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宫得宠
张玉贞,本贯仁同,其祖为高丽名臣张安世。朝鲜建国后,太祖李成桂多次写信邀张安世入朝辅政,均被婉拒,最后遣其子张仲阳入仕新朝,官居汉城府左尹,后张家累世为官。虽出身官宦世族,但张氏因生母尹氏为其父之妾,所以并非两班贵族而为中人(两班与妾侍所出)。
父亲张炯在世时为朝中文官(赠领议政,后追封为玉山府院君),堂伯张炫为译官。前母为高氏,生母为尹氏,有两兄张希?颉⒄畔T匾约耙唤阏攀稀?/p>
朝鲜正史《朝鲜王朝实录》记载,时张玉贞堂伯张炫犯罪,张氏家族亦被牵连,张玉贞由此没入宫中为内人。
张氏入宫后受到肃宗曾祖母庄烈王后的赏识。又由于容貌气质出众,被肃宗临幸并宠爱有加,但此举引起肃宗之母明圣王后的强烈不满,适逢肃宗元配仁敬王后不幸辞世,明圣王后便搜织罪名将张氏驱逐出宫并在丧期过后立即捡择大臣闵维重之女闵氏为继妃(即仁显王后)。
肃宗一脉几代单传,原本人丁单薄,然而仁显王后入宫后长期无子,使得其处境尴尬。仁显王后本知肃宗与张氏旧事,时明圣王后升遐,为使王室有后,向肃宗提出将张氏接回宫中,此举亦获得庄烈王后的支持。
肃宗随即召张氏入宫,恩宠更胜往日。肃宗十二年十二月十日被封淑媛,不久又升昭仪。肃宗十四年(1688年)十月二十八日,张氏于昌庆宫就善堂诞下肃宗第一个后嗣李昀(日后为朝鲜景宗),肃宗大喜。
肃宗十五(1689)年一月,张氏被封为正一品“禧嫔”。同年(1689年)肃宗以“善妒”之罪废掉仁显王后与金贵人,将她们赶出宫外,贬回私宅。五月,擢升张氏为中宫王妃(史称“己已换局”)。
张氏父母亲由此分别册封为府院君与府夫人,其兄张希载亦成为捕盗大将,而张氏也成为朝鲜王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中人出身却登上国母之位的王妃。
排除异己
张氏入主中宫后开始培植她的朝廷势力,利用王妃之身份在朝中广纳党羽,成功得到南人派的支持,并使其子李昀被立为世子,可谓权倾一时。张氏为保肃宗专宠,排斥异己,多次责打被肃宗宠幸的宫女,她的狂妄骄纵使得肃宗对其逐渐厌恶。
当时因失势而对时局持反对态度的西人派,趁机在金春泽等人的带领下发起“闵妃重定运动”。肃宗为平衡各方势力使其相互牵制,抑制张氏及南人派,对此给予暗中支持,而党派斗争也由此愈发激烈。
肃宗二十年(1694年),张氏感到威胁,遂通过其兄张希载意图谋害废后闵氏,不料被肃宗识破,借此除去其一干党羽。不久,肃宗决定迎接仁显王后回宫并重立为妃,贬张氏为嫔。
张氏为此深感不满,多次上诉不果。七年后,肃宗二十七年(1701年),久病在床的仁显王后病危,张禧嫔请巫师作法,意欲加害仁显王后。结果东窗事发,十月,肃宗以“诅咒国王”、“巫盅王妃”之罪名将张氏废为庶人并赐毒药将其鸩杀,世子哀痛欲绝。
肃宗虽令张氏自尽,但对世子依然疼爱有加,驳回了西人派要求“改立世子”的要求。
世子李昀继位后,一直供奉其母灵位于后苑的别殿,并追封母亲张氏为“玉山府大嫔宫”,即“七大宫”之首。
张禧嫔与朝鲜燕山君时期的张绿水及朝鲜中宗时期的郑兰贞合称朝鲜三大妖女(三大妖女的另一说为张禧嫔张绿以及朝鲜宣祖时期的金尚宫)。
出身问题
张禧嫔的出身通常被人以“卑贱”来形容,这显然是受到《仁显王后传》等朝鲜民间小说的影响而形成的印象。小说中张玉贞出身低贱,因嫉妒仁显王后一直对其怀恨在心。虽然小说流传百年,影响甚广,张玉贞的卑微身份已然深入人心,但这只是相对的说法(宫中嫔妃多数为两班出身,张禧嫔更是唯一一位中人出身的王妃),张禧嫔的家庭并非社会下层。
虽然张玉贞出身中人(朝鲜社会的第二阶层,次于两班,高于常民和贱民)而非两班贵族,但是张氏家族确是当时闻名的巨富之家,这点并无争议。
张家本贯仁同,早在高丽时代已是官宦世家,张炯神道碑有文曰“仁同之张,国之大姓也”。朝鲜王朝建立后,张家几代入仕司译院,多人在科举考试中摘得译科状元。而在朝鲜,译官不仅仅是一般的翻译,通常还作为外交官出使四邻,在明清之交的朝鲜,外交更是国中大事。
另外,译官由于其语言及身份的双重便利,通常主导着国家的对外贸易,这批人被称为“译商”。译商利用语言优势和官家身份垄断了当时的大宗交易,进而积累了巨额财富。根据史料记载,当时朝鲜译官在出使明朝时私下贸易,曾因为过分贪婪被大明锦衣卫拘谨于礼部大堂,导致朝鲜君臣自惭形愧,深感“祖宗见宠于中华之美扫地矣”。
张家以及张玉贞生母尹氏所在的尹家都是这样的“译商”之家,尤其是张玉贞堂伯张炫,《朝鲜王朝实录》称其为“国中巨富”。就连仁显王后的兄长闵镇远在自己的著作《丹岩漫录》中也形容张家“富豪甲一国”。
张玉贞之父张炯在世时也是译官,张玉贞十一岁(虚岁)时病逝,此前张玉贞之兄张希??译科状元)及前母高氏均已过世,此时家中仅生母尹氏及其所出三兄妹(张希载、张玉贞及一姐张氏)。张炯过世后张玉贞多为伯父张炫照料,后张炫因参与“三福之变”获罪远配,张家被抄,张玉贞由是入宫。
值得注意的是,史书记载张玉贞祖父张应仁性格豁达仗义、轻利疏财,曰其“性豪举,疏财利”“金银布地人争拾取,仁如无见独自长歌”。而史料又言张炯为人“誓守清贫,不问生产,认真安分,无所钦艳”,由此也有人认为张炯一支恐积蓄无多,张玉贞很可能在张炯去世后就因家境所迫进入宫中。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75845.html
相关阅读:古人也有“签名档”:唐朝号为“花押”
杨万春:唯一打败李世民的人为何消失在历史中
唐朝初年大龄剩女问题严重 连唐太宗都干预了!
裴行俭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唐朝名将裴行俭
榜下捉婿 宋代科举造大批剩男剩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