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论千古一后北魏冯太后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晋朝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北魏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是一位有才干的女政治家。她在第二次临朝期间对北魏国内的政治、经济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严惩污吏、实行均田制和三长制、改革户调制等,成为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也为以后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大大推动了拓跋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北魏为拓跋?于公元386年建立,是继十六国后出现在我国北方由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鲜卑族建立的一个与南方政权相对峙的少数民族政权。然而,问鼎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要巩固其统治,要想赢得中原汉族的认同,就面临着一个封建化的过程。为完成这一转变,北魏的几代明智君主都不固守本民族旧习,重视与汉族知识分子的合作,吸取汉族先进文化,学习封建的统治思想与理论,建立有效的政治经济制度。孝文帝(拓跋宏)的改革,将其封建化进程推向了高潮,国力达到了鼎盛,更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拓跋鲜卑这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变化封建化改革进程,学界以往多侧重于孝文帝,对于冯太后则鲜有论述。其实在北魏太和年间,各项改革基本上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的,如行均田、三长、俸禄之制等,即使冯太后去世,孝文帝也是继续沿着她的改革道路进行和创新的,实行了迁都洛阳、断鲜卑语改说汉语、禁胡服改穿汉服、改复姓为汉姓以及制定姓族等一系列汉化政策,完成了改革任务。本文拟就此问题,从北魏冯太后的早期经历、反面形象、改革几方面作论述,突出她不可抹杀的历史地位,以期更全面地认识这位在北魏时期对孝文帝改革和鲜卑族封建化起到重要历史作用的女政治家。
  一、冯太后的早期经历冯太后,亦称文明太后,汉族,长乐新都(河北冀县)人,北魏文成帝拓跋?的皇后,孝文帝拓跋宏的祖母。其父冯朗,是魏太武帝时期秦、雍二州刺史,并居西州郡公之爵位,母王氏乐浪(今朝鲜平壤)人。“后生于长安,有神光之异。朗坐事诛,后遂入宫。”①父亲冯朗坐事被诛,冯氏因年幼又是女性,所以按照当时的惯例,没有被杀头,而是被下配入宫,当了拓跋氏的婢女。由于其姑母是北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的左昭仪,经过姑母给太武帝说情,冯氏于是跟姑母住在了一起,从而避免了做苦役的营生。在姑母母亲般的悉心照料下,冯氏熟悉了北魏皇室的礼仪和生活,渐渐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练就了复杂的性格。正平二年(452),宫中发生政变,宗爱立拓跋余为帝,独揽大权,接着连杀两帝,震动朝野,也给冯氏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使她感受到了宫廷斗争的残酷无情。不久,13岁的拓跋?被立为皇帝,即文成帝。高宗(文成帝)登基不久,年仅11岁的冯氏凭相貌和才华被选为贵人。做了贵人的冯氏,在宫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太安二年(456)正月,文成帝拓跋?要册立皇后。当时后宫中受宠的妃嫔很多,但根据北魏的定制,这些妃嫔若要成为皇后,首先必须手铸金人,谁先铸成,谁就是皇后。②由于冯氏久居宫中,深知北魏朝廷的各项典制,所以在这方面早有准备,首先铸成金人,随即被立为皇后。这一年,冯氏年仅14岁。