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世界上最大当量核弹:爆心50公里内一切熔化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军事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

在上世纪50年代初,广岛、长崎上空核爆炸的烟云还未散去,核武器仍具有至高无上的心理威力。美国最先试制出了氢弹后,前苏联紧追不舍,试爆亿吨级的超级氢弹。送给赫鲁晓夫的报告中,狂人们不仅想建造亿吨级核弹鱼雷舰,还主张制造十亿吨级以上氢弹,丢到大西洋某处。

1960年秋天,苏联首脑尼基塔?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脱下了自己的皮鞋。流传甚广的一个段子是,他手拿皮鞋猛击讲台,向全世界展示他这个铁匠之子的本色。事实上,赫鲁晓夫并没有使用铁匠式的敲击来震惊世界,震惊世界的是他当时的话语中隐含的可怕信息:“苏联完成了超巨型氢弹的研制工作,该氢弹的爆炸当量为亿万吨级。”前苏联“阿尔扎马斯-16”核试验室的超级机密就这样赫然面世。

在上世纪50年代初,广岛、长崎上空核爆炸的烟云还未散去,核武器仍具有至高无上的心理威力。美国人一度在这方面领先,最先试制出了氢弹,而苏联紧追不舍,最终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

1952年11月,美国在太平洋的比基尼岛上进行了初次氢弹试验。苏联试验人员设法获取了部分资料数据,于1953年8月在谢米巴拉金斯克也进行了类似试验。在当局的压力下,进一步的研制迫在眉睫。于是1954年成立了以科学院院士库尔恰托夫、萨哈罗夫、哈里通为首的“克勃-11”试验室,开始研制亿吨级的超级氢弹。在所有官方文件中它被称作是“编号202产品”。而在研制人员之间它又被称作为“伊万”。这位“伊万”身躯庞大:重量40吨,长度8米。用铀原料造出这个庞然大物并不难,难就难在把它送到试爆地点。

运载巨弹

这种巨型氢弹的设计师们经过反复考虑选定了它的运载工具??“图-95”,这是苏联最大型的战略轰炸机,但无论是设计师还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将如此巨大的炸弹送上“图-95”,况且它还超出“图-95”的起飞重量百分之二十,“图-95”根本就不能起飞。这样一头“巨兽”对于航空界来说是前所未闻的。要让这枚巨弹达到实战运载,必须至少“减肥”14吨。

1956年夏天,在茹科夫斯基的航空试验基地同时进行了飞机投弹系统和飞机其它部件的改装工作。9月份,新的“图-95B”型轰炸机做好了航投试验的准备,不仅增加了特别研制的带锁定装置的炸弹挂架和电子操纵的自动投放装置,还对机身做了适当的切割以便容纳整个氢弹弹体,就连飞机螺旋桨的桨叶也都涂上了白色耀眼的颜料,用以防止试爆时强烈的光辐射危及飞机自身安全。同时,在“图-95B”的改装中还增加了“空中实验室”这一设置,也涂抹特种材料加以保护。还有一套降落伞运载设施,以便到时氢弹能平稳地从适当高度投放下去。这套设施重达两吨,多层叠放在一起,其中最大的一片伞布占地面积就有1600平方米。

直到1959年,空中试验才告结束,运载工具已处在待命状态,但这时赫鲁晓夫去美国谈玉米的事,爆炸试验暂时搁置。

计划虽缓行但没有拖多久,赫鲁晓夫铁匠之子的秉性难移。挥舞核武器这种做法大有市场了,赫鲁晓夫也习惯于在例行的每次党代会召开之前放出“重炮”。

试爆日期定在1961年10月30日,地点选在阿尔克基卡,这里之前还从未做过试验场。运载工具“图-95B”飞机先到达名叫“鹿唇”的机场,而氢弹本身正从“阿尔扎马斯-16”运来。

