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世的始皇帝不仅建立了统一的秦帝国,而且在东海之滨修建了帝国的东大门和一组雄伟的宫殿群。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些早已湮没的建筑群再现端倪。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帝国,第一次实现了先秦列国王侯们的理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意气风发的秦始皇巡狩国土直至最东端的渤海之滨,在这里修建了秦帝国的东大门——碣石门和一组雄伟的宫殿群,这里从此成为后世帝王心目中的圣地。
在中国的历史上,每当国家大一统之后,成为最高统治者的帝王就会认为,国土全是他的,这种思想很突出。我们可以看一看,秦始皇、汉武帝,甚至在三国时期仍然存在这种概念。曹操有雄心壮志想称帝,也到海边去看,他不只是游山玩水,而是带着一种信念,要追随秦皇汉武,完成他构想中伟大的事业。
后人为什么总愿意去碣石门?就是因为当时秦始皇把它作为一个国门摆在那里,作为一个大一统国家的象征。但是,传说中的碣石门和碣石宫到底在哪里?人们一直在找,一直想搞明白曹操到底在哪里赋的《观沧海》这首诗,很多人都对这个非常感兴趣。
大概是上世纪的80年代初,辽宁省的考古工作者做普查,发现了石碑遗址,这里属于锦西市。在海边有一个村子,在这个地方有一块大土包,就在海滩边上。探测之后,发现里面包含了一个大夯土墩,有四十米见方,经过探测,周围是一大片遗址,试掘之后,发现了秦瓦,实际上是一个大的脊头瓦。
因为秦朝的延续时间很短,才十几年,所以秦瓦当花纹变化不是太大,很难断代,我们只能笼统地说秦汉遗址。但是我们在辽宁发现的一些遗址,和西安附近出土的瓦当相比较,我们发现两者非常相似,对照了之后,我们比较倾向于认为这些东西是秦朝时代留下来的。这些东西一出土,我们就推测是秦朝的宫殿了。就这样,在海边发现一处秦的宫殿。 历史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古建筑研究的专业人士,在辽宁附近发现秦代宫殿,令杨鸿勋兴奋不已,这让他马上想到了人们一直在苦苦寻找的碣石门。他决定立刻赶往考古现场,对遗址进行调查。
杨鸿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中国著名古建筑研究学者。
杨鸿勋:我第一次去,他们给我介绍情况,说这儿有一个旅游名胜点,叫做孟姜女的姜女石,传说孟姜女死了化成石头了。那么,旁边三块大石头是什么?老百姓都说这三块大石头是孟姜女带的三个大包袱,她去找丈夫,她的丈夫被秦始皇抓去修长城。
这个故事非常吸引我的注意,但是并不是因为孟姜女的传说,而是这个传说和秦始皇有关系,这个就比较有意思。再一个他们介绍情况之后,说这里有一个四十米见方的大夯土墩,就是石碑地的遗址主体这部分,对着海里那个礁石就是所谓的姜女坟。
夯土土墩和碣石的相对关系,让杨鸿勋异常兴奋,因为在传说中的碣石门,本应正对着一座巨大的碣石宫。那么,两个遗迹之间究竟能否找到相应的关系呢?
