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邰文化与五色石
在邰氏姜的方言中,保留着原始汉语的基本特征,这是研究一些重要字的起源基础。比如“冀”原意为“北田与南田之共”,音从“地”。在邰氏姜“地”读“记”,北田为邰氏姜的渭北,南田为邰氏姜的渭南。冀开始为邰氏姜的周边地区, 后来表示关中平原,再后来才表示“两河流域”,但两河也不是现在的理解法。两河确指渭河从宝鸡流到黄河,再沿黄河流入山东之前的两段。
邰氏姜的前鼻音“in,en,un”总是读后鼻音“ing,eng,ong”, 而“l”通常读“n”,但也有个别“n”读“l”,特别“ti,di”读“qi,ji”。如“龙”读作“农”,“天,田,地,帝,低,弟”读作“千,前,记,记,鸡,记”。常用的“了”读“列”,“阿”表示“所在之地,相交之地,发生之地”,例如“石阿(读呀),权阿,王阿”表示“石家所在之地,权家所在之地,王家所在之地”,其实“村,堡,寨”都源于“阿”;再比如“曲阿,逐鹿之阿”表示“弯曲发生之地,三原相交之地”。早期的“山、丘、塬、岭”界限模糊,常常混用。许多村名,如“桀阿,毕阿(毕公),安阿(安阳),任阿,权阿”等有着史前历史。“桀阿”就是商汤灭夏的最后战场,因夏桀被杀而得名;毕公与西周起源有关;任阿就是有绒氏所在地,安阿就是最早的安阳,为殷契初封地,安阿东隅为第二商丘,东南为“(上)商洛首,(下)夏洛首”;权阿则为帝丘之地,东边即为特大型古陶窑遗址,可能与皋陶有关。
“三字倒装结构”是邰氏姜在伏羲时代或更早的特有文化,如“姜氏邰”叫做“邰氏姜”,“姚氏林”叫做“林氏姚”,“不知道”叫做“知不道”,“顶柱石”叫做“柱顶石”,“姜石料”叫做“料姜石”,“馍夹肉”叫做“肉夹馍”,“米川流”叫做“米流川”,“爬屎牛”(屎壳郎)叫做“屎爬牛”,“八毒疥”(癞蛤蟆)叫做“疥八毒”,“牛嘴笼”叫做“牛笼嘴”,“牛头耕(弓)”叫做“牛耕(弓)头”,“吃饭了”叫做“饭吃了”,“喝汤了”叫做“汤喝了”,“弄坏了”叫“碎揍了”等等。
“三字倒装结构”除极个别在关中使用外,只有邰氏姜使用.因此可以断定这种用法没有经过神农期的大范围传播。 在伏羲以后,即父系社会开始后, 邰氏姜特有的用词习惯“三字倒装结构”就消失了,因此利用三字倒装结构可以粗略地估计一个三字词的产生年代。 学者们总是认为水稻源产于长江流域,小麦源产于中亚,其实都是误解。看一看两个倒装用词, 一个是“米流川”, 一个是“肉夹馍”。 米流川就是姜水河,这两个词的倒装结构足以说明它们是农耕开始前后的邰氏姜用语。由此可以初步断定伏羲前邰氏姜已经有了小麦和大米的大量生产。
同样根据“料姜石”可以断定伏羲前已经有“土水泥”,俗称“土灰”,相应地“水泥”俗称“洋灰”。知道了邰文化, 就知道了女娲的“五色石”应为“五花石、土灰石、料姜石”,女娲的“炼石补天”实为“烧土灰补渭堤”。
邰氏姜也是一个远古倒装词,相当于古汉语的“姜氏邰”, 意指“带有皇邰的姜氏城”。林氏姚也是一个远古倒装词,相当于古汉语的“姚氏林”,意指“姚家林地”,为帝舜出生之地。
“牛笼嘴”和“牛耕头”两个倒装词则说明,伏羲前牛已经用于农业生产。
反过来,根据姜水面的自然顺序即可断定姜水面为神农时代的邰氏姜源产。
姜水河的本名叫“斯歧河”,“斯歧”是邰氏姜的专用语,是姜水的抽象表意,特指食物“发霉、发馊、发酵、发酸”,由“死气”引伸而得。由于姜水河的水看起来象死水一样,静止不动,深浅难测,死气沉沉,所以姜水河被称为斯歧河,由此演化出斯水河、歧水河和漆水河。
除邰氏姜外, 即使邻村也不用“斯歧”, 惟独在邰氏姜,实物变味不叫变馊,只叫斯歧,而且一直都这么叫,如“面斯歧了(音列)、馍斯歧了、饭斯歧了、汤斯歧了、斯歧饭、斯歧面”等。
姜水原为斯歧河之水,由“发酸”之意演变为“发酵”, 特指用面汤炮制的芹菜水,由此发展为“姜水面”, 可见姜水面源产于邰氏姜,意指用发酵方法制作的面,“发酵”源自于斯歧河,进一步姜水引伸为浆水。
由斯水引出的“斯”之意为“沉稳,冷静,和气”,如“斯文”意思就是文静礼貌不动粗。由“姜水”引出的“僵”就表示静止不动。