退役上校日姆列夫曾是“超级氢弹”试验总指挥的助手。他回忆说:“我当时被任命为特别列车组的负责人,运载这枚重达30多吨的氢弹。这枚氢弹此刻散放在普通货车车厢里,尚未装配就绪。而在几个有冷冻条件的车厢里放着的是与之有关的一包包危险品。在客车车厢的保险柜里放的全都是超级绝密文件。10月5日夜里我们上路,总参谋部情报部、克格勃与内务部的大员一应俱全,说话全用耳语,心事沉重。‘鹿唇’车站当时只有两吨的吊车,怎么将这超级氢弹卸下并装车运走,大家一时没主意。幸亏当地采矿联合企业的头儿救急,调来了铁路专用的50吨吊车才解决问题。”

“难以计算的是,到超级氢弹最后完成装配这段时间,我们遭受了多大强度的辐射剂量。当时我们那里连个辐射强度测量计都没有。后来笼统地测量了一下,结果发现这里的辐射强度超出正常值两倍多。”

“30日早晨,根据试验总指挥巴甫洛夫中将的命令,将最终装配完毕的氢弹用专用车辆装进飞机。当时我看见,一个车轮因过度负荷而失灵打转,车辆停下了。正当我们不知所措时,它突然又变正常了。这一险情是如何发生又化险为夷的,到现在我也不明白。”

这样的险情不止一次。直到巨弹被送上“图-95B”,人们才弄清楚,它整个弹体拖到地面上,飞机根本无法起飞,唯一的救急办法是在它下面的飞机跑道上抢挖一条土沟,否则要是强行起飞的话,氢弹与地面摩擦,后果不堪设想。

投放试爆

1961年10月30日晨9时27分,载有巨型氢弹的“图-95B”飞机与另一架载有实验室的“图-16”飞机结伴起飞,航向直指新地岛群岛中的某个岛。11时,舰长杜尔诺夫采夫报告说已接近目标。当按下投弹按钮机弹分离时,飞机所处高度为10500米。飞行员们此时稍微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的情况,当时在新地岛的试验场区的负责人古里科夫是这么说的:“‘202产品’开始投放是在‘玛多奇京’地域,当时飞机把头扬起向上,飞行员们都在飞机尾部坐着。首先出来一顶有半米长的降落伞,接着又是第二顶,约有5.5平方米大,接下来第三顶有42平方米大。最后主伞打开,有1600平方米大,氢弹平稳地随伞降下。这时指挥所传来了要求打开降落伞的指令,回答声中夹有轻松的叹息。此后又是难熬的对爆炸的等待。”

与此同时,两架飞机正以最大速度飞离投放地点。根据计算显示出,安全脱离时间总共为15分钟。飞行员从机尾施放了不透光的烟雾剂。

11点32分,新地岛群岛上空4000米高度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大威力的一次爆炸。耀眼的闪光出现在空中,持续时间将近70秒,尽管有着浓云遮蔽,但在数百公里之外仍能看到闪光。接下来的火球烈焰覆盖天地、经久不息。最后,巨大的、灰黑色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它的顶端直达同温层,高度足有数十公里。

爆炸发生时,飞机机舱里的试验人员已远离爆心100公里以上,避开了强烈的闪光,但机尾舱口排出的用以遮光的浓烟雾没有完全起到保护作用。热浪涌进机舱,人就像进了热锅,毛发、指甲纷纷脱落,热浪划破了所有人的脸和双手。灼热的机舱里灰尘肆虐,舷窗也被烧焦。除了光辐射,冲击波也造成了伤害。人们从空中清楚地看到了奇异现象:一道深深的、透明的气体大墙形成了,它穿过飞机机身,撼动着近百吨重的飞机,世人难以想象。古里科夫描述说:“当冲击波穿过飞机时,所有仪表设备的指示都飞速上升,指针来回跳动……”晚些时候,他才知道,全世界所有的地震测试仪都测到了这次核爆炸,它产生的冲击波传遍全球。