杨鸿勋:我问他们对得准不准,他们一开始说对准了对准了。后来我不放心,因为这边还有三块大石头,我急于想知道这些石头和夯土墩之间有没有轴线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就问了负责测量的同志,他直接用仪器看,他说对得不准。我又问,不准的话靠哪边呢?他告诉我,中轴线是靠这个姜女坟这块大石头的西边,换句话说就是这个大石头和三块大石头之间。
历史
导语:强大的秦帝国在统一四海后,在全国大兴土木,建造了一系列巨大工程。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即便在数千年之后的今天,仍令世人震惊。
不可一世的始皇帝不仅建立了统一的秦帝国,而且在东海之滨修建了帝国的东大门和一组雄伟的宫殿群。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些早已湮没的建筑群再现端倪。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帝国,第一次实现了先秦列国王侯们的理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意气风发的秦始皇巡狩国土直至最东端的渤海之滨,在这里修建了秦帝国的东大门——碣石门和一组雄伟的宫殿群,这里从此成为后世帝王心目中的圣地。
在中国的历史上,每当国家大一统之后,成为最高统治者的帝王就会认为,国土全是他的,这种思想很突出。我们可以看一看,秦始皇、汉武帝,甚至在三国时期仍然存在这种概念。曹操有雄心壮志想称帝,也到海边去看,他不只是游山玩水,而是带着一种信念,要追随秦皇汉武,完成他构想中伟大的事业。
后人为什么总愿意去碣石门?就是因为当时秦始皇把它作为一个国门摆在那里,作为一个大一统国家的象征。但是,传说中的碣石门和碣石宫到底在哪里?人们一直在找,一直想搞明白曹操到底在哪里赋的《观沧海》这首诗,很多人都对这个非常感兴趣。
历史
大概是上世纪的80年代初,辽宁省的考古工作者做普查,发现了石碑遗址,这里属于锦西市。在海边有一个村子,在这个地方有一块大土包,就在海滩边上。探测之后,发现里面包含了一个大夯土墩,有四十米见方,经过探测,周围是一大片遗址,试掘之后,发现了秦瓦,实际上是一个大的脊头瓦。
因为秦朝的延续时间很短,才十几年,所以秦瓦当花纹变化不是太大,很难断代,我们只能笼统地说秦汉遗址。但是我们在辽宁发现的一些遗址,和西安附近出土的瓦当相比较,我们发现两者非常相似,对照了之后,我们比较倾向于认为这些东西是秦朝时代留下来的。这些东西一出土,我们就推测是秦朝的宫殿了。就这样,在海边发现一处秦的宫殿。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古建筑研究的专业人士,在辽宁附近发现秦代宫殿,令杨鸿勋兴奋不已,这让他马上想到了人们一直在苦苦寻找的碣石门。他决定立刻赶往考古现场,对遗址进行调查。
杨鸿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中国著名古建筑研究学者。
杨鸿勋:我第一次去,他们给我介绍情况,说这儿有一个旅游名胜点,叫做孟姜女的姜女石,传说孟姜女死了化成石头了。那么,旁边三块大石头是什么?老百姓都说这三块大石头是孟姜女带的三个大包袱,她去找丈夫,她的丈夫被秦始皇抓去修长城。
这个故事非常吸引我的注意,但是并不是因为孟姜女的传说,而是这个传说和秦始皇有关系,这个就比较有意思。再一个他们介绍情况之后,说这里有一个四十米见方的大夯土墩,就是石碑地的遗址主体这部分,对着海里那个礁石就是所谓的姜女坟。
夯土土墩和碣石的相对关系,让杨鸿勋异常兴奋,因为在传说中的碣石门,本应正对着一座巨大的碣石宫。那么,两个遗迹之间究竟能否找到相应的关系呢?
