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在对越反击战中,配属我团参战的炮兵,急需炮弹,金平县勐拉公社金水河民兵连三排六班的十个傣族姑娘,年龄最大的二十二岁、最小的不满十六岁。她们接受向阵地送炮弹的任务后,冲出寨子,刚过勐拉河,就遭到越军炮击,她们赶快卧倒,等越军的炮弹落地爆炸后,又一跃而起,一口气跑了两公里。跑到炮弹存放点,一人一箱炮弹扛上向阵地跑去。为阵地送去60多箱炮弹,支援了炮兵连的战斗。
送完炮弹,回到公路边,后方又运来两车炮弹。她们二话不说,和前来送炮弹的十几个男民兵一到,将炮弹一厢厢卸下来,送往阵地。从公路到炮阵地有近一公里,要爬六十多度的陡坡。
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解放军女兵
越军的炮弹不时在坡上爆炸,她们全然不顾,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努力,两车炮弹全部送上了阵地。为部队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送完炮弹已经是黄昏,姐妹们相约去腾条河边,接去658高地运伤员的男民兵,到了河边,什么样也看不清了,姐妹们用规定的联络信号拍巴掌联系,找到运伤员刚到河边的男民兵。伤员躺在一枝繁茂的树枝上,是男民兵从陡峭的山坡上拖下来的,可是已经不是下坡,再这么拖是不行的,要抬又没有担架,怎么办。
大伙心里异常焦急,时间就是生命?这时,一个男民兵说:能不能把你们姐妹的腰带解下来做担架?这句话提醒了班长童红英:用筒裙做担架不是更好吗?可按傣家风俗,筒裙象征姑娘的纯洁、坚贞,平时连男同志都不准触动,更不要说用来运浑身是血的伤员了。
但是,难道能看着受伤的亲人长时间躺在这里吗?一定要尽快把伤员运回去。想到这里,童红英毅然说,我们用筒裙做担架。在场的男民兵一听,都惊住了,忙说:不行。
筒裙。接着她们从附近的破茅棚上抽出两根竹杆穿进筒裙,于是,一副从未见过的筒裙担架做成了,姐妹们把伤员扶上担架,小心翼翼地向后方送去。
在第二天凌晨四点多将伤员送到战地救护所。接着她们又接送了另外两名伤员。这样,筒裙担架的故事在战地很快就传开了。她深深饱含着傣家姑娘对亲人解放军的深情厚意,体现了军民团结一心保卫边疆的决心,极大地鼓舞了我参战部队更加奋勇地消灭越军的士气。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60242.html
相关阅读:二战中日本王牌战舰“大和”号为何刚面世就已过时?
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以百人伤亡毙伤敌军三百人
二战德国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护士组
惨烈的塞班岛战役背后,还有日军更惨烈的兽行
陈云忆抗战:如苏联没做这事抗战胜利起码推迟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