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二战时期:居住在中国东北的日本人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军事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东北,播种的日本开拓团村民。

黑田茂的少年时期,从日本的海边,移到了中国的湖边。那年他12岁。1941年的一天,扶植所的人来到黑田家,劝说他们到中国去。

他们被告知,到满洲去的日本国民,可以得到15垧(在东北,一垧等于15亩)土地。来人向他们描绘:在肥沃的“满洲国”,他们将拥有农田、森林、草场、河流、水井、牲畜、农具、薪炭备用林,死了以后享有自己的墓地,孩子能够得到教育,政府发给安家费。

他们同时被告知,黑田家不会单枪匹马地被抛到寒冷的“满洲国”,一个村子里,会有一半人和他们同去,空下来的土地给另一半人耕种。

他们新落户的村庄,甚至将延用在日本时的村名,且同样能建立神社——这项满蒙“开拓”事业,其实就是把一个原汁原味的日本复制到中国东北。

日本陆续向中国移民

事实上,在几十年前,他们的先辈就在日本官方的“深谋远虑”下陆续向中国移民。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胜出后,1905年冬天,日本通过《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附约》,强制北满区域的哈尔滨、宁古塔(今宁安)、三姓(今依兰)、齐齐哈尔、海拉尔、爱珲(黑河)、 满洲里等地对日开放。商贸的进驻,给日本“移民国策”向中国东北部推行提供了方便。

从此,大批日本国民在政府的推进下,从农民、小手工业者到中学生源源不断来到上述地区,成为“飞地移民”。到了1910年代中期,东北各地至少已有20万日本移民。

20余年后的 “九•一八”事变及伪满州国的成立成为日本移民大举进入中国的突破口。1932年 9月,《日满议定书》中规定:“日本在全东北从事工商业及农业,租借土地,长期租借期满或改租,得无条件给日本人更新租约。”这使日本获得了事实上的土地所有权。

此时,关东军大尉东宫铁男提出了以日本在乡军人组建屯垦基干部队,永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建议。他说,大和民族现如盆中之竹,如此下去,不仅不能繁茂,而且只有衰老下去。必须将此竹移植大地,以期皇国的发展。

1932年8月,日本内阁通过了拓务省的移民方案,决定当年秋季向中国东北的依兰地区移入500名武装移民。随后,关东军又制定《满洲移民要案》,对日本移民的目的、性质做出规定,由以前的“普通移民”改为“特别农业移民”,要“在满洲国内扶持日本的现实力量”,充实日满“两国”国防,维持“满洲国”治安。

1936年5月,《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案》及其具体的实施计划《暂行甲种移民实施要领案》通过,8月25日,日本内阁正式将“二十年移民百万户计划”(100万户500万人)列为日本政府的七大“国策”之一;并要求伪满政府将该计划列为三大“国策”之一。

也就是这一年,“移民团”被改名为“开拓团”,“移民事业”成了“开拓事业”。

“到满蒙去”

动了心的黑田父母,决定带着12岁的黑田茂到满洲去。他们周围是一片“到满蒙去!到中国去!到东南亚去!”的热情的声音。

黑田茂跟着父母在黑龙江密山县兴凯湖安了家,从此由与大海争地的农民一下子成了“地主”。而失去了土地的中国人在这个日本人家里当佃户。还有一些打季节工的,是闯关东的中原人。

黑田一家来中国的第二年,也就是1942年5月,还处在第一期开拓计划时期,已有了17万多名日本人来到中国东北做开拓团民。

到1943年,兴凯湖的日本“渔农开拓团”已发展到49户95人,开拓团配有火犁(拖拉机),平时以户为主,但是具有联合农庄的性质。黑田家属于“农耕部”,任务是种植大豆。按移民政策,第一年不交税,从第二年起就要交公粮。这里产的大豆一部分运回日本,另一部分运给日本的两个朋友,德国和意大利。包括兴凯湖开拓团的日本人在内,没人知道为什么要运往这两个国家。