杨鸿勋:我问他们对得准不准,他们一开始说对准了对准了。后来我不放心,因为这边还有三块大石头,我急于想知道这些石头和夯土墩之间有没有轴线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
我就问了负责测量的同志,他直接用仪器看,他说对得不准。我又问,不准的话靠哪边呢?他告诉我,中轴线是靠这个姜女坟这块大石头的西边,换句话说就是这个大石头和三块大石头之间。
历史上的记载在《史记》里面有,是比较可靠的。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他就觉得旧的宫殿不适应了,太小了,而且他的首都咸阳也在扩大,他要把原来各国有钱的人弄到这儿来,免得各国要复辟造反。
很多有钱人都搬到咸阳来了,于是咸阳人很多,他的宫室人也多了,所以他就要扩大新皇宫,和他统一的大帝国相称的新皇宫,叫新朝宫。新朝宫的范围就是《阿房宫赋》写的“覆压三百余里”这么大的一片。其中一个前殿叫做阿房,前殿就相当于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
一般宫殿的命名,都是用吉祥的话。比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元殿、含元殿,都包含一种国运长久的吉祥意思。但是,阿房是什么意思呢?阿的古音是一个大疙瘩的意思,大土包,土山冈。房呢?是因为它是一个大夯土台,筑的像山一样的大夯土台。所以我怀疑“阿房”是一个工程代号,还没来得及起名字,秦十几年就亡国了。
后人猜想,或许由于秦朝的工程保密,如此规模庞大的阿房宫竟然没有留下太多记载。于是,在历代建筑师的眼中,这幅设计图成为了一个永远向往而不能触及的秘密。究竟阿房宫中隐藏着怎样的雄伟与奇妙之处,后人至今还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遐想。
杨鸿勋: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收藏了一张清朝人画的一幅画《阿房宫图》。这张图画的是清朝的亭台楼阁,完全是清式的。这比阿房宫差着两千年啊。他也是凭想象画出来的,他想象的根据恐怕就是杜牧的《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所以它表现得高低错落,很多宫殿的样子全是清朝的样子。 历史
后来,我根据一些经验,绘制了一张阿房宫图。但是,因为没有发掘,所以只能是一个阶段性的初步的设想。我们还不能叫复原图,可以叫复原的设想或者对原状的一个设想。它的依据就是那个时代前前后后盖房怎么盖,最高级的建筑怎么盖,以及它现在残留的遗迹是什么样子,再根据文献描述它的原状是什么样子,都放在一起经过综合研究提出的这个设想。这个时期应该是战国的晚期了,它所用的工人工匠全部都是战国时期六国的工匠。 历史
他把这些能工巧匠都集中来了,他们给各国的国王,给周天子盖房怎么盖,盖宫殿怎么盖,给他也要照样子这么盖。顶多设计得更大,更花样翻新罢了,但是基本式样,基本的构思意匠是一样的。 历史
因为那时候的建筑制式基本就那样,台上有建筑物,有房子叫做榭。可以肯定地说,它是台榭式的建筑。至于到底是几层,几层台,台上边的建筑群怎么布置的,有多少座,具体位置准确在哪儿,每一座多大,因为没有做过发掘,这些具体的情况说不出来。但是基本的印象是这样,这是没有疑问的。 历史
由于残存资料的稀缺,后代的工匠只能通过历史记载中的只言片语找寻战国时期建筑的种种特点,通过寻求旁证的方法,尽量复原阿房宫的旧貌。
杨鸿勋:我们有些旁证材料距离它的时期很近,只有几十年,就是东周时期各国盖的高台建筑。有的已经发掘了,比如在河北省平山县,是当时战国一个小国家的所在地,发掘出中山国国王的陵墓。他的陵墓也是台榭式的,当时是相信人死后灵魂不死,所以国王的陵墓也盖成生前宫殿的样子。但是具体而言,他这个国家小,财力也弱,盖得就比较小,现在残存的只是这么一个土包。 历史
老子有句话,他讲哲学,拿建筑打比方,他说什么事都是从第一步开始,即“九层之台,始于垒土”。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这就说明当时盛行高台建筑,甚至有九层之台。
当年阿房宫前殿曾经气势非凡,但楚霸王的一把火和两千多年的沧桑变迁,只给今天留下了一个残破的大土堆。
杨鸿勋:1956年我第一次去,我到了这个土台上面后感觉非常惊讶,仅仅是这个大土台就给我一种震撼的力量。它是一个建筑物,不是自然形成的土岗子,那就不新鲜了。这个并不算大,是人工在平地上造的,但仅仅是存留了这么一个大土疙瘩就给我一个很大的震撼力。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只是一个土疙瘩就会让我有这种感觉?因为我学建筑嘛,所以在我眼里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土疙瘩,一个体积这么大、高低错落有致的建筑物,它给人精神上的震慑力量是相当大的。像萧何,他是西汉初汉高祖的大臣,后来当了宰相。他有一句名言,是讲建筑物的艺术感染力讲得挺深刻,他就讲天子以四海为家,他的房子因此也得“非壮丽无以重威”,就是说必须壮丽才能有威慑力量,使被统治者一看见就害怕。所以,秦朝宫殿的雄伟把几千年后的现代人吓到了,可以说,修建秦宫殿的目的达到了。
作为秦帝国最重要的宫殿——阿房宫前殿规模空前,据史料中记载,这里可坐万人。那么,从后人的考证来看,这座前殿真的有这么大吗?