歧水源于斯歧,而不是源于歧山。歧山因位于歧水之阳而得名。歧水叫做古漆水,只是本地人与外地人的语音差别所致。歧山有名后才有了现在漆水之名。
邰氏姜因位于斯歧河畔,所以称为“斯歧国、斯水国、斯齐国、邰齐国”。山东齐国源于斯歧国,后来斯歧国被误为斯齐国, 这样“斯”便被错误地解释为“此”,因此斯演变成了代词。
姬水是邰氏姜的专用语,说的好听一点是指看不见泉眼的“平地泉水”,说白了就是从地下渗出或冒出的大面积地下水,通常情况下,姬水十分有利于水稻生产。邰氏姜在伏羲时代建立了一个十分复杂的利用和排泄姬水的人工管网系统,由姬水池和退水渠构成,纵横交错,排列有序,姬水池用来种植水稻。特殊情况下, 姬水会泛滥成灾, 邰氏姜沼泽会变成一片茫茫水域,因此邰氏姜也称为“姬水坑”。
邰氏姜是一个九字形羊头谷,三侧为塬,一侧为泽。西侧为慢坡塬,北侧为平原,东侧为巨凸形陡立高岭,叫白龙岭,南侧为九凹形沼泽或洲,羊头顶具有特征性“邰阙结构”。
由于没有任何证据显示黄帝前存在姬氏部落,所以作者认为黄帝是第一个使用姬姓之人。姬的音源于姬水河,形源于“臣凸丘”。因为白龙岭与周边环境的形体结构象一个“臣”字的中凸,位于邰氏姜的东侧,所以生成“姬”字。同样因为白龙岭“高昂霸气,形同皇撵”被称为轩辕丘。
邰氏姜的西侧塬为慢坡塬,早期不适宜于耕作,只能种植桑树, 故称“穷桑、弱桑、空桑、慢桑”;因“日拂桑塬,是谓辰明”而称东隅为“扶桑”;因日落弱桑而称西隅为“崦嵫”,日落宝鸡西山,既陇山,则称其为“大崦嵫”。当太阳的弱桑影子移到蒙汜的榆树时,称为榆桑。
羊头顶的结构十分复杂,曲里拐弯,起伏振荡,台井交错,虽然只有3里宽,实际却有6、7 里长,故天俯之治被称为曲阜之城。由于整个龙城粗看起来象一个“鲁”字,音从“龙粗”,所以邰氏姜也称鲁城。邰鲁城和邰曲阜是相同的,而山东鲁城和曲阜城是分开的。曲阜宫,即鲁国宫为天子宫,旧陈宫和扶桑宫为侧宫,所以“初陈徙鲁,初桑都曲”都指“由王称帝,入主东宫”,并非游牧迁徙。由于陈宫为旧宫, 所以派生“陈旧、陈腐”等词。
《帝王世纪》“黄帝生于寿丘,在鲁城东门之北, 居轩辕之丘.于《山海经》云,此地穷桑之际。炎帝自陈营都于鲁曲阜;黄帝自穷桑登帝位,后徙曲阜;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颛顼始都穷桑,徙商丘.穷桑在鲁北,或云,穷桑即曲阜也,又为大庭氏之故国,又是商奄之地.”这里已经说明了“寿丘、鲁城、轩辕丘、穷桑、陈城、曲阜”均为同一个地方的不同部分,共存于邰氏姜环境。山东和河南都只是部分相容,互相矛盾,非神游迁徙不能解决矛盾。
狭义地讲,“寿丘、轩辕丘”为鲁城出东门向南,广义地讲,一出鲁城东门,就是“寿丘、轩辕丘”,可南、可东、可北,还可以西北,可大可小,大到渭北平原和高原。“寿丘、轩辕丘、鲁城”本为一体,说哪个为出生地都一样。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学者对这些地方也是茫然不确定。
可翻译为“黄帝生于姬水宫,即寿丘宫,邰鲁城东门外,即为寿丘,亦即轩辕丘。炎帝从旧陈宫搬到天子曲阜宫;黄帝自穷桑宫搬到曲阜宫;少昊也从扶桑宫搬到曲阜宫;颛顼始都曲阜宫,后搬帝丘。穷桑或在邰鲁城北,或为邰曲阜,或为伏羲故国,或为商之崦州。”这些历史记载都吻合于邰氏姜环境。
据《山海经》载:“泽中有神,龙首而人颊,鼓其腹则雷,故名雷泽”。这虽然是神话, 但给出了一个判别标准, 即“泽中有物,其声如雷,故名雷泽”。 其实雷神指的是青蛙,龙首就是有点象蛇头而已,鼓其腹就是鼓其腮。
邰氏姜沼泽不是大湖大泽,具“洲渚结构”,因“雷蛙”而称“雷泽、震泽、夏泽”,自然而然。 在一片不大的邰氏姜沼泽上,每年都聚集着特别多的青蛙,加上特殊的不周山地形结构,使得蛙鸣的回声效果特别好,每到夏秋两季的夜晚,“雷”声是彻夜连天,不绝于耳,十分特别,十分优美,这是邰氏姜方圆几百里特有的自然现象,所以邰氏姜沼泽, 过去称之为雷泽,雷泽源于“雷蛙之泽”。 因此邰氏姜沼泽就是华胥之洲。
