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左丘明《国语•郑语》:“若克二邑(虢、郐),鄢、蔽、补、丹、依、◆、历、华,君之土也,若前华后河,右洛左济,主苤隗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惟是可以少固……。”
左丘明《国语•郑语》韦昭注:“后桓公之子武公,竟取十邑之地而居之,今河南新郑是也。”
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郑庄公曰:“吾先君新邑于此。”杜预注:“此今河南新郑。”
《春秋世族谱》:“郑,姬姓,周厉王子宣王母弟桓公友之后也。宣王封友于郑,今京兆郑县。及幽王无道,友迁其民于虢、桧虢、桧分其地,遂国焉。今河南新郑县是也。”
战国
《竹书纪年》:“晋文侯十四年,郑灭虢,十六年迁于溱洧。”
孟子《孟子•离娄下》:“子产听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
《战国策》:“哀侯元年,与赵、魏分晋国。二年,灭郑,因袭都郑。”
西汉
桑钦《水经》:“洧水出河南密县西南马领山,东南过其县南,又东过郑县南,?水从西北来注之。又东南过长社县北,又东南过新汲县东北,又东南过茅城邑之东北,又东过习阳城西,折入于颍。”“?水出郑县西北平地,东过其北,又东南过其县东,又南入于洧水。”
编按:郑县,清乾隆四十一年《新郑县志•建置》谓新郑县。
东汉
班固《汉书•地理志》:“郑国,今河南之新郑,本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也,周宣王弟友为周司徒,食采于宗周畿内,是为郑。后三年,幽王败,桓公死,其子武公与平王东迁,平定虢、郐之地,左洛右?,食溱洧焉。”
《汉书•地理志补注》:“今郑州新郑县,本有熊之墟,又为祝融之墟。春秋时为郑都,战国为韩都。新郑故有熊地,黄帝都焉。周封黄帝后于此为桧国(祝融故地)。春秋时为郑国,曰新郑,以别于京兆之郑(陕西华县)。为韩所灭,韩自平阳(山西临汾)徙都新郑,故城在今新郑县北,溱水在县北,洧水在县南。”
《汉书•地理志校本》:“郑国,今河南之新郑,本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也。自(郑)武公二十三世所灭,韩自韩哀侯,称侯三世,称王五世,而为秦所灭。”
《前汉书•地理志》:“郑国,今河南之新郑,本高辛氏祝融火正祝融之墟也。”
许慎《说文》:“郑,京兆县,周厉王子友所封从邑,奠声。宗灭周,郑徙?洧之上,今新郑是也。”
晋
皇甫谧《帝王世纪》:“或言县故有熊氏之墟,黄帝之所都也。郑氏徙居之,故曰新郑矣。守敬按:因先封西都畿内之地,故称郑氏,自郑东徙此,而施旧号于新邑。”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洧水又东经新郑故城中。……洧水又东,为洧渊。……今洧水自郑城西北入,而东南流迳郑城南。……水南有郑庄公望母台。……洧水又东,与黄水合。……黄水出太山南黄泉,黄水又南至郑城北东转,于城之东北与黄沟合,……又南流,注于洧水也。”编按:桑钦《水经》言郑城北为溱水,城南为洧水,与历代记述郑城在溱洧之间相符,而郦道元为《水经》作注,记述郑城北为黄水,城南亦为洧水,则与史书记载城水之名不符。郦氏因篡改溱水为黄水,将溱水搬到新密市境,造成许多历史混乱。
唐
杜佑《通典•州郡典七》:“新郑,汉旧县。春秋时为郑国,至韩哀侯灭郑,自平阳徙都之。有溱洧二水,祝融之墟,黄帝都于有熊,亦在此地,本郑国之地。”
林宝《元和姓纂》:“武公与晋文侯夹辅平王东迁于洛,郑徙溱洧间,谓之新郑。”
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新郑县,本有熊之墟,又为祝融之墟,于周为郑武公之国都,韩哀侯灭郑,自平阳徙都之。”