这里的生活表面上富裕平静,善良的中国雇工还教会黑田茂在湖里打鱼。其中也有与他年龄相仿的孩子,差别是黑田是地主,中国孩子是童工。

而仅仅在1943年,东北就有40771户中国人被迫迁出祖辈留下的土地,理由是“维持治安”。

就在黑田16岁那年的8月8日,他被紧急应召入伍,分到半截河要塞阻挡苏联红军。大约10天后,他听说他的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了。

在黑田短暂的军人生涯中,负了轻伤,被苏军俘虏,并在苏联度过了7年生不如死的刑期。

“青少年义勇军”

就在黑田来到中国那一年,一位和他年龄相近的冈山市男孩竹内治一也被开拓团送到中国来。他俩同样在1945年8月中旬被苏军俘虏并在苏联服过劳役。

不同的是,竹内治一是于1941年14岁时只身一人来到东北的。这一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国内经济窘境已现。冈山市扶植所的人到他的家里,向他的父母建议,送这个孩子参加青少年义勇军到满洲去,孩子的成长费用、学费都省了,家里还能有笔政府补贴,做些什么生意也有点资本了。况且按照合约,竹内治一工作5年后,就能返回日本。

“青少年义勇军”是日本开拓移民的一部分。继1936年日本提出20年移民100万户的计划后,从1937年起,日本就大力推行“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移民,把这些青年作为关东军的后备兵源。

一批16岁到19岁的青少年(包括14岁的竹内)在日本国内经历了3个月“皇国精神”的身心锻炼后,来到中国。他们受的训练,完全按照军队编制进行,课程除了不同门类的专业课外,就是警备、战斗、防空、防谍等军事训练。

竹内治一来到中国鸡宁(现鸡西市),被送入“煤炭训练所”(即训练基地)学习3年专业知识。1944年竹内治一毕业,在矿山当了一年技术员。仅仅一年后,这位“青少年义勇军”成员还没有来得及成为一名士兵,身着矿山制服就被苏联红军当成了军人抓起来。于是他有了和黑田相同的命运,到苏联服劳役。伐木3年,落下严重的腰部疾病。

服刑结束后,竹内回到日本,拿到政府给他的补偿金选择了继续上学,他决定学医。后来,骨科医生竹内治一参与发起了现在已有18万人参加的“保团联”,以唤起日本人对战争责任的认识,并反对将医学研究用于细菌战。

从军慰问团

而女人们,则是以另外的方式来到中国。包括“从军慰问团”和“慰安妇”两种形式。

1940年初,浩代金子高中毕业后随着丈夫来到朝鲜,丈夫是日本驻朝鲜17军的一个小队长。后来,丈夫战死在朝鲜,儿子下落不明。战乱中的浩代金子逃到中国延吉,被人介绍再嫁,成为牡丹江火车站宪兵小队长的妻子。1941年,在牡丹江火车站来了一批日本慰问团,大多是年轻漂亮能歌善舞的女学生。宪兵小队长要求自己的妻子加入到这批从军慰问团中去,到绥芬河、东宁等地慰问演出。

从军慰问团员不是慰安妇,不提供性服务,她们的任务是用歌舞鼓舞日本军人的士气。

浩代金子的第二任丈夫死于1945年8月与苏联红军的战斗中。她在中国东北没有一位亲人,只有和她一样为了讨生活到中国来“开拓”、从 “头等公民”一瞬间成为难民的130多万同胞。

金子开始逃亡,先到延吉后是珲春,经人介绍嫁给了第三任丈夫,是个中国人。这一阶段,像她一样为了求生,嫁给中国男人的日本女人有11万人之多。此前10年间,嫁给中国人的日本女子,还不到1000人。

日本侨民踏上归途

1946年初,由美国马歇尔、中共周恩来、国民党张群组成的“军调处三人小组”协调决定,东北地区的日本侨民全部集中到葫芦岛港,由这里登舟回乡(另两条遣返线路为:丹东的日本侨民7.5万人由东北民主联军负责经朝鲜遣返、大连的日本侨民27万人由苏军直接遣返)。