杨鸿勋:故宫太和殿现在在整个宫殿里是个最主要的建筑物。这个在紫禁城里最大的大殿东西约50米左右,也就是说它正对我们的面是50米宽。阿房宫前殿有三四百米,这就比太和殿可大多了。如果按400米算,那就相当于七八个太和殿的长度。
当时的尺度非常之大,这体现在各个方面。建筑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的大载体,它反映历史,不但反映了社会的生产力有多大,能盖多高、多大的房子,同时也反映了历史形态。所以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统治者,他能完成这么大的事业,统一了全中国,他的思想也因此极大膨胀。他的想法是什么都要大,他的陵墓也大得吓人,地宫也深得吓人,长城的规模更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所以,他这个阿房宫前殿确实是空前绝后的。
仅仅前殿就如此庞大,竟然超过了明代的皇宫建筑太和殿八倍之多,那么,秦朝究竟是用什么办法将它修筑而成的呢?
杨鸿勋:四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上这个土台上面,我找不到方位,一位年纪挺大的老头儿抽着一个大烟袋,给我讲关于修阿房宫的故事。 历史
我问那个老头儿,这么大的土包,周围这么一大片平地,也没大坑,这个土是哪儿来的呀?老头儿告诉我在一个村子有一个大鱼塘,那个大鱼塘就是当年挖土形成的。我说这么远,这个土是怎么弄过来的,用小车推,挑挑吗?那不是的,他说通过一字长蛇阵。一个人挨着一个人地排长队,手递手这么传递筐篮,就是人的传送带。这个效率要高多了,劳动强度也减少了,省得每个人走那么长的路挑着土,而且挑不多。另外,我还问,运这个土来以后就打这个夯吗?他说不,这个土运来不能直接用。就好像是昨天刚发生的事一样,他讲得那么具体。
我说怎么不能用,他说这个土来了必须过一次筛子。他说工地上支起好多大筛子,把这些土倒在筛子里头筛。非常细的土叫马兰黄土,地质学上叫马兰黄土,是蒙古风吹过来的,从天空吹来沉积下来的。这种黄土是很细的,其实用不着过筛子,直接打夯土就行了。但是它要求高,这里头有时候含着少量的杂质,老百姓叫它料姜石,一块块像吃的姜一样,但是比姜小,一块块的硬疙瘩。其实,那就是石灰质结核,黄土里确实有这个。这些都不要,全部筛出去之后才能用。但是,他说这还不行,必须炒熟了才能打夯。
所以,还需要支很多大锅,工地乌烟瘴气,大劈柴烧火,大锅里炒,就像现在炒花生那样炒,炒熟了以后才能运上去打夯。
我问了老头儿,为什么把它炒熟?我知道过筛子是因为有疙瘩,有料姜石。但这炒熟又是为什么?老头儿说不知道。从他不知道这一点,就可以说明这些不是他编造出来的故事。为什么要过筛要炒熟,我学建筑我明白。炒熟的目的也是一种工程质量的保证,当时的工程做法超质量。因为黄土里面有蚂蚁,有各种昆虫的卵,这是绝对不行的,必须把虫卵全部炒死,草籽全部炒死。这里若含有草籽,一旦长起来的话,这个大殿就发芽长草了,或者有虫子,这可要杀头的。所以我想需要通过这些手段使这个工程达到这个程度是非常可信的,这是一种工程做法,也是史无前例的。
历史