太安二年(456)二月,也就是冯氏被立为皇后的第二个月,李贵人的儿子拓跋弘被立为皇太子,按照道武帝拓跋?当年所定的规矩,凡后宫妃子所生之子被立为储君,太子生母都要赐死,以防母以子贵。③就这样,李贵人被赐死,太子拓跋弘由冯太后躬亲抚养。至此,冯太后由一个下贱的婢女一跃而成为天下国母,冯氏的命运从此彻底改变。和平六年(465)五月,26岁的文成帝拓跋?病逝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在焚烧御用器物时,冯太后睹物思情,悲痛万分,投火殉情,被左右救起。年仅12岁的皇太子拓跋弘即皇帝位,是为献文帝,冯后被尊为皇太后。是时,太原王、车骑大将军乙浑趁机谋反,夺取皇位,后被诛杀,冯氏便于公元465年第一次临朝听政。“太后临朝,自冯氏始也。”④二、冯太后的反面形象自从文成帝死后,年轻的冯太后守寡难熬,耐不住寂寞和冷清,再加上北魏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婚姻关系上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遗风,男女之间不甚讲究,贞节观念更是淡薄。由于魏晋时期的风度和魏晋时期女人的风味,冯太后于是便选来一些美貌的男子做面首,其中一位便是在文成帝死后她“跳火”⑤时有救助之缘的李奕,两人渐次有了床第之欢。对此,献文帝不能容忍,于皇兴四年(470),由李欣列其隐罪20余条,⑥借机将李奕以及李敷、李显德等兄弟处死。冯太后得知,史载“太后不得意”,⑦但是我们可以想见帝后必定大伤感情。次年(471),献文帝以自己厌倦世务、信仰佛教、研习黄老之学为由,将帝位传给了太子拓跋宏,是为孝文帝,而自己18岁就做了太上皇。期间,“帝欲禅位于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⑧“群臣固请,帝乃止”。⑨虽然献文帝在群臣的反对下被迫改变了禅位于皇叔拓跋子推的主意,但是可以推知,冯太后的反对恐怕是决定性的,“据《魏·天象志》云‘上迫于太后,传位于太子’”。⑩476年,献文帝死,史载“显祖暴崩,时言太后为之也”, 11 又“母后之衅几贯盈矣,人君忘祖考之业,慕匹夫之孝,其如宗祀何?是时,献文不悟,至六月暴崩,实有鸩毒之祸焉”。12 就这样,冯太后为一己之私,将献文帝害死。
  承明元年(476),孝文帝年仅9岁,冯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再次临朝听政,直至公元490年死。冯太后秉权期间,省决万机,而“高祖雅性孝谨,不欲参决,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多有不关高祖者。是以威福兼作,震动内外”。13可见,冯太后在临朝听政时的权力。作为一国之主的孝文帝,不仅没有实权,而且还时刻处在冯太后的猜忌与压制下。此外,冯太后还宠幸王?、李冲。史载“王?出入帷幄,太后密赐珍玩缯彩,人莫能知。率常以夜帷车载往,阉官防致,前后巨万,不可胜数”,14李冲“为文明太后所幸,恩宠日盛,赏赐月至数千万,密致珍宝御物以充其第,外人莫得而知焉”。15冯后为避人嫌,“每至褒美?等时,皆引丕等参之,以示无私。又自以过失,惧人议己,小有疑忌,便见诛戮”。16太和十四年(490),冯太后崩于太和殿,时年49岁,谥曰文成文明太皇太后。 历史
  三、冯太后的改革在历史上,冯太后曾两次临朝,第一次是465~471年,第二次是476~490年。而在这两次临朝期间,冯太后的改革主要是在第二次。第二次改革中,冯太后秉权独断,依靠汉族官僚,革除流弊,整顿吏治,创立新制,为孝文帝的继续改革奠定了基础。
  其一,重用人才,兴办学校,复礼乐,革旧习,禁止鲜卑族内部通婚,接受汉族封建文化。466年,冯太后提拔中书令高允、中书侍郎高闾及贾秀共同参与政事。“允历事五帝,出入三省,五十余年,初无谴咎”,17冯太后对他极为看重。468年,高允、李等上书请求设立学校,冯太后采纳他们的建议,设置郡学,“置博士、助教各二人,学生六十人”,18尊孔崇儒,以儒家经典教育青年。延兴二年(472),冯太后诏定祭祀孔庙的礼仪制度。延兴三年(473),又“诏以孔子二十八世孙鲁郡孔乘为崇圣大夫,给十户以供洒扫”。19488年,冯太后采纳李彪建议,尊汉制,设立太子太傅,以教育太子,为推进北魏改革,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培养人才。
