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1955年授衔-四野大佬刘亚楼争大将失败的背后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军事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现在沸沸扬扬流传的有关55年授衔内幕很多,既然是授衔就有争的和让的,争的肯定比让的多的多但从目前曝光的情况来看,似乎青一色都是谦虚礼让的典型,当然其中不乏有实事求是的,比如孙毅徐立清是主动写过信让过上将的,许光达也是固辞过大将的,可惜有些就不甚可靠,比如曾广泛流传的粟裕让帅的故事,就是出自李银桥卫士回忆,而最初的元帅11人名单里并没有粟裕,因此不知道粟裕的这个让帅是以退为进还是子虚乌有了。

谦让的本来就是凤毛鳞角,至于说到争衔的那可就海了去了,就连元帅里贺龙对自己排在林彪下还不大服气呢。在元帅决定后这些位的部下自然是要找上门来争一争了,现在的反面典型揭出来的也就是王近山,王必成,聂贺亭等区区几个中将,实际上就连当时正在青岛疗养从不过问这方面是非的林彪这回也在别人请托下出了手。可见争衔之激烈了。

“大将”之争

当然能请的动林彪这位尊神的除了毛主席外就得数刘亚楼了。刘亚楼和林彪的关系其实不用多说了,就提几件事,红军时期林彪当军团长时,大会小会,身边常有俩保彪,左面刘亚楼,右面杨成武。林彪话音一落,带头喊号子的就是这两位。抗日时期斯大林三个半师换林彪的神画就是从刘亚楼这儿传出来的,解放战争时期,林彪说刘亚楼一人顶三参谋长。林彪打叶群时,也就刘亚楼敢劝。65年刘亚楼去世前林彪还打破不探望病人的惯例去看望了刘,并留下些京剧唱片,等刘死后也是林彪亲自主持了葬礼。

55年授衔最先搞定的是元帅,1954年9月28日,也就是授衔前,新的中共中央军委产生,由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12人组成,元帅大将军衔是由中央军委决定的,这几位自然当仁不让,除了小平同志兵转民,来个中共中央秘书长,其它的一人一个元帅哥俩好谁也不用争了,录取率100%。虽然排名时费了点劲,总还不至于抓破脸皮,可等到授大将时就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多了。

现在有一种说法,当大将你得有点资历,至少在红军时期是个主力师的师长,可算来算去够的上的远远超过10个人,这下就只好论资排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论资排辈也得按山头划,几大野战军都要有代表人物,还不能是主席不得意的,林彪的这封信也就应运而生了。林彪的这封信是写给主席的,大意是建议在授大将军衔时考虑井岗山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其实质就是增加些井岗山上下来的在大将中的人口。当然没好意思直说是要给刘亚楼授大将。而从授衔的结果看,和井岗山拉的上边的大将有六七人之多,可惜刘亚楼最终还是未能入选。

有熟悉军史的朋友参见上将排名可以发现刘亚楼在上将中的排名也不十分靠前,萧克,王震都在刘亚楼的前面,由此可能推出刘亚楼当大将本来就无望,但实际上把大将中的一些位如罗瑞卿,许光达,黄克诚,论资历,战功,下放到上将中也排不到前几名去,因此谁当大将,谁不当大将还是很有些复杂性的。

我之所以说刘亚楼当大将还是有希望的是基于授衔后中央军委的变化。1956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增补黄克诚(国防部副部长兼中央军委秘书长)、粟裕(总参谋长)、陈赓(副总参谋长)、谭政(国防部副部长兼总政治部副主任,12月任总政治部主任)、肖劲光(国防部副部长兼海军司令员)、王树声(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军械部部长)、许光达(装甲兵司令员)7位大将和肖华(总政治部副主任兼总干部部副部长)、刘亚楼(空军司令员)、洪学智(总后勤部部长)3位上将为中央军委委员。由此可见,前一任的军委委员全是元帅,这次增补十位基本是按大将衔的,三位没能入选的大将多是因平衡派系和照顾老弱病残给照顾进去的,单以刘亚楼的,解放时四野参谋长,和解放后空军司令员的职务授大将还是有希望的,虽然比较起来刘的资历可能差些,但比起许光达的突击提拔还是好些的。

大将中论战功头一号粟裕肯定是当然人选,论党龄要算陈庚最长而他本人又是北伐名将,黄克诚是当时的军委秘书长井岗红旗下的蛋,张云逸当过新四军的参谋长而当时粟裕不过是个支队长,王树声当过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许光达是洪湖苏区的代表,又是装甲兵司令,徐海东算是鄂豫皖苏区的代表,萧劲光是海军司令员也是井岗山上下来的,谭政是党在军队的政工方面的旗帜,主席坚持在大将里要保的,最后罗瑞卿这个大内保镖是主席钦点的公安部长,虽然听说当时评议时阻力不小可在主席力保下还是通过了。这样看来十位大将是一个都不能少。

