战的重要阵地。而蒋介石的第一军,由于共产党人的退出,元气完全丧失,战斗力一落千丈。攻打武昌频频失利,刘峙被蒋介石斥为“指挥无能,致该部损伤奇重,又痛又惜,悲耻交至。”在共产党和工农群众的积极支援下,北伐军攻取两湖,夺取江西,占领东南。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黄埔生们也因选择不同政治道路而操戈对垒

主持人:我们知道,大革命后期蒋介石开始叛变革命,发起了“清党”,残酷地迫害共产党,终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那么,这对黄埔学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秦立海:在北伐过程中,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这使一度给民族复兴带来希望的国民党,在蒋介石、汪精卫的手中开始走向另一种选择。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易劳逸所说:“在这个依靠军事力量支持的政权里,想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权力、威望和财富,而不是去为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的人实在太多了”。蒋介石、汪精卫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的反动行径致使国共两党反目,陷入了十年内战的深渊。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党蒋介石凭借“枪杆子”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开始了在全国范围的一党专政和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则在一片血雨腥风中被迫走向农村,并从中悟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黄埔生们也因选择不同政治道路而从同窗变为对手。

王晓华:在十年内战期间,黄埔同窗相残的事情屡见不鲜。1932年6月,为了“围剿”鄂豫皖根据地,蒋介石调动了以黄埔一期的师生李默庵、胡宗南、李玉堂、俞济时、蒋伏生等和教官蒋鼎文、汤恩伯、陈继承等十个师的黄埔嫡系,与红军中的黄埔生徐向前、陈赓、倪志亮等部展开了大血战,特别是陈赓和李默庵,两人是同时从家乡去投考黄埔军校的哥们,这次两兄弟一见面,顿时你死我活,割袍断义。双方死伤惨重,最后徐向前不得不带领队伍实行战略大转移。1933年2月,蒋介石出动50万大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围剿”,陈诚指挥的中路军12个整师16万人,率黄埔战将萧乾、霍揆彰、黄维、夏楚中、李及兰、彭善、陈烈、胡启儒、方天、宋瑞珂、方靖等,与共产党方面周恩来指挥的红军对战,具体对象是林彪的红一军团和彭德怀的红三军团,聂荣臻为红一军团政委,陈奇涵为红一军团参谋长,红一军团下辖红四军原军长王良是黄埔六期生,打漳州时牺牲,而军政委罗瑞卿是王良的同班,红十五军政委左权也是黄埔生。在周恩来的调动下,国民党方面罗卓英命五十二师师长李明和五十九师师长陈之骥率部奔袭黄陂,结果中了埋伏,两个师就这样报销了。

主持人:那么,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是什么?

孙果达:其中原因应该很复杂。从内因与外因的作用看,首先是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过早逝世,其继任者蒋介石改弦更张,不再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其次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成员刚刚从理论走向实践,尤其是刚刚从书斋走向战场,一切都来不及学习,所犯的各种错误在所难免。再次是共产国际这个当时全世界共产党的领导者,既过多考虑了苏俄的利益,又不了解中国的具体国情,乃至造成了许多的决策失误。而尚在幼年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国际的失误既缺乏辨别能力,更没有选择能力。就此点而言,也就能明白此后的毛泽东为何如此强调共产党的独立自主。

《正》剧中的特殊剧情使我还想起了毛泽东的一句名言:“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为什么这么说?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当时敌我难分。比如,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开始后,当北伐军将士在前方冲杀时,他们中不少人,尤其是将领的家庭,在后方却成了土豪劣绅而被打被杀。这就直接激化了国共之间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矛盾,既给了陈独秀为立即制止“左”而不得不日益“右”的压力,更给了国民党右派加速制造分裂的口实与理由。亡羊补牢,这一沉痛教训引起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深刻反思,也直接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发展与完善,从而保证了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再不会重蹈覆辙。到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更是提出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确保党的统一战线的扩大、贯彻和落实。正是为了解决这些在世界经典理论和革命实践中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问题,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革命理论才脱颖而出,应运而生。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开始了第二次合作,黄埔同窗又同挖战壕,共同抗日

主持人:《正》剧中,为共同抵抗日本侵略,当年的黄埔同窗又携手,相互配合,比如剧中就有国共两党军队在打日本时相互配合的情节,那么抗战史上有这回事吗?