杨鸿勋:1956年我第一次去,我到了这个土台上面后感觉非常惊讶,仅仅是这个大土台就给我一种震撼的力量。它是一个建筑物,不是自然形成的土岗子,那就不新鲜了。这个并不算大,是人工在平地上造的,但仅仅是存留了这么一个大土疙瘩就给我一个很大的震撼力。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只是一个土疙瘩就会让我有这种感觉?因为我学建筑嘛,所以在我眼里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土疙瘩,一个体积这么大、高低错落有致的建筑物,它给人精神上的震慑力量是相当大的。像萧何,他是西汉初汉高祖的大臣,后来当了宰相。他有一句名言,是讲建筑物的艺术感染力讲得挺深刻,他就讲天子以四海为家,他的房子因此也得“非壮丽无以重威”,就是说必须壮丽才能有威慑力量,使被统治者一看见就害怕。所以,秦朝宫殿的雄伟把几千年后的现代人吓到了,可以说,修建秦宫殿的目的达到了。
作为秦帝国最重要的宫殿——阿房宫前殿规模空前,据史料中记载,这里可坐万人。那么,从后人的考证来看,这座前殿真的有这么大吗?
杨鸿勋:故宫太和殿现在在整个宫殿里是个最主要的建筑物。这个在紫禁城里最大的大殿东西约50米左右,也就是说它正对我们的面是50米宽。阿房宫前殿有三四百米,这就比太和殿可大多了。如果按400米算,那就相当于七八个太和殿的长度。
当时的尺度非常之大,这体现在各个方面。建筑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的大载体,它反映历史,不但反映了社会的生产力有多大,能盖多高、多大的房子,同时也反映了历史形态。所以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统治者,他能完成这么大的事业,统一了全中国,他的思想也因此极大膨胀。他的想法是什么都要大,他的陵墓也大得吓人,地宫也深得吓人,长城的规模更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所以,他这个阿房宫前殿确实是空前绝后的。
仅仅前殿就如此庞大,竟然超过了明代的皇宫建筑太和殿八倍之多,那么,秦朝究竟是用什么办法将它修筑而成的呢?
杨鸿勋:四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上这个土台上面,我找不到方位,一位年纪挺大的老头儿抽着一个大烟袋,给我讲关于修阿房宫的故事。
我问那个老头儿,这么大的土包,周围这么一大片平地,也没大坑,这个土是哪儿来的呀?老头儿告诉我在一个村子有一个大鱼塘,那个大鱼塘就是当年挖土形成的。我说这么远,这个土是怎么弄过来的,用小车推,挑挑吗?那不是的,他说通过一字长蛇阵。一个人挨着一个人地排长队,手递手这么传递筐篮,就是人的传送带。这个效率要高多了,劳动强度也减少了,省得每个人走那么长的路挑着土,而且挑不多。另外,我还问,运这个土来以后就打这个夯吗?他说不,这个土运来不能直接用。就好像是昨天刚发生的事一样,他讲得那么具体。
我说怎么不能用,他说这个土来了必须过一次筛子。他说工地上支起好多大筛子,把这些土倒在筛子里头筛。非常细的土叫马兰黄土,地质学上叫马兰黄土,是蒙古风吹过来的,从天空吹来沉积下来的。这种黄土是很细的,其实用不着过筛子,直接打夯土就行了。但是它要求高,这里头有时候含着少量的杂质,老百姓叫它料姜石,一块块像吃的姜一样,但是比姜小,一块块的硬疙瘩。其实,那就是石灰质结核,黄土里确实有这个。这些都不要,全部筛出去之后才能用。但是,他说这还不行,必须炒熟了才能打夯。