宋
朱熹《诗集传》:“郑本在西周咸林之地,武公得虢、郐之地,始徙封而施旧号于新邑,故曰新郑。”
国历史区域变迁
乐史《太平寰宇记》:“新郑县,黄帝都于有熊即其地,又为祝融之墟,于周为郑武公之国。”(卷五)
王应麟《玉海诗地理考》:“郑州新郑县,郑武公之国都,韩灭郑自平阳徙都之。”
《资治通鉴•列王元年》:“韩灭郑,胡三省注:郑都新郑,其地属之河南郡。郑桓公始封于郑,其地属汉之京兆,后灭虢、郐,而国于溱洧之间,故曰新郑。”
金
《金史•地理志》:“新郑有溱、洧、?三水。”
明
《明史•地理志》:“新郑县有溱水,一曰浍水,合流县南之洧水。”
天顺五年李贤《大明一统志•沿革》:“新郑县,在州城(指禹州)东北九十里,周封黄帝后于此为郐国,春秋时为郑武公之国,名曰新郑。”
成化年间《河南总志•建置沿革》:“新郑县,周封黄帝后于此为郐国,春秋时为郑武公之国,曰新郑。”
嘉靖三十四年《河南通志•沿革》:“新郑县,上古有熊国,周封黄帝后于此为郐国,春秋时为郑武公之国,名曰新郑。”
清
清顺治十六年《新郑县志》:“郑故城在县治北,城垣门址迹仅存。”
顾祖禹《方舆纪要》:“开封府新郑县,古有熊地,黄帝都焉,周封黄帝后于此为郐国。春秋时为郑武公之国,曰新郑,以别于京兆之郑也。”(卷四十七)
蒋廷锡《(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新郑县,上古有熊国,周封黄帝后于此为郐国。春秋时为郑武公之国,名曰新郑。”(雍正三年本,卷三百七十一)
清康熙五十四《新郑县志》
乾隆二十九年《大清一统志》:“新郑故城,在今新郑县北,为韩所灭,韩自平阳徙都之。”
《郑氏族诗谱》:“郑武公与晋文侯定平王东都王城,取十邑之地,右洛左济,前华后河,食溱洧焉,今河南新郑是也。”
《郑州志》:“平王东迁,郑伯从王,寄孥于虢、郐之地,徙都郐,今新郑。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郑自西周咸林徙居此。”
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洧水出马岭山,又东过新郑县南,?水西北来会之,即晋败郑徒兵处。”
民国
1929年刘景向《河南新志•沿革表》:“新郑县,古有熊国,周初为郐国,春秋为郑国,战国韩亦都之,秦置新郑县,又置苑陵县。”(卷之一)又《山水志》:“洧水源出登封县北,东南流,迳密县南,又东南,至新郑县东南,溱水自西北来会,遂名双洎河,洧水在南,溱水在北也。《诗》:‘溱与洧,方涣涣兮即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61年郑州市文物志编辑委员会《郑州文物志》:“郑韩故城在溱洧二水的相会处,即今新郑县城内外一带。”
1983年河南省文化厅文物志编辑室《河南省文物志选稿》:“郑韩故城位于新郑县城关一带,即洧水(双洎河)与溱水(黄水河)交汇处西北原野上,俗称‘四十五里牛角城’。”
1996年,王乃平《话说河南》:“郑韩故城,位于新郑市境内溱水与双洎河交汇处。新郑先后作为郑国和韩国的国都,长达500多年。”
1998年,中国古都学会会长史念海《郑韩故城溯源》:“郑国的都城在郑国东迁时,在虢郐所献的土地上建置起来的,所建的都城就在溱洧两水行将会合之际。洧水今为双洎河,溱水今为黄水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04552.html
相关阅读:臧文仲
战国四大名将简介: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
铁农具和牛耕导致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革说质疑
鲁国的传奇寡妇
春秋时期的名人之芊叔为什么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