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贵(586~657),唐代名将。本名忽? ,新旧《唐书》皆有传,祖籍盂县上文村。史载说他自幼学武,“善骑射,臂力过人”,“弯弓百五十斤,左右射无空发”。和“三箭定天山”的白袍薛仁贵一样的英勇善战,隋末聚众揭竿起义,后归顺李渊,在完成唐朝统一大业和边境扩张的戎马生涯中屡立战功,先后任右光禄大夫、右屯卫大将军、左领军大将军等职,
并被封为虢国公、勋国公。唐显庆初年(公元657)病故,谥号:襄,享年72岁,
但是这一切真实的历史记载并未给张士贵留下好名声。无疑,张士贵是一个被许多代许多人记住了的历史人物,但是被人们记住了的他,却是另外一付模样??嫉贤妒能,迫害忠良,甚至谋反朝廷等,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繁荣昌盛的时代,同时也是张氏家族大放光彩的时代。张氏家族中不仅有为唐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出生入死、建功立业的军功世家,而且有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安邦治国的宰相望族。张氏家族的文治武功在唐朝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张士贵(公元586~657年),本名忽?,后更名士贵,字武安。官左领军大将军,封虢国公,子孙袭爵。卒后唐高宗为他举办隆重葬礼,赠辅国大将军,谥号曰襄。当朝宰相上官仪亲自为他撰写墓志铭,对他为李唐王朝出生入死、屡建战功的一生给予极高的评价。又诏赠东园秘器,并给仪仗之荣、陪葬太宗于昭陵。家族之荣耀与显赫达到了顶点。
张士贵的祖籍是山西盂县上文村。其曾祖张俊,官北魏银青光禄大夫、横野将军;祖父张和,官北齐开府车骑将军;父张国,仕隋朝历任陕县主簿,硖州录事和参军,以军功授大都督,定居虢州卢氏县,张士贵就出生在这里。张士贵及其子孙为李唐王朝南征北战,戍守边防的经历在山西盂县上文村祖坟的墓碑中,均有记载。从九世孙张崇嗣至二十一世孙张书,生前居官在外,死后均葬上文祖坟,且有墓碑记载其业绩。盂县上文遂以张士贵及其裔孙而闻名。隋朝大业末年,张士贵在虢州聚众反隋,后投奔李渊,被封为光禄大夫。按照李渊的旨意,在河南攻城略地,发展势力。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攻下隋都长安后,派相府司马刘文静经略河南。刘文静以张士贵为向导、以所占地盘为依托,在河南战场夺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李渊对屡建战功的张士贵大加奖赏。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时,指名要张士贵进京奉见,并加官通州刺史。从此张士贵便成了李唐王朝的一位叱咤风云的名将。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张士贵跟随秦王李世民西征,夺取了消灭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的胜利。接着,张士贵又被任命为“马军总管”,以劣势的兵力击败了王世充的五万马步联军劲旅,创造了以少胜多的骑兵战例。武德二年,张士贵在李世民的统率下,渡过黄河在山西击败勾结突厥的刘武周割据势力,取得了山西会战的重大胜利。唐高祖对张士贵的卓越战功,破格赏赐。武德三年,张士贵又跟随李世民进军河南,凭借他在河南征战多年的优势,大败王世充和窦建德。此后,又跟随李世民东征河北。由于张士贵多次跟随李世民屡建战功,遂被授为秦王府将军,成为李世民的嫡系和心腹。武德九年,在李世民夺取皇位的“玄武之变”中,张士贵又立有大功。《旧唐书太宗本纪》明确记载:“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李世民从自己的经历中深知“玄武门长上”职务之重要,所以他称帝后,立即任命张士贵为“玄武门长上”,成为禁卫军的首脑。贞观七年(公元633年),西南发生暴乱,唐太宗任命张士贵为“行军总管”前去平定。
贞观十五年,雄据漠北的薛延陀统军南犯,唐太宗组织五路大军进行反击,张士贵一路出云中,大败敌军。其他四路亦都捷报频传,薛延陀不得不遣使求和。战争结束后,张士贵立即被召回京,依然统率禁军。贞观十八年,唐太宗诏令调集粮草,招募军士,准备东征高丽。山西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薛仁贵到张士贵军营应募,成为其部属。次年三月,张士贵以“辽东道行军总管”的名义跟随唐太宗东征高丽,十月还师,无结果。但“安市大捷”却是这次东征中打得最漂亮的一仗。这次战斗打响后,张士贵首先率领精部队冲锋陷阵,薛仁贵身穿白色衣甲、手持方天戟杀入敌阵的英勇形象,给亲临前线的唐太宗留下了极为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后来唐太宗曾对薛仁贵说:“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东征回师后,薛仁贵一直跟随张士贵守卫玄武门。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张士贵致仕,薛仁贵接替了守卫玄武门的重任。次年,山洪暴发,由于薛仁贵奋力呼喊,救了高宗一命。高宗特赐他御马一匹。显庆三年(公元658年),薛仁贵二次东征高丽时,张士贵已经离开了人间。因此,张士贵对其部属薛仁贵始终是信赖、器重并大力扶持的,根本不存在加害之事。然而北宋以后出现的讲述隋唐故事的话本、小说和戏剧,却把张士贵说成是旧势力的代表,编造了许多迫害薛仁贵的故事,所有这些,纯属虚构。这是宋代及其以后的文人学士为了通过讲述历史,影射和抨击当朝权贵而虚构的,都是特有所指的。因此,虚构的历史上的张士贵是截然不同的。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张士贵谢世后,陪葬太宗于昭陵。
摘自《中华姓氏谱?张姓卷》
张士贵,虢州卢氏人,本名忽?。弯弓百五十斤,左右射无空发。隋大业末,起为盗,攻剽城邑,当时患之,号“忽?贼”。高祖移檄招之,士贵即降,拜右光禄大夫。从征伐有功,赐爵新野县公。又从平洛,授虢州刺史。帝曰:“顾令卿衣锦昼游耳。”进封虢国公、右屯卫大将军。贞观七年,为龚州道行军总管,破反獠还,太宗闻其冒矢石先登,劳之曰:“尝闻以忠报国者不顾身,于公见之。”累迁左领军大将军。显庆初,卒,赠荆州都督,陪葬昭陵。
摘自《新唐书》
张士贵者,虢州卢氏人也。本名忽?,善骑射,膂力过人。大业末,聚众为盗,攻剽城邑,远近患之,号为「忽?贼」。高祖降书招怀之,士贵以所统送款,拜右光禄大夫。累有战功,赐爵新野县公。从平东都,授虢州刺史。高祖谓之曰:「欲卿衣锦昼游耳。」寻入为右武候将军。贞观七年,破反獠而还,太宗劳之曰:「闻公亲当矢石,为士卒先,虽古名将,何以加也!朕尝闻以身报国者,不顾性命,但闻其语,未闻其实,于公见之矣。」后累迁左领军大将军,改封虢国公。显庆初卒,赠荆州都督,陪葬昭陵。
摘自《旧唐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88397.html
相关阅读:裴行俭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唐朝名将裴行俭
榜下捉婿 宋代科举造大批剩男剩女
唐朝初年大龄剩女问题严重 连唐太宗都干预了!
古人也有“签名档”:唐朝号为“花押”
杨万春:唯一打败李世民的人为何消失在历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