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报记者 全逸先/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 均由王润兰后人提供
冯小刚作品《集结号》中,王宝强饰演的狙击手姜茂才与敌军的坦克同归于尽的场面感动了很多人,而在中国的奥运史上竟然也有一位这样的英雄。
柏林奥运会上,他是中国拳击队队员,在赛场上连胜强敌,血战到底,只因裁判无理判罚才与决赛无缘。
抗日战争时期,他是一名中国军人,率部阻击日军四昼夜,最终以集束手榴弹炸敌人坦克时壮烈牺牲。 为国捐躯后,他被授予民族英雄称号,但其事迹却被淡忘,我们只能从他的后人那里才能找回这段历史。
12月24日,在本报做了奥运历史人物系列专题报道之后,记者意外地接到一个读者的电话。在电话里他告诉记者,他岳父王树芳的父亲是曾经作为中国代表团拳击队成员参加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拳击运动员王润兰。
带着对这位鲜为人知的英雄的好奇,记者走进了王润兰的儿子王树芳位于北京西郊五孔桥的家里。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王润兰和拳击队、举重队队友的合影静静地摆在电视旁边的柜子上,照片中的王润兰身材挺拔,穿着短裤背心直视前方,英气勃发。
战争无情,王润兰在短短的4年间完成他整个人生的几个跨越,给世人留下他刚毅英勇的壮举后,就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他曾经试图改变的世界。而他的后人,只能靠报纸报道、文献资料来增加对他的了解。
他本是一个奥运会历史上的英雄,却为何默默无名?他本是抗战史上的烈士,又为何鲜为人知?在这个让世人感到陌生的英雄背后,到底有哪些故事?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在他的后人的帮助下,开始了解这位英雄的一生。
王润兰生平
幼年爱好武术。1934年,考入北平河北军事政治学校第二期。体格健壮,有武术基础,被选入该校业余拳击队,经训练武艺大进。1936年,被选为出席第11届奥运会拳击队选手。预赛中,先后战胜日本、英国选手,取得决赛权。但大会无理改判我队失败,决赛权被取消。几经交涉终因我国力衰弱而未奏效。回国后不久,任三十二军补三团三营排长。抗日战争开始后,与部队积极投入战斗。1937年9月14日,他率部队在漳河北岸阻击来敌,连战4昼夜,负伤后坚持指挥作战。9月21日拂晓,带几名战士以集束手榴弹炸敌坦克时,壮烈牺牲。国民政府国防部授予他“民族英雄”称号。
年轻时 离家出走弃商从戎
“你应该学习如何经商,这才是正路,不要整天舞枪弄棒不学无术。”1934年,在河北的一个老式大家庭里,在七个兄妹中排行老大的王润兰在得到父亲的“禁武令”后并没有听从父亲给自己命运所做的安排,而是选择了离家出走。
在那个家规极严、崇尚顺从孝道的旧式封建家庭中,顶撞父亲、离家出走无异于大逆不道。但是,王润兰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个家,离开了年仅5岁,而且刚刚失去娘亲的儿子。
“在外地念书的大哥中学毕业后,我父亲想让他学商业,学习做生意,大哥不同意,和父亲吵了几句,大哥一生气,穿上衣服皮鞋就走了……”这是王润兰的四妹王硕英写的关于她哥哥王润兰离家出走的回忆。
1913年出生的王润兰是河北饶阳县留楚村人,家境富裕,他自幼爱好武术,每天都跟着村里会武术的人学习拳脚。1931年他考入了省立河间中学,在校期间他的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并且爱好各项体育课目,中华各派的拳术、器械和武术套路在他中学期间也都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934年王润兰离家出走的时候,刚刚21岁。他离家出走后考入了国民军三十二军军长商震在北平(北京)举办的河北军事政治学校第二期。入学不久他就靠着自己优良的武术底子被选入了商震创办的西洋拳击队学习拳击,他勤学苦练迅速掌握了西洋拳击的基本技术,在动作要领方面也有他的独创之举,受到教练员的好评。
“我听姑姑说父亲个头很高,有1米8多,我们家里人没有那么高的个子的,结果家里的门都不够高,他在家里的时候进出门都要弯着腰低着头。而且他身体特别好,从小到大很少生病,平时在家里的时候就特别喜欢体育运动,几乎每天都踢球、打拳什么的,而且特别注意保持身体健康,听说他还喝兔子血来保健。”
王润兰的离家出走给那个旧式家庭一个很大的触动,但是1936年当他穿着挺拔帅气的军官装再回到家里时,父亲看到一身戎装英姿飒爽的儿子,原谅了他。
也就是在那一年,第十一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中国派出了包括69位运动员的代表团参加了这届比赛,王润兰靠自己出色的表现被选入了只有4个人的拳击项目代表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55360.html
相关阅读:二战德国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护士组
二战中日本王牌战舰“大和”号为何刚面世就已过时?
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以百人伤亡毙伤敌军三百人
惨烈的塞班岛战役背后,还有日军更惨烈的兽行
陈云忆抗战:如苏联没做这事抗战胜利起码推迟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