其实将“九州、九山、九川、九泽”理解为“九个州、九个山、九个川、九个泽”是一种历史误解,《史记·夏本纪》所描述的九个“九州、九山、九川、九泽”都是同一个,即“九字州、九字山、九字川、九字泽”,本文后有专论。“冀州、不周山、桑野、雷泽”原为“九州、九山、九川、九泽”。九指邰氏姜的谷缘结构为“九字形”。邰氏姜沼泽就是“九泽、雷泽、稷泽、震泽、华泽、夏泽、丹泽、河泽、赤泽”。 邰氏姜的后坡,也称为瑶坡。在瑶坡的顶原边上长着一棵特大千年古树,不知学名,当地人称为瑶坡树。瑶坡树可能就是史书上的瑶树,现在是否存在不清楚,但1978年前存在。
屈原在《离骚》中提到过“瑶车”,在邰氏姜,瑶车一是指原始纺车,二是指原始婴儿车,所以屈原的“瑶车”最好翻译为瑶撵。在邰氏姜,过去将辈份比较高、名望比较好、年龄比较大的年长女人尊称为“瑶婆”或“阳婆”。
邰文化可以揭开龙的起源,后面专论。再看一看“皇”和“后”的来源,“皇”形来源于“太白山之王”,意和音来源于邰为众“黄台之王”。皇邰原来用于表示部落头领的居住环境,由此演义而成后来的皇帝之意。皇邰也称后瑶,后来后瑶成了旧陈宫和后宫,所以后宫的女主人称为后。陈早期为皇帝的居住,猜测后来的“阵、朕”为陈的引伸和演义。
邰的结构对于汉字的形成有着特殊贡献,比如“九,几,风,凤”等字均来源于邰氏姜的“九字谷”结构。汉字的耳朵结构可能也源于邰的构造法。另外“江、河、山、海”等字都源产于邰氏姜。
《诗经·江有汜》曰:“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对于这首诗,有不同的解释,如怨妇说、随妾说、弃夫说等,但都很勉强。
江是“白水、青水、弱水”与“二合水、三合水”的象形,音从“姜”。引申出“九江、江渊”,九江就是中国河,其结构为
白水(沱水、滹沱水)-->大濠(渚水、江渊)-->赤水(汜水、姬水)-->中国河(江水、九江)。
《江有汜》的中心思想就是“汜水、渚水、沱水”终归要流归九江,不管“近期、中期、远期”。
现在分析原文的意思。
“之子”应为“君子、丈夫、夫君”,取意于“妻子应该把丈夫视为小孩,一要迁就,二要哄”。
“不我以”就是“不与我说话,不理我”;“不我与”就是“不与我同吃”;“不我过”就是“不与我同睡”。第一种情况出现时,要原谅、要忍让,要相信丈夫总有一天会后悔,会回心转意;第二种情况出现时,也要原谅、也要忍让,要相信丈夫总有一天会回头,会和睦相处;第三种情况出现时,更要原谅、更要忍让,要相信丈夫总有一天会念及妻子的好处,歌妻夸妻。 全诗是女儿出嫁前,母亲给女儿的妇道嘱咐。全文可翻译如下:
江水近有汜水回,相信丈夫总有归;纵使初期不理我,必有对话后悔时。
江水中有渚水回,相信丈夫总有归;纵使一年不理我, 也有久处捂热时。
江水远有沱水回,相信丈夫总有归;纵使几载不理我, 还有好处难忘时。
现在来看屈原《楚词·天问》中的“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屈原不知“汤谷,蒙汜”,所以才发天问。这里的“汤谷”应为“?谷”, 二者有别,相差16里多。“汤谷”为盘古,“?谷”为“太阳谷、九字谷”。“蒙汜”意思为蒙谷丘靠近姬水的高处,即宛丘,亦即“蒙谷丘、轩辕丘、寿丘的南端顶部”。 蒙汜在太阳谷的东边,不在西边,所以原句意思为“朝霞出寿丘,晚霞别宛丘”, 而不是“太阳从东方汤谷之中升起,晚上落到西方蒙水的岸边”。
只有了解邰文化,才能真正理解古典文化的本意,邰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渊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lishi/386477.html
相关阅读:黄帝曾孙之女竟然嫁给一条狗?
吴刚是谁?吴刚为什么会在月宫伐桂?
黄河流域文化遗址
黄帝的妻子是谁 黄帝有几个妻子
中国汗青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黄帝