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卿的高贵漂亮
刘心武是从疑心可卿的高贵气质开始他的“秦学”的。刘心武说,从养身堂抱来的女儿怎么会有如此高贵气质,怎么会受到贾家上上下下如此看重。其实,这是曹雪芹的女儿观和平民意识在起作用。作者曹雪芹在文首楔子中就说道“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作者本身就有重女轻男、“女清男浊”思想,另外还有一种很浓重的平民意识(后详),这些自然反映在书中。《红楼》中的大多数女子个个都是天生丽质,“气质美如兰,才华复比仙”,不管是贵族家的元、迎、探、惜、黛、钗、湘、琴、妙、凤等,还是平民丫环袭、晴、麝、平、鸳、鹃、金玉钏、四儿、五儿、十二官等,就连农村的二丫头、袭人的两个姨妹,这些女子都是聪明,漂亮,透露出不凡气质,在作者和宝玉眼中也是高贵气质。那么,从养身堂(穷苦人家养不起的孩子)抱来的可卿也是“袅娜风流”,也就不能足为奇了。曹雪芹的意思是好女子到处都有,“天地灵气只钟于女子”。她们可能出生在富贵人家,也可能出生在“寒微”人家。再者,贾府最高权威贾母看重可卿,可卿又是宁府的凤姐,理政宁府,那气质焉能不高贵。尤氏也说了可卿为人、行事、模样一大篇赞扬的话(第十回),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秦可卿聪明漂亮,气质高贵,是可理解的,也在情理之中。这是作者的一个写法,一个思路。如果可以拿可卿做文章,任何一个平民女子也可以附会出很多事来。那个农村二丫头会不会是康熙八子或十四子的一个女儿,以后会在后四十回出现。可卿在宁府的地位是和凤姐在荣府的地位是对举对应的,这是作者惯用的对应对称手法。荣府有个凤姐,宁府就有个可卿;宁府有个赖二,荣府就有个赖大;荣府有个王夫人,宁府就有个尤氏(尤氏出身也不高)。凤姐可卿两个聪明能干,百个男的不及她们一个,反衬出宁荣二府当官袭位的男人都是废物庸人,酒囊饭袋。这也是反儒家的“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和“三从四德”等儒教。凤姐协理宁国府、可卿托梦凤姐都是为了加强这一说法,不值得牵强附会到“公主”托言之类的事上去的。这是曹雪芹重女轻男、“女清男浊”、“平民意识”的反映。如果把可卿附会成“公主”,就大大违背作者原意了。难道只有出身高贵才配享有高贵气质、漂亮风流,出身寒微就不配享有气质高贵、风流漂亮?作者所说“忽念及当日所有女子……”岂不是一句空话;书中众多平民女子高贵、漂亮,岂不是胡说,白写了。这和曹雪芹从高层沦落到底层而产生的平民意识是不相符的,是和作者写《红楼梦》的初衷不相符的。曹雪芹颂扬的是富贵人家和平民人家所有的好女子,而不是只歌颂富贵人家一种好女子。凤姐出身高贵可以理政荣国府,可卿出身寒微也可以理政宁国府,如果可卿再出身高贵,可卿这个形象就没有意义了。曹公从富贵沦落到贫民,体察民情,受苦受难,并得到贫民的体贴、照顾、帮助(举家食粥酒常赊),所以曹雪芹对平民有深切理解和同情,写书时就体现在可卿等众多平民女子身上,这是符合曹公的思想脉落和人生经历的。可卿就是出身寒微,这是曹公的一个象征意义。这是对几千年来“龙生龙、凤生凤,生个老鼠打地洞”的“血统论”的反叛、批判。再看曹家历史。曹雪芹始祖曹世选,原为明驻辽东下层军官,后金破沈阳,归附后金。以后高祖曹振彦随多尔衮征战进京,因军功升迁。振彦之子玺,其妻孙氏为康熙保姆。玺任江宁织造,玺死后,其子曹寅继任江宁织造。寅死后,子?继任;?死后,罴倘巍S赫五年未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49384.html
相关阅读:秦朝使用什么文字?
秦朝海外的探索:徐福东渡究竟去了何方?
百里奚
过秦论-贾谊
千古不解之谜:秦始皇兵马俑为何都不戴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