黄埔五期步科出身的李修业,抗战后期担任过国民党第四十八军少将参谋长、二?七师少将副师长,抗战甫一胜利就被任命为“东北行署日侨俘管理处”处长;中共方面,李敏然(即李立三)出任“东北民主联军遣送日人管理处”处长;各市县设立“日侨俘管理所”。

1946年3月7日,专为遣返日侨创刊的《东北导报》,每3天出一期,刊登各种与遣返相关的政策和信息。4月23日以后,滞留在东北的日侨开始接到了国民政府及“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日侨俘管理处”发出的“向葫芦岛港集中,统一遣返回国”的命令。很短时间里,葫芦岛这个只有十来万人口的地方,一下子集中了100多万人。有些是乘国民政府派出的飞机来的,有的是乘专运的火车,更多的人,是苦撑着走来的,或是被搭救过他们的中国人送来的。

最后决定,从5月7日起,先输送国民党控制区的日侨。流散在东北的日本人,除了要交由审判的军人,全部遣送回国。重病者先在锦西医院治病,治好后随最后一次轮船回国。锦西医院还专设了妇产科,给逃难途中的母婴一点卫生安全保障。

考虑到一些日籍女子在光复前已与中国丈夫生儿育女,日侨俘管理处尊重她们个人的意愿,可暂不遣返。但是对光复后嫁在中国的,一律遣返。然而还是有一部分刚刚嫁在东北的日本女子,偷偷地留了下来,乡亲们对于娶不到媳妇的男人捡了个老婆,都非常理解和照应。国民党官兵也藏匿熟识或有感情的日本女子,在沈阳就发现了20起。

即便是已经捱到了葫芦岛,待运的漫长等待也同样令人绝望,短则一周,长则半年,粮食不够、病疫流行,归心似箭的日本难民度日如年。

中国政府规定,由当地百姓负责供应日侨食物。如果一名难民一天只吃一斤,一天也要消耗上百万斤粮食,而葫芦岛粮食年产量只有400万斤。一个十来万人的小港,养活100多万难民大军,其难可想。

1946年5月7日上午,2489名日侨乘坐两艘美国轮船驶出葫芦岛港。

1946年11月底,当年最后一艘送日侨回国的“第一大海丸”号即将离开葫芦岛港。李修业到船上送行。他说:“……中国人民近几十年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辱,千言万语也说不尽。现在日本战败了,投降了,但是我们没有采取冤冤相报的方式来对待你们,”,他话锋一转:“……我们中国人胸怀大度以德报怨,把你们妥善地遣返回国,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崇高美德和人道主义。你们回去以后,要仔细地想一想,比一比,你们是怎样对待中国人的,中国人又是怎样对待你们的。希望你们以后只带友谊来,不要再带刺刀来,再见吧!”

日侨代表答词中说:“……在这个秋天,我们受到了中国宽大精神的恩惠,我们永远不忘中国的宽仁敦厚和恩爱。”日侨善后联络处向李修业将军赠送锦旗一面,上书:感谢中国。

至1948年9月,第二批遣返工作结束,3年时间总共1051047名日本侨俘由葫芦岛港回国。

不过,有了家的金子,在1946年5月7日开始的大遣返中,决定留在丈夫的祖国。黑田茂的父母,不知儿子下落,随着1946年大遣返,在葫芦岛登舟,返回日本。而黑田茂和竹内治一,在1947年也没有回到日本,他们正在苏联服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398585.html

相关阅读:二战德国情色女魔鬼:罪行累累的T-4护士组
二战中日本王牌战舰“大和”号为何刚面世就已过时?
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以百人伤亡毙伤敌军三百人
陈云忆抗战:如苏联没做这事抗战胜利起码推迟好几年
惨烈的塞班岛战役背后,还有日军更惨烈的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