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妻子黄国英搀扶李昭东坐到沙发上。因年初感冒引发肺部感染,病好以后很少下楼出门。
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当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时年19岁的学生兵李昭东是其中一员。打完淞沪,血战南京,四战长沙,保卫重庆,抗日战争中每一场重要的战役,都有李昭东的身影。
1934年,16岁的李昭东,离开了北京通州的乡下老家,向南跋涉,越过黄河、淮河,来到汉口投奔一位富裕的亲属。
他希望,能在此读书、娶妻,开拓新的生活。
不过事与愿违,三年后的汉口,他撞见了征丁抗日的国民党部队。75年后,老人仍记得当时的场景:他瞪着拿绳子的两名国民党士兵吼道,“你不用拴我,拴我我不去,我自己去。”
于是,这位揣着毛笔和墨盒的高中生开始了从未想过的抗战生活—在蹿腾着浓烟的荒野中,他看着战友成片成片死去;在满是瓦砾的南京城中,对着眼前蜂拥而上的日本军人,连连扣动扳机……
最终,坚信“有死无退”的他,成为了一名国民党少将。
2013年,二月一个昏黄的午后。94岁的李昭东,在病床上握着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老张的手,不断哭。他担心“走”得太快,有太多的秘密,来不及说出。
军人生涯
李昭东的身体在慢慢恢复。
一次老张和同伴在影视商店买了一套国军的仿制徽章,准备逗老爷子开心。
李昭东是一名军人,自1937年至抗战结束,从重机枪连的班长开始,他与日军作战200多次。
他扛着重机枪,在爆炸声中穿梭于抗日战区,从淞沪战役到保卫南京、从四战长沙到守卫重庆。
他三次负伤,抗战胜利后,被授抗战胜利纪念章和梅花奖章。
“刚开始还有点怕,到后来杀日本鬼子就像杀鸡一样。”左手伏膝,李昭东伸出右手在半空甩了一下,声音嘶哑,“打仗嘛,都杀红了眼,日本人不死,我们就得死。”
抗战后期,李昭东被调往青年军二0二师,在此期间结识蒋氏父子。
几十年后,李昭东说“那个年代,命运都不是自己掌握的”。
李昭东的军人生涯结束于1949年的西南战役。
战役的结局,是他的部队被解放军全歼。随后,李昭东被俘在四川一所军校接受改造。
1950年,他以一个被俘国军士兵的身份与妻子黄国英结婚,相伴至今。“那时我是私营酒厂老板的女儿”,黄说,那个年代她和丈夫都不算好身份。
如今,李昭东已经95岁,头发花白稀疏,妻子刚给他配了助听器。做过一次股骨头手术后,他只能在30多平米的小屋中扶着床沿或椅子缓缓挪步。
左腿小腿上有好几处凹陷的小坑,很长时间里,那是已经远去的战争留给他仅有的纪念。
“1943年吧,我在江西宜黄侦察日军阵地,炸弹就在跟前爆炸了。”俯身摩挲腿上的伤疤,李昭东轻描淡写,“这样的伤一共负过三次,活到今天是命大。”
秘密
多年的军旅生涯形成了李特有的性格,倔,善于隐藏秘密。
李昭东倔,衣服要穿成套的,裤子不能带褶子,若是出门,上衣一定要扎进裤子。
还有就是上了年纪,李昭东对自己多痰很恼火,黄国英常对他说,“吐地上就成,我给你擦”。老头儿一别头,不肯。老太太上火,“你老了有痰怎么办?”老头儿赌气说“咽下去!”
