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严重空气污染和雾霾,不只是令人感到极度不适而已。它还意味着人们,尤其是老人、儿童和有呼吸疾病的人群也许会死亡。这让我回想起1952年伦敦大雾引发的灾难,当时有1.2万人死亡。而1952年英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现在大致相当,这也许并不只是巧合。伦敦污染灾难以及之后英国空气状况的改善或许能为今天的中国提供某些有益启示。
1952年12月的伦敦大雾持续了5天。当时能见度只有几米,找到路的唯一办法是沿着马路护栏和房屋行走。人们根本看不清交通状况,过马路必须靠听觉。造成污染的最直接原因是发电站和普通家庭使用的煤炭以及汽车尾气。
1952年伦敦大雾引发的直接死亡人数达到4000至6000人,其中主要是儿童和患有呼吸疾病的人群。这是一场全国性灾难。如果按照中国的人口规模换算,相当于8万人死亡。大雾带来的严重影响还加剧了人们已有的病情,并非所有死亡人数都立即进行了登记。估计最终的死亡人数为1.2万人,换算成中国的人口规模,则将近25万人。
1952年,工业占英国经济的比重为历史最高,之后才开始向服务业转移。从人均收入和工业结构来看,当时的英国相当于今天的中国。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都因为大雾污染而声名狼藉。
由于1952年的伦敦灾难带来严重后果,英国首次推出严厉措施控制污染。1954年,伦敦通过治理污染的特别法案。1956年,《清洁空气法案》获得通过,成为全国通行法律。这些法令禁止使用多种烟雾排放燃料,提高工业烟囱的最低限高,并将发电站搬出城市。与此同时,英国政府还推出举措清洁泰晤士河。由于污染严重,当时的泰晤士河里看不到一条鱼,甚至跌落河中的人还被要求进行常规防疫接种。
伦敦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彻底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1962年,英国再次爆发严重烟雾事件,但这一次的死亡率并未达到1952年的水平。慢慢地,困扰伦敦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污染恶名得以解除。治理最困难的污染问题花费了十年之功,之后英国再也没有出现类似规模的事件。
这些措施日积月累产生的效果是巨大的。最为重要的是,伦敦再也没有发生像1952年那样严重的大面积死亡事件。此前,清洁伦敦的建筑物外观毫无意义,因为它们总是很快变脏。现在,它们又都变干净了。泰晤士河里又重新出现鱼的身影,人们已经习惯到泰晤士河钓鱼。
对此,我的结论首先是,英国为工业化付出了巨大代价,中国也是如此。两国人民都摆脱了贫困,但却是建立在大规模环境破坏的基础之上。其次,即便是在人口总数远远小于中国的英国,要根本扭转这一局面也需要花上10年至20年的时间。
但这种矫正并不是自然而然出现的。它需要政府下决心制定政策以及公众的支持。自由市场和低投资水平并不能解决污染问题。自由市场会产生污染,因为环保技术通常成本高昂,低投资水平同样也会加剧污染。为避免灾难再次出现,需要政府进行严格管控并对清洁发电站和相关产业进行巨额投资。这是治理环境问题的唯一经济途径。在此之前,鉴于比英国庞大得多的人口规模,希望中国永远不会面对伦敦1952年那种灾难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04427.html
相关阅读:二战德国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护士组
陈云忆抗战:如苏联没做这事抗战胜利起码推迟好几年
惨烈的塞班岛战役背后,还有日军更惨烈的兽行
二战中日本王牌战舰“大和”号为何刚面世就已过时?
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以百人伤亡毙伤敌军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