大气层中阳离子的爆发使得机组人员与机场之间的无线电通信联络整整中断4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谁也不知“图-95B”和“图-16”这两架飞机上究竟出了什么事,飞行员们自己也是一片茫然。“图-16”机组的负责人里雅斯尼科夫回忆说:“在爆炸发生后我们看见了强烈的闪光,但是蘑菇云还没有出现,只能看见巨大的火球。它在不断扩展,直径有几公里大,赤红色并且肮脏混浊。我们知道应当马上返航了,否则就会大难临头。一团球状烟云几乎升到了我们身旁,做出脱离现场的命令符合纪律要求吗?我还是做了一个不到70度的倾斜动作,在这11000米的高空这一动作会带来出乎意料的后果,实在是太危险了!”杜尔诺夫采夫中校(当时还是少校)事后发现,自己驾驶的“图-95B”机身已由银白色变成了灰黑色,被焦痕所覆盖。

当观察组人员事后到爆心勘察时,呈现在眼前的景象惨不忍睹:两米多深的冰雪冻土层已消失殆尽,整个地面覆盖着好似玻璃碎片的东西,尘土沙石因高温熔化而成了晶体状。地面上堆积着成群的失明的海鸥,它们因在高空受到核辐射而坠落下来。在岛子的四周净是鹿和熊的尸体,全是被光辐射的能量所烤焦的。所有生物已荡然无存。

在距离爆心50公里方圆之内,一切都被完全烧尽、熔化。坦克及其它作为效应物的兵器一概没有踪迹。而在50公里之外,还有坦克的炮塔尚可分辨出,坦克自身已被掀倒,这是冲击波的力量。爆炸后形成的放射性沾染灰尘量达五六百万居里数之巨,广大的土地面积长期无法消除原子射线的影响。在投放地点距爆心400公里方圆以内,所有的砖瓦结构农舍只剩下断垣残壁。不仅居民村镇受害,冲击波的威力还波及境外直到800公里以外,所有建筑的窗户都被破坏。爆炸威力如此巨大,以至于在外层空间无需借助于望远镜都可见到其闪光。

“核讹诈”成为笑柄

整个世界被震动了。然而,历史总是让人感到惊讶,前苏联试爆这枚世界最大氢弹的唯一意义在于:它促成了1963年8月5日有关部分禁止核试验的美英苏三国协议的签署,该协议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

但是要知道,当初铁匠儿子向世人示威时,并没有撒谎。计划中的这次试验其当量确实是亿吨,而1961年10月试验的这颗氢弹其当量只有一半左右,充其量最大不过5800万吨,这又是什么原因?

很简单,半个世纪之前,专家学者们很难想象到有这种规格的原子弹或者是氢弹,更无法去真正试爆它。所以有一部分专家仅是以此为名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发言权,愚弄后来人。“伊万”就是这样被鼓噪夸大的。

就在那时,一些更富有狂热性的想法在“伊万”试爆之前就喧嚣不停,其中就有主张制造十亿吨级以上氢弹的想法,还想要把它投放到大西洋的某处。这样巨大的当量会使海平面提高千米左右,而2005年发生的东南亚海啸也不过才提高海平面5米左右。

幸运的是,学者们与军界人物清醒了过来。有人考虑到,这样大的海啸可能最终也有害于苏联自己,还是放弃这种想法吧。

当时给赫鲁晓夫进言的还有其他人,萨哈罗夫递交了建造亿吨级核弹鱼雷舰的报告,主张从水下发起核攻击。而阿尔扎马斯城的领导人之一涅金上将又提出报告,想将“挺进大西洋”的计划付诸海军舰艇实行,运载的仍是亿吨级氢弹……

孰料没有多久,这些冒险计划随着“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无法成为现实。更主要的原因是,赫鲁晓夫的地位已岌岌可危,“核讹诈”成了世人的笑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400269.html

相关阅读: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以百人伤亡毙伤敌军三百人
二战德国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护士组
二战中日本王牌战舰“大和”号为何刚面世就已过时?
惨烈的塞班岛战役背后,还有日军更惨烈的兽行
陈云忆抗战:如苏联没做这事抗战胜利起码推迟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