李昭东善于隐藏秘密,他的妻子深有体会。
比如,婚后一年,负责改造被俘国军的军校人员,把档案直接塞给了李昭东,让他回老家。
路上,李看完自己的档案后,把它撕碎。
从此,他的具体身份成谜,即便在文革也无人能够破解。
“打死不承认呗。”还是端坐于沙发,李昭东笑了。
“说我是反革命,我就说我是上战场打日本人了。”
“文革中把我和老婆子分开审,在牛棚里逼着我交代,我还是啥都不说,老婆子也不知道,反正就这么过来了。”
再比如,不管是挤在大杂院,还是文革中被赶回农村,或是在返城后分的这间30多平米的小屋里,李昭东都带着一个书柜在身边。几十年的时间,书柜一直不让黄国英碰。
文革中,黄国英撞见李昭东在家烧照片,仔细一看,都是他和蒋氏父子的合影。但是怎么追问,李昭东只说,“我当时是国民党的兵。”
捏起一对少将军衔的肩章,李昭东往自己的肩头比划了一下,然后对老张说,“你们这是假的,真的是纯金的。”
“我的事儿,她有好多不知道。”趁着黄国英去厨房忙活,李昭东悄悄说,“在那些年,她要知道,她得死,我也得死。”
不说,是因为害怕吗?
李昭东摇头,“有,不全是,跟我受的教育有关,当了10多年兵,学的都是不乱搭腔、不乱说话。”
李昭东没有子女。淞沪战役,碰到下雨天,他扛着重机枪泡在齐腰深的战壕里打埋伏,落下了不育的毛病。
闲暇时间多,摄影便成了他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
上年纪后,李又多了一个爱好,剪照片。就是把照片中人和周围的环境分离开,只留下人,再把不同的人拼贴到一个本子上。贴满一个又一个,这样的相册李昭东有六七本。
只有一张翻拍的照片,被裁剪之后并没有和其他照片拼在一起,那是他唯一一张抗战时期的照片。1945年抗战胜利,李昭东在重庆被授予梅花奖章。
如今,精神好一些的时候,李昭东就坐在床边,把之前粘好的照片撕下来、再粘贴、再撕下来、再粘贴,如此往复着打发时光。
“他有点驼,家的沙发矮。我做了个厚实的靠垫,可他从来不用。” 黄国英说,靠垫塞在他背后,也不去倚,一定要端坐沙发上。
影响:
被赞誉为与平型关、
台儿庄战役齐名
《江西党史资料》记载,万家岭大捷的胜利喜讯传开后,全国各地热烈祝贺。各电台、报刊都以显着标题刊登万家岭大捷的消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华日报》于10月11日发表《论南浔路的胜利》的社论,祝贺万家岭大捷。社论中指出:“这次南浔以西的胜利,的确发挥了并且超过了忻口、平型关、徐州等战役的优点,正因为这样,所以才收获了更大的歼灭效果。”
当时全国各地指挥抗战的将领和党政官员何应钦、程潜、龙云、叶挺等闻讯发来贺电共55份。新四军军长叶挺在贺电中称:“南昌薛总司令伯公:欣悉南浔大捷,尽歼丑类,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肃电驰贺。”
万家岭大捷的喜讯传至南昌,南昌市全市人民人心振奋,爆竹声昼夜不绝。省会各界民众情绪高涨,于10月11日下午7点半举行祝捷大会,省市政府官员和民众代表千余人到会向参战部队献旗,上绣“民族长城”、“民族光荣”,并赠肉酒,慰劳将士。这天,武汉、长沙、昆明、桂林、广州、福州、贵阳、新疆等地都召开了祝捷大会。
据了解,万家岭大捷是薛岳兵团巧用口袋战术的成功,是日本侵略军惯用锥形突击战术的破产;是“武汉会战”中影响全局的关键一战,是抗日战争初期,正面战场上继台儿庄战役胜利之后的又一次胜利。它不仅对日军106师团给予了重创,而且还延缓了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原本由106师团、101师团联合进攻南昌的计划近半年之久,同时还阻止了日军突破南浔线,由南昌迂回长沙,至粤汉铁路上的株洲,完成对武汉形成大包围圈的作战计划。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12384.html
相关阅读:二战德国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护士组
二战中日本王牌战舰“大和”号为何刚面世就已过时?
惨烈的塞班岛战役背后,还有日军更惨烈的兽行
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以百人伤亡毙伤敌军三百人
陈云忆抗战:如苏联没做这事抗战胜利起码推迟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