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嵇康简介??竹林七贤之领袖,越名教而任自然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晋朝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嵇康简介: 历史

  中文名:嵇康

  国籍:曹魏 历史

  民族:汉族

  出生地:谯郡?县(今安徽濉溪临涣)

历史

  出生日期:224年

  逝世日期:263年

  职业:思想家、音乐家

  主要成就:竹林七贤之精神领袖、开创玄学新风

  代表作品:《广陵散》,《养生论》

历史

  他是文学家、音乐家、思想家、养生家、哲学家,他为人处世独具个性,不畏权贵、不屈权势。他是我国魏晋时期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就是一代才子——嵇康。

  嵇康字叔夜,与曹魏宗室关系密切,其著作《养生论》、《答难养生论》、《释私论》,《声无哀乐论》中很多思想理论突破当时传统的观点,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嵇康集》十卷篇篇含养生之理,而《养生论》则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较系统的养生学专论,其养生思想得到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养生学家陶弘景等人的推崇,对后世产生了颇为深远的影响。

  魅力超群的古代帅哥

  嵇康身材高大,仪容俊美,声音悦耳,气质不凡,文采卓越。《晋书·嵇康传》中描述他“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在不同的史料中,记载他俊美外形和不凡气度的文字非常多,可见他是一位古代帅哥,如果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嵇康极有可能成为粉丝众多的一代巨星。

历史

  他不仅外形潇洒出众,文采更是独具魅力,他的诗歌大气雄浑,他的幽愤诗、代秋胡歌诗七首、四言诗十一首、五言赠秀才诗、与山巨源绝交书、太师箴、琴赋、管蔡论等作品,都完整地流传下来,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嵇康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坚贞不屈的个性。他骨子里不媚俗,坚决不屈从于与自己政治主张相悖的司马氏政治集团,最后惨死于政敌之手,年仅40岁,成为千古憾事。如果以嵇康的才情,再多活上四五十年,那么,中国文坛上不知又将增添多少文学巨作,中国的养生学史,也不知会出现怎样的空前盛况。

  可惜前人已逝,空留追忆。

历史

  魏晋之时,养生之学大兴,社会上两种对立思想并存:一是认为修道成仙可以长生不老;二是认为“生死全由天,半分不由人”。针对这些偏激的理论,嵇康以客观的视角,指出凡人成为神仙不可能,完全由天命也不可取,如果导养得理,是能够延长人的寿命的。他的养生思想从各家流派中脱颖而出,并被后世大师推崇。

  主张“形神共养”

  体壮日健,心怡日康,体是“外”,心是“内”,健康人必须具备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健康。《养生论》中说:“是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一个人形的健康要仰仗神才得以立,神则要靠形才能够存在。可见形神是高度统一的,神对于形起到统帅的作用。嵇康认为身心因为相互影响而存在,所以对身体养护的忽视就会造成对心的伤害。嵇康的“养生”在于寻求对躯体的超越,还原于“气”的自然之质。

  主张“点滴积累”

  嵇康还认为万物禀天地而生,“害成于微,而救之于著,故有无功之治”。身体和精神的保全都要从点滴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身体的病痛可以靠医药来救治,而精神的损害则很难补救。在日常生活中,养护身体,养护精神,都要点滴积累,防微杜渐,从小节入手,避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后患。

  主张“去欲”

历史

  “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在嵇康总结出的“五难”中,名利、声色、滋味是对欲望的追求;喜怒是对欲望患得患失的心理反应。他把妨碍养生的因素大致归结为“欲望”,又将欲望区分为出自于生理需要的“性动”和出自于理性追求的“智用”。

  对于平凡人来讲,绝对去除欲望是不可能的,人有各种欲望和贪念,这一点嵇康非常清楚,他并没有要求人摒除一切欲念,而是主张“智止于恬,性足于和”:“性动”出于本性,不能压抑,而应以“节欲”对之;“智用”专注于名位和资财,是追求自然真性以外的物质和荣誉,应以“去欲”除之。

  他没有极端要求人不可以做饮食男女而要做圣人,他所强调“厚生之情”须服从“生生之理”,这个主张既尊重了生命规律,又强调了自我控制,是符合人性根本的。他的这个观点既反对“顺欲而得生”的纵欲观念,也否定情欲发动起来之后再以道德礼教去完全抑制的儒家的“以礼节情”的观点,是对庄子、老子学说的发展,更具现实意义。所以说,嵇康的“去欲”不是灭绝人性的“绝欲、禁欲”,而是理性的“控欲”。嵇康清虚无为的思想,既继承了老庄的“涤除玄览”以“致虚极、守静笃”的体道精神,又超越了庄子纯粹的“无为”主张。 历史


嵇康(图)

历史

  主张“养之以和”

历史

历史

  嵇康多次提到“和”:清虚静泰,少私寡欲……使智止于恬,性足于和……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这么多的“和”,是何用意?嵇康对“和”的界定显然是多元的,但又紧紧围绕“被天和以自然”这条主线。他关于“和”的议论,从儒、道和医学的实际效用中吸取内在精神,赋予“和”以玄学的“自然”内涵,并提升到“浑然与万物和”的哲学层面,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

  他强调“内外统一,天人合一”,在养生之上,试图达到“无为自得,体妙心玄”的养神境界。养生的意义并不在于对自然限制的超越,而在于试图超脱人为的修养,让生命突破有限躯体的限制,达到长寿,这是嵇康养生观最重要的观念。

  音乐养生的独特手法

  嵇康是音乐大师,通晓音律,尤爱弹琴,著有音乐理论著作《琴赋》、《声无哀乐论》。他主张音乐的本质与他主张养生的本质是相通的,都主张“和”,合于天地是音乐的最高境界,他认为喜怒哀乐从本质上讲并不是音乐的感情,而是人的情感。他的作品《风入松》至今还被广泛演奏,《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蔡邕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我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科举取士的条件之一。

  嵇康在《养生论》中说:“蒸以灵芝,润以醴泉,唏以朝阳,绥以五弦”,“绥以五弦”就是他提出的“音乐养生法”,这在之前的养生论著中是从未有过的。“绥”是安适的意思,“五弦”是古代的一种弹拨弦乐器。在优美的音乐中,人们万虑俱消,身心愉悦。

  体妙心玄的终极目的

  自古以来,养生手段复杂,形式繁多,流派丰富,理论众多,这对于百姓来说是好事。嵇康对自己提出的观点身体力行。其友人言:“与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他自己提出的理论。几乎条条做到,但他却犯了“营内而忘外”这一大忌,最终受人诬陷而遇害,令人惋惜不已。 历史

  纵观嵇康的养生论点,他最终所追求的是“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是“怡养悦愉,淑穆玄真;恬虚乐古,弃事遗身”,因此,嵇康最终关心的不只是养生或音乐,更在“心无措乎是非”。嵇康“涤除玄览”,他的“养生篇”追求的是一种和谐与自在永恒的生命情怀。

历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398736.html

相关阅读:自乱阵脚的苻坚
东晋的时尚
东晋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两人先后去世
魏晋史上的王戎和峤遇大丧玩孝顺竟为博名?
浅析书圣王羲之的艺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