从结果上看,许光达,萧劲光这俩兵种司令可都是大将。如果主席不坚持在大将中设政工干部的化,或者不提名罗瑞卿入选的化,以刘亚楼当时的职务还是有一定希望的。那么究竟是谁最有可能挤掉了刘亚楼这个空军司令的大将呢,刨除山头因素,还是让我们在井岗山头内的两个大将来比较下。

虽然刘亚楼的是1929年才入的党,但和罗瑞卿的1928年也相差不远。解放战争时罗瑞卿的晋察冀政委和刘亚楼的四野参谋长比也没啥优势,解放后一个公安部长,一个空军司令,可以说平起平坐,但单以军队内部来论可能还是空军这个兵种司令更有说服力。

其实刘亚楼在红军时期也是师级干部,可惜的是抗日战争期间有些空白,但必竟在东野时刘亚楼的参谋长要高于谭政的政治部主人,“林罗刘谭”解放战争中刘亚楼压了谭政几年,战争时期重武轻文,和平时期重文轻武,政治挂帅,刘亚楼最后授衔时还是被谭政压过了一颗星。

刘亚楼其人

刘亚楼(1911—1965) 福建武平人。土地革命时期,任红4军第3纵队8支队政治委员,第12师35团政委,第11师政委,红1军团第2师政委,第1师师长,陕甘支队第2纵队副司令员。抗战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1939年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第四野战军14兵团司令员。建国后,历任空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兼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46年5月,经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兼政委林彪、副政委罗荣桓推荐,刘亚楼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参谋长。

那一年,刘亚楼年仅36岁。

从那以后,在东北局与中共中央的报告往来中,“林罗刘”频频出现。

东北老百姓说:“这林罗刘是大官,是共产党八路军在东北最大的官。”

林彪和罗荣桓在共产党和八路军里长期位居高位,而刘亚楼名气并不大,甚至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连名气都没有。

所以有人说,刘亚楼在东北是横空出世!

刘亚楼出生时长着一双横纹手,老百姓说这样的人命硬,有能耐。果然,他出生的第二天就“克”死了自己的母亲。长大后,养父母在他和亲生儿子之间进行了艰难的抉择,最后将他送进了学堂

1910年4月8日,在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大洋泉村降生了一位男婴,这个男孩生下时双手就是“横纹手”,也就是手掌间有一道长长的横纹贯穿。老百姓说凡是长有这样横纹手的人命硬,有能耐。

这个男孩就是刘亚楼。当时父亲给他取名叫兴昌,后来又改名叫“马长”,希望他能快快成长。

这个长有横纹手的孩子刚出生就遭遇不幸,他的母亲因产后风第二天就去世了,他的父亲是个贫苦农民,无力抚养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就在走投无路时,一位好心的乡邻伸出了援助之手,抱养了小马长,这人叫刘德香,是位铁匠。其实他的家境也不富裕,为了养活小马长,他把自己的女儿送给人家当了童养媳。

刘德香抱养小马长后,给他起了大名叫刘振东。小振东在养父母的照料下,一天天长大了。贫苦的家境,坎坷的经历,使小振东养成了闽西山区贫苦孩子特有的勤奋品格和倔强好胜的秉性。小振东天性机敏,七八岁时就能下河摸鱼了,他可以一个猛子潜入河里,从河里一下子摸出三条鱼来,左手一条,右手一条,嘴里还叼上一条!在闽西山区,几乎家家都有猎枪,男子们都会使枪,但枪法却是差别很大。刘振东凡事不甘人后,十几岁时便练出一手好枪法,山中的野兔,空中的飞鸟,只要在他的猎枪射程之内,便只有栽在他的枪口下了。

小振东的成长,使刘德香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觉得这孩子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只要下力气调教,会有大出息的。

刘亚楼上任参谋长时,林彪打破了不出门迎人的常规,亲自“屈驾”迎接,他握着刘亚楼的手,那平时难得一笑的脸上竟有了笑意,还讲了句让刘亚楼树敌的话:“你来了就好,你一个刘亚楼顶我三个参谋长。”

差一点被苏军枪毙的刘亚楼,从鬼门关里抽回脚,重新回到自己同胞的队伍里。

刘亚楼“一蹴而就”担任了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离不开老领导老上级罗荣桓和林彪的提携,人们常说人生转变要有机遇,刘亚楼恰恰碰上了这个机遇。

那是在美丽的港口城市大连,刘亚楼随苏军入驻到这里,他是中国人,又通俄语,担当起苏军与中共地方组织联络的重任。

一天,中共大连市委书记韩光打电话给刘亚楼,说罗荣桓来大连了。刘亚楼一听十分兴奋,罗荣桓是他在红军时期的老上级,一别8年了,能在大连重逢,实在难得啊!刘亚楼马上与韩光约好,同去拜访罗荣桓。

在一家医院里,刘亚楼见到了罗荣桓。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93710.html

相关阅读: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以百人伤亡毙伤敌军三百人
惨烈的塞班岛战役背后,还有日军更惨烈的兽行
陈云忆抗战:如苏联没做这事抗战胜利起码推迟好几年
二战中日本王牌战舰“大和”号为何刚面世就已过时?
二战德国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护士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