  其二,实行班禄制,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北魏旧行断禄之制,官无常俸。为整顿吏治,缓和矛盾,巩固统治,冯太后听从高闾的主张,于太和八年(484)以孝文帝名义颁布俸禄制,此制实行之初,一些不法官吏仍然我行我素,“是秋,遣巡视者巡行天下,纠守宰之不法,坐赃死者四十余人”。20 连外戚出身的秦、益二州刺史李洪之因为贪赃而被枷往平城,冯太后召集文武百官, 当面追赃定罪, 因为其为皇亲国戚, 恩准其在家中自裁。从此,“食禄者??,赇谒之路殆绝”。21其三,修订律令。冯太后当政后,先后多次诏群臣定律令。太和五年(481)冬,讫“凡八百三十二章,门房之诛十有六,大辟之罪二百三十五,刑三百七十七,除群行剽劫首谋门诛,律重者止枭首”。22后来又于太和八年(484)、太和十一年(487)两次修定律令。冯太后诏“其五族者降止同祖,三族止一门,门诛止身”。23其四,推行均田制。为打击豪右势力, 增加国家税收,冯太后采纳李安世的建议,于太和九年(485)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24同时,遣使循行州郡,均天下之田,劝课农桑,以农业为富民强国之本。此时孝文帝虽然已19岁,但对政事“优游恭己”,25并不参决。
  其五,建立三长制。冯太后根据李冲的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对北魏初年作为地方基层组织的宗主督护制进行了改革,按照汉族封建统治的什伍里甲组织的形式,重建北魏的地方基层机构,规定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邻、里、党各设一长,合谓三长,负责编制户籍,检查户口,催征赋役,管理生产,维持治安。担任三长的人可以免除一至二人的官役。因此,三长制得以大力推行。
  其六,改革户调制度。北魏前期实行九品混通。九品混通,虽有其名,流弊却很严重。太和十年(486),冯太后调整了租调,规定“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民年十五以上未娶者,四人出一夫一妇之调。奴任耕、婢任绩者,八口当未娶者四。耕牛二十头,当奴婢八。其麻布之乡,一夫一妇,布一匹,下至牛,以此为降”。26其七,宽待工商,释工奴,改善工商业者的待遇。冯太后执政后,出于加强农业的需要,对手工业者再三采取宽松措施,先于延兴二年(472)“诏工商杂伎,尽听赴农”。27允许工商杂伎兼营农业,兼当地主。太和六年(482),诏曰“自今户内有工役者,推上本部丞,已下准次而授。若阶籍元勋,以劳定国者, 不从此制”。28这就打破了北魏建国以来,工商杂伎不得为官仕进的禁令。
  四、冯太后的历史地位冯太后在北魏两次临朝期间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范围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习俗等方面,其汉化改革的程度远胜于北魏以来各朝所为。与历史上的女政治家吕后、武则天、孝庄后相比,冯太后既有功成名就的一面,也有为加强权力而不惜用各种手段诛戮戕杀,极力巩固自己地位的一面。但是,在当时一个男权主宰的封建社会里,冯太后能于临朝听政期间实行一系列改革,实属不易。她在北魏临朝期间所做的一系列改革,对北魏鲜卑族的封建化,以及对以后孝文帝的改革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冯太后的开创之功,没有她在太和初期以及临朝期间的各项改革,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在旧势力的重重包围下就难以实现。如果没有冯太后从小对孝文帝进行严格的儒家教育,那么孝文帝的改革会不会成为另一种历史,真是难以预料。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鲜有的成功改革,冯太后起到重大的历史作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20572.html

相关阅读:魏晋史上的王戎和峤遇大丧玩孝顺竟为博名?
东晋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两人先后去世
东晋的时尚
自乱阵脚的苻坚
浅析书圣王羲之的艺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