秦立海:1937年“七七”事变后,正是经过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和努力,以及各方面进步力量的推动,国民党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第二次携手合作,因此才有全民抗战。为响应历史召唤,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当年的黄埔师生几乎全都投入了全民抗战。他们多数人在国民党政府的正规军中作战;不少人在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中任职;还有一些人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工作。当时国民党军队担任正面作战任务,八路军、新四军担任侧击日军和深入敌后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的任务。正面战场阻击日军的进攻,开辟广大敌后战场得以钳制大量的日军,在抗日战争战略统一体中,两者是互为依存而又相对独立。广大黄埔师生在各个战场上,同全国军民一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在抗战时期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曾给予高度评价,指出:“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

王晓华:实际上,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相互配合抗战的情况很多。最典型的例子是忻口会战期间,李默庵的第十四军负责保卫忻口的正面战场,与日军搏杀,而他的黄埔同学八路军方面的徐向前、林彪、陈赓等率部深入敌后,互相配合,从而取得平型关大捷,给日军以很大打击。

孙果达:还有,抗日战争时期在获取日本侵略者情报方面,国共两党也有很好的合作。比如,抗战中国民党方面军统对日无线电侦破方面得到了共产党情报部门的大力协助。当时中共中央把破译日军电报密码的情况主动通报给国民党政府,蒋介石立即派遣一位少将参议前往延安索取,得到了已经破译的日军密电码以及八路军缴获的日军三套密电码本。蒋介石对此很高兴,立即分别印发给军统及各个有关部门,对军统破译日军密码起了重要作用。据军统大头目沈醉说,军统破译了日本空军的密码,因此对每次日机准备轰炸的目标都能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报,对后方的防空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也应该看到,就在国共携手、共同抗敌的紧要关头,蒋介石仍然发起了反共高潮,如电视剧中楚材告诫杨立仁,要提防和打击共产党,保存力量,消灭八路军和新四军。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是,1941年初,顾祝同秉承蒋介石的旨意,发动皖南事变,将枪口对准叶挺、项英、袁国平等昔日的同事和学生,酿成千古奇冤。这一同室操戈的惨剧,令亲者痛仇者快,是抗战阶段最大的悲剧。

■天下黄埔是一家,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黄埔同学殊途同归

主持人: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又起。《正》剧中的杨立青在东北,与他的黄埔同窗汤沐雨、吴融等捉对厮杀,最终杨立青部活捉了汤沐雨。那么,这里有历史的影子吗?

王晓华:有。历史上,林彪和他的东北联军与黄埔时的同学杜聿明、陈明仁、廖耀湘、李鸿等王牌军驰骋黑土地,排兵布阵,逐鹿鏖战。陈明仁坚守四平,曾打败林彪的进攻,林彪也曾力克锦州,活捉黄埔同学范汉杰,形成关门打狗之态势,在运动中消灭了国民党五大主力中的两大主力,即李鸿的新一军和廖耀湘的新六军,活捉廖耀湘,把杜聿明打得铩羽而归。黄埔同学曾泽生举行战场起义,弃暗投明。老师周恩来不忘黄埔情,写信给被团团包围在长春的郑洞国,劝其站到人民一边。在最后的关头,郑洞国放下武器,向解放军投诚。

另外,陈赓与老同学李铁军周旋,打洛阳,活捉同学邱行湘、康泽。在淮海战场上,陈毅、粟裕指挥解放军60万人打垮蒋军80万人,活捉了黄维、杜聿明。陈赓在战场上还亲自找棺材,掩埋战死的同学熊绶春。淮海战役的结果,让蒋介石失去了他赖以与共产党对抗的黄埔嫡系,最终逃到台湾。身处台湾的蒋介石临死念念不忘“反攻”大陆,毛泽东在最后时刻不忘祖国统一,两人政治立场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海峡两岸必须统一。

主持人:《正》剧中杨立青到战犯管理所去看望同学汤沐雨的情节颇为感人,那么这个情节蕴涵着怎样的历史内涵?