历史
所以,还需要支很多大锅,工地乌烟瘴气,大劈柴烧火,大锅里炒,就像现在炒花生那样炒,炒熟了以后才能运上去打夯。
我问了老头儿,为什么把它炒熟?我知道过筛子是因为有疙瘩,有料姜石。但这炒熟又是为什么?老头儿说不知道。从他不知道这一点,就可以说明这些不是他编造出来的故事。为什么要过筛要炒熟,我学建筑我明白。炒熟的目的也是一种工程质量的保证,当时的工程做法超质量。因为黄土里面有蚂蚁,有各种昆虫的卵,这是绝对不行的,必须把虫卵全部炒死,草籽全部炒死。这里若含有草籽,一旦长起来的话,这个大殿就发芽长草了,或者有虫子,这可要杀头的。所以我想需要通过这些手段使这个工程达到这个程度是非常可信的,这是一种工程做法,也是史无前例的。
杨鸿勋:1956年我第一次去,我到了这个土台上面后感觉非常惊讶,仅仅是这个大土台就给我一种震撼的力量。它是一个建筑物,不是自然形成的土岗子,那就不新鲜了。这个并不算大,是人工在平地上造的,但仅仅是存留了这么一个大土疙瘩就给我一个很大的震撼力。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只是一个土疙瘩就会让我有这种感觉?因为我学建筑嘛,所以在我眼里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土疙瘩,一个体积这么大、高低错落有致的建筑物,它给人精神上的震慑力量是相当大的。像萧何,他是西汉初汉高祖的大臣,后来当了宰相。他有一句名言,是讲建筑物的艺术感染力讲得挺深刻,他就讲天子以四海为家,他的房子因此也得“非壮丽无以重威”,就是说必须壮丽才能有威慑力量,使被统治者一看见就害怕。所以,秦朝宫殿的雄伟把几千年后的现代人吓到了,可以说,修建秦宫殿的目的达到了。 历史
作为秦帝国最重要的宫殿——阿房宫前殿规模空前,据史料中记载,这里可坐万人。那么,从后人的考证来看,这座前殿真的有这么大吗?
杨鸿勋:故宫太和殿现在在整个宫殿里是个最主要的建筑物。这个在紫禁城里最大的大殿东西约50米左右,也就是说它正对我们的面是50米宽。阿房宫前殿有三四百米,这就比太和殿可大多了。如果按400米算,那就相当于七八个太和殿的长度。
当时的尺度非常之大,这体现在各个方面。建筑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的大载体,它反映历史,不但反映了社会的生产力有多大,能盖多高、多大的房子,同时也反映了历史形态。所以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统治者,他能完成这么大的事业,统一了全中国,他的思想也因此极大膨胀。他的想法是什么都要大,他的陵墓也大得吓人,地宫也深得吓人,长城的规模更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所以,他这个阿房宫前殿确实是空前绝后的。
仅仅前殿就如此庞大,竟然超过了明代的皇宫建筑太和殿八倍之多,那么,秦朝究竟是用什么办法将它修筑而成的呢?
杨鸿勋:四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上这个土台上面,我找不到方位,一位年纪挺大的老头儿抽着一个大烟袋,给我讲关于修阿房宫的故事。
我问那个老头儿,这么大的土包,周围这么一大片平地,也没大坑,这个土是哪儿来的呀?老头儿告诉我在一个村子有一个大鱼塘,那个大鱼塘就是当年挖土形成的。我说这么远,这个土是怎么弄过来的,用小车推,挑挑吗?那不是的,他说通过一字长蛇阵。一个人挨着一个人地排长队,手递手这么传递筐篮,就是人的传送带。这个效率要高多了,劳动强度也减少了,省得每个人走那么长的路挑着土,而且挑不多。另外,我还问,运这个土来以后就打这个夯吗?他说不,这个土运来不能直接用。就好像是昨天刚发生的事一样,他讲得那么具体。
我说怎么不能用,他说这个土来了必须过一次筛子。他说工地上支起好多大筛子,把这些土倒在筛子里头筛。非常细的土叫马兰黄土,地质学上叫马兰黄土,是蒙古风吹过来的,从天空吹来沉积下来的。这种黄土是很细的,其实用不着过筛子,直接打夯土就行了。但是它要求高,这里头有时候含着少量的杂质,老百姓叫它料姜石,一块块像吃的姜一样,但是比姜小,一块块的硬疙瘩。其实,那就是石灰质结核,黄土里确实有这个。这些都不要,全部筛出去之后才能用。但是,他说这还不行,必须炒熟了才能打夯。
所以,还需要支很多大锅,工地乌烟瘴气,大劈柴烧火,大锅里炒,就像现在炒花生那样炒,炒熟了以后才能运上去打夯。
我问了老头儿,为什么把它炒熟?我知道过筛子是因为有疙瘩,有料姜石。但这炒熟又是为什么?老头儿说不知道。从他不知道这一点,就可以说明这些不是他编造出来的故事。为什么要过筛要炒熟,我学建筑我明白。炒熟的目的也是一种工程质量的保证,当时的工程做法超质量。因为黄土里面有蚂蚁,有各种昆虫的卵,这是绝对不行的,必须把虫卵全部炒死,草籽全部炒死。这里若含有草籽,一旦长起来的话,这个大殿就发芽长草了,或者有虫子,这可要杀头的。所以我想需要通过这些手段使这个工程达到这个程度是非常可信的,这是一种工程做法,也是史无前例的。
两千年来,人们对始皇帝的墓室有着种种推想,但是在陵墓大门真正打开以前,所有的一切仍然是个谜。
杨鸿勋:很多人说,如果能够发掘秦始皇地下陵墓的话,它的轰动效应一定会超过金字塔的发掘。因为这是一个太神秘的地方,而且里面有太多的东西。我们现在只发掘了兵马俑、各种陪葬坑等边边角角的一些东西,就让我们震惊不已。
如果我们单从旅游经济创收来说,发掘太好了。你看现在兵马俑赚了多少钱,如果发掘了墓室的话,那会引起轰动。而且它是雅俗共赏,专家感兴趣,普通老百姓也会感兴趣,增长很多知识,旅游的人会相当多。
但是发掘的话,里边所有的东西,对我们今天来说都是文物,就恐怕很难保存。我举一个例子说吧,这也好多年了,在我们“文化大革命”期间,日本发掘了高松冢,高松冢就是古风时期的一个文化遗存。这个小坟很小,墓室也是很小的一个小房间,但是它里面有壁画。他们发掘高松冢的时候就非常严格,因为他们科学技术比较发达,他们想尽办法对其保险了再保险。他们抽掉里面残存不多的空气,打进一种惰性气体,然后发掘人员戴着防毒面具背着氧气筒,像潜水一样进去操作。这样就没有让它氧化,壁画颜色都非常漂亮。然后发掘完了再密封起来,做上一些密封的装置。他们很严格,连国家的元首级外宾都不能随便参观。但是专家可以,最高级的专家,国际著名的考古学家,他们通过批准可以进去看,很难得打开一次。就是这么严格都保存不了,过了几年之后还是不好了,壁画颜色还是有点褪变色了,所以保护很难。科学技术的水平如果跟不上,会有很多想象不到的重要东西被破坏。西方有一句名言:我们是为了后代人看守这些东西的人。我们的责任不只是我们能看到,还要将其保存下去让子孙后代都能够看到。(摘自《亡者归来》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394015.html
相关阅读:百里奚
秦朝使用什么文字?
秦朝海外的探索:徐福东渡究竟去了何方?
过秦论-贾谊
千古不解之谜:秦始皇兵马俑为何都不戴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