王晓华:历史上有类似的真实情况,是陈赓到重庆白公馆,去看望关押在那里的战犯宋希濂、曾扩情等黄埔同窗,他推心置腹,循循善诱,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使老同学思想上有了触动和转变,最终认识到自己走错了路。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最终黄埔同学,殊途同归。晚年的李默庵从海外归来,为海峡两岸的再次合作而贡献余生;昔日反共专家邓文仪也重回大陆;徐向前、宋时轮、侯镜如、郑洞国、黄维、阎奎耀、郭汝瑰等济济一堂,共商国是……天下黄埔是一家,黄埔同学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再立新功。这真是“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亲爱精诚”、“努力建设中华”……黄埔精神永存。

■民心向背是决定革命成败的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最终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主持人: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呢?

孙果达:今天重温这段历史,不能不使人感慨万千。

其一,两次国共分裂,两次民族遭难。尤其令人扼腕的是,每次分裂,总能在背后看到外国势力的影子。确实,当一家子矛盾激化时,外人的插一杠子,往往更导致情感失控火上浇油,其结果自然是亲者痛仇者快,甚至渔翁得利。由此可见,维护中华民族团结是符合每一个中华儿女根本利益的。

其二,不能不使人信念坚定。正如电视剧的名字一样:“人间正道是沧桑”。“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曾经和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非常客观也非常辩证的评述。“其始也简,将毕也钜。”这是董必武在参观上海一大会址时留下的题词,是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历史的概括。遥想当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不就几个年轻人加几支笔几张纸吗?但曾几何时,就从上海一间小小的客堂间走上了天安门;至于今天正在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更是当年无法比拟的。

秦立海:重温历史,我们还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民心向背是决定革命成败的关键因素。抗战后期,美国驻华使馆人员在写给美国国务院的报告中就已指出:“共产党的政府和军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受到有积极的广大人民支持的政府和军队。”“中国之命运不属于蒋而属于他们”;“未来的中国,共产党将占有决定的和重要的地位”。果然,这一预言很快变成了现实,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以自己的博大胸怀超越了狭隘的单一阶级利益,代表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回报,中国人民也理所当然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并赋予了她领导全国人民管理和建设国家的历史重任。

特邀嘉宾

主持人:李庆英

王晓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

员、民国史专家)

孙果达(南京政院上海分院军事

指挥与管理教研室教授)

秦立海(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副教授)

■主题延伸

1.黄埔军校走出的军事将领

共产党方面:(1)新中国十大元帅中的五位元帅,即徐向前、林彪、聂荣臻、叶剑英、陈毅。(2)大将有陈赓、许光达、罗瑞卿;上将有周士第、陈奇涵、张宗逊、杨至诚、宋时轮、陈伯钧、郭天明、陈明仁、萧克、陈士榘10人;中将有严奎耀、彭明治、常乾坤、唐天际、曾泽生、倪志亮、郭化若、谭希林、王铮、莫文华、何德全、韩练成12人;少将有袁也烈、方之中、曹广化、李逸民、洪水、廖运周、张开荆、周文在、戴正华、魏镇、张希钦、陈锐霆、王启明、王兴纲、隐汉章、张学思、高存信、白天、徐介藩、王作尧、吴克之、朱家壁、黎原23人。(3)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陶铸、李富春、程子华、曾希圣、袁仲贤等8人。(4)革命战争中牺牲的左权、曾中生、许继慎、蒋先云、王尔琢、黄公略等28人。

国民党方面:特级上将蒋介石;一级上将陈诚、何应钦等15人;二级上将刘峙、蒋鼎文、胡宗南等13人;追赠上将刘戡、邱清泉等7人;中将加上将衔张治中、钱大钧等2人;中将、集团军总司令、兵团司令官等职务的有关麟征、孙元良、杜聿明等84人。(王晓华)

2.黄埔军校:“无湘不成军”

黄埔军校中,湘籍师生居全国各省之首。仅以军校1至5期为例,毕业学生总人数为7399人,而湘籍学生达到2189人,其中黄埔1期学生达197人,竟占总人数的30.5%。众多的湘籍黄埔学生为其后在我国近代史上湘籍将领大批胜出奠定了基础。据统计,军校1至5期的师生被列为国共两党名将的有313人,其中湘籍名将达81人。黄埔同样真可谓是“无湘不成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502984.html

相关阅读:重温血浆经济和艾滋病的混乱时代
三十五个真实的中国历史
王熙凤操办的两场葬礼 竟是她人生的高点与末路
选人用人须经得住倒查
大汉奸戴笠:敢于中情局合作 更敢和美国叫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